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萊子:春秋晚期思想家,道家人物

本文已影響2.19W人 

老萊子(約公元前599年一約公元前479年),存疑人物,或爲老子在歷史中的另一名字。春秋晚期思想家,道家人物。楚國人(湖北荊門),出生於楚康王時期,卒於楚惠王時期,著書立說,傳授門徒,宣揚道家思想。和老子與孔子一個時期。另:爲中國民間傳說中二十四孝人物之一。道家的代表人物——老萊子。道教,是中國的國粹,是在華夏本土萌生、成長起來的宗教,究其根源,起於春秋、戰國時期的道家學派。在荊州古地域上生活的老萊子在道家形成的過程中發揮過重要作用。因爲他的生活年代與老聃同時,其影響遠大,堪稱一代傑出的思想家。

老萊子:春秋晚期思想家,道家人物

老子公元前1301年(商朝)2月15日卯時生,道教認爲老萊子是老子在春秋時期的一個化身。

魯哀公六年(公元前489年),孔子受困於陳、蔡,楚昭王迎孔子來楚國。孔子外出,遇其弟子。弟子返家,告訴老萊子:“有人於彼,修上而趨下,示僂而後耳,視若營四海,不知誰氏之子。”老萊子說:“是丘也,召而來。”孔子見面,向老萊子請教怎樣輔助國君。 與其讚譽唐堯而非議夏桀,不如堯、桀而亡,收起那些褒貶,反乎自然必有損傷,不安不靜必生邪惡。對人作事從容隨物,故常成功。有什麼辦法,你自以爲賢能啊!”要孔子改變那種志在經營四海,以賢能自負的態度。從中同時也流露出戒除驕矜,淡泊名利,亡卻好惡,順乎自然的思想主張。他還用“齒、舌”的比喻教孔子事君之道。這些語言,多爲各國名家策士摘引。

老萊子:春秋晚期思想家,道家人物 第2張

老萊子不願“受人官祿、爲人所制”,隱居山林。楚惠王五十年(公無前479年)發生“白公勝之亂”,繼而陳國南侵,爲避亂世,他攜妻子逃至紀南城北百餘里的蒙山之陽,“葭牆蓬室,木牀蓍席,衣蘊食藪,墾山播護。”玄墨派源自老萊子隱居蒙山時,據稱是一書生向老萊子請教《周易》得老萊子指點,後入道門,因天地大道玄之又玄,書生與墨爲友,故自稱玄墨道人。楚惠王自駕車前往,迎接老萊子到郢都出任官職,輔助國政。他謝絕說:“僕野山之人,不足守政。”爲謝絕楚王入朝的邀請,他向更僻遠的南方遷徙。後來世人多不知其隱居何處,葬於何方。後來,唐高祖、唐太宗和明太祖等均昭示尋找老萊子故居及墓廬。直至清康熙年間,長沙府在今株洲良都塅發現一石碑,經識篆者辨別才知這是老萊子墓碑,也就證明老萊子終老這方。乾隆四十六年,湘潭知縣白瞡自一淩姓百姓手中贖回老萊子園,重修老萊子墓,並立“古孝子老萊子墓”石碑,距墓約1公里處建“萊子祠”,門聯書“靈鍾楚國,業繼蒙山。”祠左嵌清同治十三年所立“萊子捐碑”,記載着歷代民衆捐資修墓情況。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