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唐朝要取消租庸調製?詳解其原因

本文已影響7.53K人 

歷史上唐朝初年實行租庸調製,配合均田制,在初期效果顯著,那麼後來爲什麼又要取消呢?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解答,感興趣的朋友就接着往下看吧。

制度內容

租庸調製的內容是:每丁每年要向國家交納粟二石,稱做租;交納絹二丈、綿三兩或布二丈五尺、麻三斤,稱做調;服徭役二十天,閏年加二日,是爲正役,國家若不需要其服役,則每丁可按每天交納絹三尺或布三尺七寸五分的標準,交足二十天的數額以代役,這稱做庸,總體而言,“納絹代役即爲庸”,也叫“輸庸代役”。

國家若需要其服役,每丁服役二十天外,若加役十五天,免其調,加役三十天,則租調全免。通常正役不得超過五十日。若出現水旱等嚴重自然災害,農作物損失十分之四以上免租,損失十分之六以上免調,損失十分之七以上,賦役全免。制度不奪農時,合理解決就業問題,是建立在均田制基礎之上的制度。

爲什麼唐朝要取消租庸調製?詳解其原因

傳承發展

隋朝沿用北魏以來的租調製,租調數量比北周輕,農民服役時間也短。後來又規定" 民年五十,免役收庸",即交納一定的絹代替服役。

唐朝在隋朝的基礎上,以輕徭薄賦的思想改革賦稅體制,實行租庸調製。唐朝的租庸調製不再有年齡的限制。唐初施行租庸調製時,運作良好,人民生活安定,國家收入穩定。但自安史亂後,戶籍失修,生產破壞,國家支出大增,舊有的租庸調製已不合時宜,不得不以兩稅制取代之。

取消原因

租庸調破壞的原因是因爲均田制的破壞。租庸調製是要配合均田制的,其後均田制破壞,租庸調亦不可行。唐代人口不斷增加,到後來政府已無足夠土地實行均田制,領田者所得土地不足,但又要繳納定額的租庸調,使農民負擔不來,唯有逃亡,而造成租庸調製的破壞。另外,唐中葉後,土地兼併重。

均田令雖然有限制土地買賣和私人佔田過限的規定,但同時也放寬了對土地買賣的限制,田地仍可出賣,使免課戶如官僚,寺院等可以兼併土地。失去土地的課戶仍要納租庸調,故在無法負擔的情況下不得不逃亡。大量課戶的逃亡,使政府的徵稅對象減少,削減國家稅收,由此可見租庸調的破壞是因均田制的破壞。

又租庸調製本身存在不少漏洞,以致後來不得不破壞。首先,課戶與免課戶的分別,使免課戶無須負擔負役,並且享有佔田佔地,建立莊園的特權,而且原來針對免課戶的戶稅和地稅,也由課戶一併承擔。

而租庸調中的定額稅率,在人人領田一百畝的情況下是公平,但到後來人民領田許多不足百畝,而卻要繳納與領田百畝一樣的稅額,是絕對不公平的,故在不合時宜的情況下,租庸調不可行。唐代是典型的封建等級社會,唐制規定貴族、官僚戶和其他特殊身份之人可以免除租調徭役,享有免稅免役特權。這些特權的存在,無疑是對租庸調製的侵蝕。貴族官僚戶、庇廕戶的不斷擴大及其逃避租庸調行爲,從一個具體方面對租庸調製造成了瓦解破壞。

爲什麼唐朝要取消租庸調製?詳解其原因 第2張

主要影響

引致租庸調製破壞的另一原因是戶籍散失。租庸調是依照完整戶籍來徵收賦役的。但在開元時代,承平日久,官員疏於整理,丁口死亡,田畝轉讓等未記入戶籍,國家於是失去徵稅根據。德宗時,情況更壞至不可挽救的地步,造成有田者不納稅,無田者仍要負擔之情況,此舉造成人民逃亡,而賦稅卻由逃亡戶的鄰保代交,稱爲攤逃,結果更造成惡性循環的逃亡潮,迫使朝廷不得不放棄租庸調而改行兩稅。

最後,租庸調製中以男丁爲徵收對象,向其徵收定額的賦役,即是說國家的收入取決於丁的多少,缺乏彈性。自安史亂後,國家支出甚大,國家無法再以租庸調製來維持經濟,於是改行另一較彈性大的兩稅制,使稅收可以田畝爲徵收對象,確保收入來源,故租庸調不得不破壞。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