王仲犖的治學經驗大體有幾點 他在學術上的成就有哪些

本文已影響2.42W人 

治學經驗

王仲犖先生一生致力史學,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正如啓功先生所言“無愧宗師”。其治學經驗大體有以下幾點:

其一是博

先生一生博覽羣書,有着深厚的史學底蘊。早在青年時期,就把家藏的五六千冊書都通讀過了,爲寫《西昆酬唱集註》,找了許多書,如《左傳》《論語》《史記》《漢書》《後漢書》《晉書》《太平御覽》《世說新語》等都細緻的看過。

王仲犖的治學經驗大體有幾點 他在學術上的成就有哪些

先生讀書既多又快。在京點校二十四史後期,常去中華書局圖書館借書,沒過多久,對人感嘆:“這裏藏書,我大多已看過了”,並“苦於無書可看”。館內藏書幾十萬冊,在當時遠遠抵得上一個大學藏書館,先生卻嘆無書可讀,其學問之淵博,可以想見。

其二是精

即在博的基礎上,精讀深鑽幾本基本書,把它讀得熟爛,他曾說:“一個學者,要有幾部書熟爛於胸中,這樣才能控制全局,無往不勝。”他不僅這樣說了,還這樣做了,據鄭宜秀老師講,王先生對《資治通鑑》甚爲熟悉,讀過十幾遍,他自己也不止一次說過:“在某種意義上講,我是靠一部通鑑起家的。”

其三是勤

勤讀、勤記、勤思、勤學,書不離眼,筆不離手,腦袋不停地思考問題,並把記、思、寫有機結合起來,把學到的知識變成自己的智慧和活的源泉,使之開出新的花,結出新的果,這是王先生一生的治學特點和根本要訣。他一生求學、教學、治學六十餘年,總是勤勤懇懇,孜孜不倦。筆者有幸參觀了王先生的臥室,內有一個書架,上上下下襬滿書。還有六個大書櫃,內有先生所有遺稿和存書。以前筆者曾懷疑陳景潤教授爲攻破“歌德巴赫猜想”光稿紙就有一麻袋是否屬實,今天看到王先生滿滿一櫃子手稿,疑慮頓消,大凡做學問者,必有這種勤勉精神。先生曾立下“生命不息,寫作不止”的座右銘,在他停止吸呼的前一刻還在以每天3000字的進度,趕寫《中國物價史》。

其四是嚴

先生在研究工作中,一向堅持高標準,高質量,並諄諄告誡青年同志“不要太急於出書,良工不示人以璞。”他自己的《西昆酬唱集註》、《北周六典》、《北周地理志》等幾部書,四十多年前就已草稿,後經四次易稿,多次修改補充後,才於1978年後陸續出版。

其五是創

王先生善於思考,勇於開拓創新。五六十年代,當“西周封建論”和“春秋戰國封建論”風靡國內史壇,被認爲是權威觀點,在古史分期上佔統治地位的時候,他敢於大膽地把自己通過認真研究所得出的不同結論發表出來,供人們討論,終於成爲一家之言,以魏晉封建論載入史冊,爲國內外學者承認和信服。

個人成就

王仲犖先生一生致力於教育和科研工作,半個多世紀裏,他孜孜不倦,著述不輟。先生在學術上建樹頗多,對於先生貢獻的業績,我們僅選一二以饗讀者。

王仲犖的治學經驗大體有幾點 他在學術上的成就有哪些 第2張

對古代史上幾個重要問題

如古史分期問題,春秋戰國之際的農村公社和休耕制度問題,物價問題,明代紡織生產問題,資本主義萌芽問題,都進行了開創性研究。尤其是古史分期問題,他繼承並發展了魏晉封建論。

先生另一個開創性的研究是出版《曹操》一書,首次對曹操的歷史功績進行了公允的評價和充分的肯定,爲後來史學界討論曹操其人打下了基礎。

在古籍整理方面

先生的貢獻是很大的。早在上海求學期間,就已經着手註釋宋代楊億編撰的《西昆酬唱集》。今天我們讀到的中華書局新校點版本的《二十四史》,其中就有王先生的功勞。1960年爲高等院校主編的《資治通鑑》一書。此外,在先生70歲高齡還整理章太炎的遺著,主持《太炎先生全集》編輯出版工作。

王仲犖的治學經驗大體有幾點 他在學術上的成就有哪些 第3張

先生學術成就

最主要的部分是關於魏晉南北朝史和隋唐五代史的貢獻。先生從五十年代開始研究魏晉南北朝史,花了五六年的時間寫成了《魏晉南北朝隋初唐史》。這本專著將中國中世紀370餘年的複雜歷史進行了梳理。由於魏晉南北朝這段歷史現象錯綜複雜,頭緒繁多,歷代研究者大多將它和歐洲黑暗的中世紀相提並論,認爲無光明可寫。王先生明查這一弊端,決心給予突破。而事實證明,先生獲得了成功。他扭轉了過去那些因偏見造成的矇昧狀態,開闢了魏晉南北朝歷史光明的新局面,目前史學界流行的魏晉南北朝時期歷史的主流棗南方經濟大開發,北方民族大融合的看法,就是對王先生的觀點和建樹的肯定。

《北周六典》和《北周地理志》也是王先生的著名力著,是他魏晉南北朝史豐碑的組成部分。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