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紱做出的成就分別在什麼方面 後世對他的紀念及詩作選摘有哪些

本文已影響1.66W人 

家族後代

孫:李友棠,乾隆十年(1745)進士,自編修累遷至工部侍郎。新昌舉人王錫侯因“字貫案”文字獄,遭乾隆帝所斬。李友棠有題詩,並奪官,賜三品卿銜。卒。

個人成就

史學

他還精研歷史,所作《書<辯奸論>後二則》、《書<宋名臣言行錄>後》、《書<邵氏見聞錄>後》等文,敢於堅持真理,摒棄世俗偏見,實事求是地爲北宋著名改革家王安石辯誣,許多觀點被乾隆時史學家蔡上翔編著的《王荊公年譜考略》中引用。李紱學宗陸象山,著《陸子學譜》20卷、《朱子晚年全論》20卷、《陽明學錄》諸書,力圖調和朱陸“尊德性”與“道問學”之說。李紱一生勤於治學,尤通史學,對王安石變法有所辨正,蔡上翔寫《王荊公年譜考略》一文多引其說。另著有《春秋一是》、《穆堂類稿、續稿、別稿》百數卷。

李紱做出的成就分別在什麼方面 後世對他的紀念及詩作選摘有哪些

理學

李紱學問淵博,下筆千言。崇尚陸象山之學,精研理學,集江西諸先正之長,論學以躬身實踐爲主,而歸之於匡時濟世。著有《陸子學譜》20卷、《朱子晚年學譜》20卷、《陽明學錄》,力圖調和朱陸“尊德性”與“道問學”之說。詩文有《穆堂類稿、續稿、別稿》百數卷。在學術上,他是清代著名陸王派學者。梁啓超譽之爲:“結江右王學之局的人”;而錢穆譽之爲:“有清一代陸王學者第一重鎮”。其培養提拔了諸如全祖望、厲鶚、錢陳羣、顧棟高等著名人物。

文學

李紱才思敏捷,作詩動筆如飛。楊希閔《鄉詩摭譚》中稱其“古文直達肝膈,無所緣飾”,“詩有才氣,凌厲無前,尤工次韻,揮斥如意……”。吳越間諸名士皆爲歎服。清朝著名文學家王士禎稱李紱有“萬夫之稟”。全祖望稱他“盡得江西諸先正之裘治”。詩歌代表作有五言長古風:《峽江舟中望東岸諸山》。

方誌

李紱對方誌學研究頗有見解,在方誌編纂及方誌理論研究方面也很有成就。著有《春秋一是》20卷。他奉敕主修了《八旗通志》,任廣西巡撫時,還主修《廣西通志》、《畿輔通志》、《汀州府志》,歸家守孝期間,又主纂《臨川縣誌》,爲方誌撰序四十餘篇。自撰過《西江志補》、《撫州續志》。對方誌的性質、體例、章法、功用、文辭等在理論上有較爲完整、嚴密的 闡發。他提出“志,固史之屬也”,一反傳統的方誌屬地理書之 說,這一見解雖有缺陷之處,但對扭轉明以後之文弊,提高典籍 之地位大有作用。他提倡方誌編纂應“以諸史爲宗”,“悉按列 史時代統轄”,認爲修志須突出其“籍徵考”、“資援據”,“ 纂言記事,必載原書”之特點,切忌浮華空疏。李紱的方誌理論 有其獨到精闢之處,爲乾嘉時方誌學的正式建立作出了較大的貢獻。

李紱做出的成就分別在什麼方面 後世對他的紀念及詩作選摘有哪些 第2張

其纂修的《八旗通志》收集、整理了大量資料,查閱了內廷大量檔案,走訪了衆多皇戚貴胄。在此基礎上,從雍正五年(1727)開始編纂,至乾隆四年(1739),歷經13年時間,終於成書。初集250卷,二集256卷(包括卷首12卷),分八志(旗務、土田、營建、兵制、職官、學校、典禮、藝文)、八表(封爵、世職、八旗大臣、宗人府、內閣大臣、部院大臣、省直大臣、選舉)及列傳三大部分。《八旗通志》集滿族檔案、圖書之大成,爲後人瞭解、研究和發掘清朝前期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等歷史提供了重要參考和憑證。

藏書

清藏書家、學者。字巨來,號穆堂。臨川(今江西撫州)人。康熙四十八年(1709)進士,入詞館,授編修,歷官工部、戶部、吏部、禮部侍郎。雍正時,官廣西巡撫,遷直隸總督。因參劾河南巡撫田文鏡而被罷官,三年後,奉召回京復職。纂《八旗志書》,杜門著述8年成書。授戶部侍郎,累至內閣學士。學者稱“穆堂先生”。居於宣武門南,以藏書知名,博聞多覽,收藏至5萬卷,並加以校勘。對古史疑義,問答如流。有書樓爲“紫藤軒”。袁枚作有《臨川李公傳》。著有《朱子晚年全論》20卷、《春秋一是》20卷、《陽明學錄》、《陸子學諳》20卷、《穆堂類稿、續稿、別稿》百餘卷等。

世紀

李紱一生勤政愛民,打擊腐敗,是清一代少有的硬漢,因彈劾田文鏡三次入獄,兩次赴刑場問斬,卻沒有半點怯懦。李紱一生清白,效國爲民,禍福不動心,生死置度外。家鄉人民爲紀念他,將撫州的一條繁華街道取名爲“穆堂路”。

李紱做出的成就分別在什麼方面 後世對他的紀念及詩作選摘有哪些 第3張

詩作選摘

【讀危太僕雲林集】

唐宋爲古文,大家才七人。南渡遂萎苶,得貌遺厥神。

有元運隆盛,大文興崇仁。吳虞啓先鞭,斯文絕復新。

後勁得雲林,如國風有豳。宋王拜下風,國史功不湮。

偶然履橐橐,上嫌稱老臣。御史乃希旨,元故臣宜擯。

和州看餘廟,於事猶輕塵。論者不復察,集矢何齗齗。

豈知公出處,大節光霄旻。言事既激烈,邪閉善則陳。

倉卒起田間,辭祿已五春。投井義不屈,存史情亦真。

興朝訪故老,四國響然臻。聊因國史出,夙志將一伸。

區區圭組榮,浮雲謝天民。青田亦仕元,佐命持衡鈞。

鬆雪亦承旨,實宋天潢親。不知持論者,比此何等倫。

掩卷三嘆息,流俗多頑嚚。

【新城邸舍和壁間感柳韻】

十年依約玉堂春,宮柳和煙不惹塵。今日飄零向歧路,靈和殿裏更何人。

【論董書絕句】

繭紙昭陵閟古香,一端雲錦屬香光。曾經八景輿前拜,親見天衣下鳳凰。

始信神仙自有真,珊瑚骨節玉精神。不教三鬥塵銷盡,碧落寧容著此身。

消殘智勝如來墨,實札香光永不渝。莫怪三千人拂席,只緣未睹髻中珠。

冢中禿管已盈千,畫被栽蕉廿七年。到此依然書不進,始知王質少仙緣。

衣帶過江宣示表,漆鐙夜照屬王修。今宵偶記遺他日,可得千年伴我不。

妍花在鏡香無著,俊鶻幹宵力透空。未到此中真實位,爭知施女有西東。

涌出華嚴自在雲,秀華葉葉漾秋旻。了知不作煙豪相,八法如來屬此君。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