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爲什麼不殺功臣 這是仁德的表現嗎

本文已影響2.4W人 

還不知道:秦始皇不殺功臣,是否真的是仁德表現的讀者,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

最近有一種說法十分流行:秦始皇並非暴君,他在世之時,從未妄殺一個功臣,功臣宿將不但保全性命,還繼續享有權利。可見始皇心胸,比之漢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還要寬廣。要知道,封建時代講究的是“飛鳥盡、良弓藏”,秦始皇能夠如此對待功臣,確實難能可貴。但是,這和秦始皇是不是仁德沒有關係,純粹是戰國風氣的延續。下面,我們不妨用秦國的歷史、秦國武將的構成和社會發展的經驗來說明一下,看看秦始皇是不是真的仁義滔天。

秦始皇爲什麼不殺功臣 這是仁德的表現嗎

不殺大臣是春秋遺風,到了戰國依然有效

據《左傳》記載,春秋之時,晉國明君晉文公死後,秦國曾經派兵攻擊鄭國,結果由於長途行軍被發現,只能放棄計劃抽身回來。當行進到“殽”這個地方的時候,遭到了晉國大將先禛的伏擊,全軍覆沒,三位將領白乙丙、西乞術、孟明視被抓,後來又被放走。他們回國之後,秦穆公白衣素袍迎接,將戰敗的責任攬到了自己身上,沒有怪罪三位將軍

秦始皇爲什麼不殺功臣 這是仁德的表現嗎 第2張

秦武王之時,名將甘茂帶兵攻擊上蔡,出兵之前,在息壤這個地方和武王談話,舉了曾子母親疑心兒子殺人的例子,請求大王對自己的信任,秦武王應允。後來甘茂帶兵五個月未能攻克上蔡,秦武王聽到朝中有人造謠,於是立即寫信向甘茂詢問實際情況。結果甘茂回信就說了一句:“息壤在彼”,秦武王立即不再過問此事。三年之後,甘茂攻克上蔡。

秦始皇爲什麼不殺功臣 這是仁德的表現嗎 第3張

不單單是秦國,便是在其他國家,國君對自己的大將也是非常寬容的,這就是春秋遺風。深究起來,春秋遺風並非仁義道德,而是爲了爭霸的需要,各國招攬人才的手段。後來到這戰國時期,各國兼併加劇,對人才的搶奪更加積極。尤其是秦國,由於知道自己的人才儲備匱乏,於是大量招攬各國人才,甚至到了影響秦國本地貴族出頭的地步,這纔有的秦始皇的《逐客令》和李斯的《諫逐客書》。而即使到了秦朝一統天下、秦始皇大權獨攬的時候,其實天下仍未完全太平,北方有匈奴,南方有百越,中原腹地也還有幾個零星小國在活躍。加上秦國劇增的內政事務,對人才的需要甚至超過了統一之前!在這種情況想,秦始皇自然不會殺戮功臣。

秦國大將的歷史成分

秦國的大將主要出自三個家族:蒙家、王家和李家。其中,蒙家是秦國的傳統貴族,在秦國國內根基相當穩固,蒙恬更是秦始皇的好朋友。從後來的事情發展來看,蒙家一直是秦始皇重點培養的一個家族,秦朝統一之後,蒙恬統領秦國最精銳的三十萬軍隊設置長城防線,抵抗匈奴入侵。後來秦始皇還把自己的長子扶蘇送過去歷練,實際上是讓蒙恬承擔了保護太子的責任。在朝中,秦始皇還拜他們家的蒙驁爲上卿,成爲制約李斯的一個砝碼。可見,在秦始皇心中,蒙家人是他的左右手,是他統治天下的最強助力。如果砍掉蒙家,豈不是自毀長城?

秦始皇爲什麼不殺功臣 這是仁德的表現嗎 第4張

那王家又是怎麼回事呢?王家雖然也是秦國的傳統貴族,他家的領頭人王翦也是看着秦始皇長大的人,從感情上來講,秦始皇的心中,王家的分量未必在蒙家之上。但是對這樣的一個功績彪炳的家族,秦始皇還是無法完全放心。在王翦帶兵攻擊楚國之時,他爲了消除秦始皇的猜忌之心,不斷地寫信請求封賞,他的手下都覺得這個將軍有些下作。後來王翦解釋,自己帶重兵出來,秦始皇不可能沒有疑慮。他表現得如此貪財,不過是想君主證明,我就是個求富貴的,沒想動您的權力。有這麼一個乖巧的領頭人,王家自然可以保全。

秦始皇爲什麼不殺功臣 這是仁德的表現嗎 第5張

李家同樣是秦國的傳統貴族,世居隴西,曾經出過多位太守級高官。在秦始皇統一天下的過程中,李家的主將李信在楚國敗給了項燕,從此一蹶不振,灰溜溜的在王翦和王賁帳下聽令,再也沒有獨當一面的機會。這種早已經快廢了的將軍,秦始皇也沒有必要動他。

秦始皇爲什麼不殺功臣 這是仁德的表現嗎 第6張

況且,秦朝的那些功臣們,在統一六國之後都顯得非常低調,沒有一個人讓秦始皇產生過危機感。既然如此,那何必要對功臣大開殺戒呢。

秦始皇是第一代皇帝,國家概念正在重塑,他只能相信親信

秦始皇統一天下,是盤古開天以來的第一次。治理的疆域一下子從關中之地拓展到整個中國,確實面臨着沒有經驗可循的窘境。而且,秦始皇還頑固的不想繼續採用分封制,而採用郡縣制。加上他比較激烈的工作態度,讓他事無鉅細都要自己上手。秦朝立國十幾年,秦始皇大部分時間都在巡遊,這就證明他也不知道這麼大的一個國家應該如何治理,只能事事深入現場,親力親爲。

秦始皇爲什麼不殺功臣 這是仁德的表現嗎 第7張

當然,親力親爲是最理想的,但是秦始皇畢竟只是一個人,面對全國的事務有時也是分身乏術。此時他能信任的,只有秦國的老人,把他們殺了,難道天下的治權要還給六國人嗎?那費勁統一干什麼?此時就算他知道功臣們有可能是隱患,但兩害相權取其輕,是進步還是倒退,秦始皇自己還是分得清的。畢竟天下第一次一統,君臣雙方對自己能做什麼、該做什麼,心裏都沒有底,只能大家一起摸着石頭過河。何況後世“鳥盡弓藏、兔死狗烹”的危險論調,此時還不存在。

秦始皇爲什麼不殺功臣 這是仁德的表現嗎 第8張

在唐德宗之前,中國封建統治的上層建築還不是那麼搖擺的,只要功臣沒有形成對權力的直接威脅,國君或者皇帝一般不會對其下黑手,即使是劉邦殘殺異姓王,也是受了發小盧綰背叛的打擊才翻臉的。剩下時期,君臣關係相對和睦。但是到了唐德宗之後,皇帝受了藩鎮割據的驚嚇,纔開始了對功臣的普遍懷疑和無理由殺戮。如果沒有歷史留下的所謂“經驗”,可能後世也沒有那麼多“暴君”。

不管怎麼說,我認爲沒有殺戮大臣,不能成爲秦始皇不是暴君的支撐點。衡量一個皇帝是否是暴君的標準只有一點:他執政時期百姓的生活質量!說其他的全都沒有用。只要百姓生活好,他就是仁君,哪怕他殘殺大臣如同朱元璋;如果百姓生活不好,哪怕他對朝臣一個不殺,也擺脫不了暴君之名。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