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子:東周戰國時思想家,法家人物

本文已影響3.87K人 

中國戰國時期道家思想家。以道爲本兼容儒道。名不詳,一說名不害。大約爲遊學於稷下的一位學士。後與孟柯論人性問題,認爲“生之謂性”,“食色,性也”。人性和水一樣,“水無分於東西”,性也“無分於善不善”。“以人性爲仁義”,猶如“以杞柳爲桮桊”。其言論見《孟子·告子》篇。

由於孟子的思想與其根本對立,故《孟子》中的記載不盡可信,而告子無著作,因此其真實思想已然無從查考。

告子:東周戰國時思想家,法家人物

告子以主張“性無善無不善”的人性論而著稱。他以木材作成器皿爲比喻說:“性,猶杞柳也;義,猶桮棬也。以人性爲仁義,猶以杞柳爲桮棬。”孟子反辯說:“子能順杞柳之性而以爲桮棬乎?將戕賊杞柳而後以爲桮棬也?如將戕杞柳而以爲桮棬,則亦將戕賊人以爲仁義與?率天下之人而禍仁義者,必子之言夫!”

在另一回辯論中,告子用水作比喻說:“性,猶湍水(急流的水)也,決諸東方則東流,決諸西方則西流。人性之無分於善不善也,猶水之無分於東西也”。孟子反辯說:“水信(誠然)無分於東西,無分於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也。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躍之,可使過顙,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豈水之性哉?其勢則然也。人之可使爲不善,其性亦猶是也。”。

又一回辯論中,告子說:“生之謂性(生來如此的就是性)。”孟子反辯說:“生之謂性也,猶白之謂白與?”“白羽之白,猶白雪之白;白雪之白,猶白玉之白與?”告子都答說“然”。告子對性這樣的理解是不錯的,因爲不同東西的白都是不同東西相類似的一種性。但孟子卻把話頭一轉說:“然則犬之性,猶牛之性;牛之性,猶人之性與?”

告子:東周戰國時思想家,法家人物 第2張

在又一次辯論中,告子說:“食色,性也。仁,內也,非外也;義,外也,非內也。”告子認爲食色是性,這是一個正確的根本命題。他說:“義,外也”,也是正確的。至於仁內之說則有問題。但孟子對仁內之說並沒有表示反對,對義外之說則極力反對。至於食色是性則孟子並沒有表示異議。但除仁內之說不對外,告子也還只知道“生性”而不知“習性”。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