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工業革命開始時間 英國工業革命意義

本文已影響2.2W人 

英國工業革命,英國曆史事件,又稱英國產業革命,以棉紡織業的技術革新爲始,以瓦特蒸汽機的改良和廣泛使用爲樞紐,以19世紀30、40年代機器製造業機械化的實現爲基本完成的標誌。

簡介

英國工業革命始於18世紀60年代,以棉紡織業的技術革新爲始,以瓦特蒸汽機的改良和廣泛使用爲樞紐,以19世紀30、40年代機器製造業機械化的實現爲基本完成的標誌。英國工業革命的主要表現是大機器工業代替手工業,機器工廠代替手工工場。它使得英國社會結構和生產關係發生重大改變,生產力迅速提高。這次革命從開始到完成,大致經歷了一百年的時間,影響範圍不僅擴展到西歐和北美,推動了法、美、德等國的技術革新,而且還擴展到東歐和亞洲,俄國和日本也出現了工業革命的高潮,它標誌着世界整體化新高潮的到來。

背景

家庭工廠化

殖民地掠奪與奴隸貿易,給英國帶來了巨量的外地資源,爲工業革命做好了準備。從十六世紀到十九世紀,英國持續了近三個世紀的圈地運動,爲工業革命提供了大批廉價的勞動力。此外,英國過去是以國王名義借債,來彌補宮廷財政運轉的不足的。1694年,英格蘭銀行的成立,標誌着由國王債務制度過渡到國家債務制度,這從另一條渠道爲工業革命積累了資金。

英國政府大力開拓海外殖民地,積極實行保護關稅制度,爲本國工商業尋找海外市場。與此同時,還把絕大部分從各個渠道聚斂來的財富,都用作生產性投資,以轉換爲再生產的資本。而法國卻把資金都用來維持費用浩大的軍隊和宮廷享樂,西班牙更是把海外貿易盤剝來的鉅額財富,用來購買國外廉價的商品,結果衝擊了本國的市場。

英國工業革命開始時間 英國工業革命意義

1800年英國紡織廠

工業革命以機器生產代替手工勞動,是手工工場向大機器工廠的一個飛躍。這個飛躍之所以能夠實現,與手工工場的高度發展有着密切的聯繫。因此,工場手工業的高度發展是工業革命不可缺少的技術前提。此外,英國爲追求更多的利潤,高度關注生產的發展,從而刺激了機器的發明和新科學技術的使用。

早在十五世紀,英國半農半工的農村家庭手工業就非常普遍,但最初主要是毛紡織業。這種家庭的毛紡織手工業,後來隨着農民的貧富分化而發生了改變。很多家庭手工業者變成了爲商人進行原料加工的僱傭勞動者。於是,呢絨商人們逐漸把單獨的家庭手工業聯繫起來,進而創辦了毛紡織業的手工工場。這種手工工場有分散和集中兩種形式。

在十六世紀時,分散的手工工場佔主要地位。圈地運動的發展使得喪失土地的農民日益增多,由大商人所創辦的集中的手工工場便逐漸發展起來了,達到了僱傭一千名以上工人的規模。到十七世紀時,僱傭幾百名工人的手工工場已經非常普遍。這些手工工場並不限於毛紡織業,在採礦、冶金、製鹽、造紙、玻璃、制硝、啤酒等部門,都建立起了很大的手工工場。

英國工場手工業的發展,不僅表現爲生產規模的擴大,還表現爲技術上的巨大進步。英國手工工場在生產技術方面的進步,與歐洲大陸上的大量工匠遷居英國有着密切的聯繫。在中世紀末期,法國與尼德蘭等國家在手工業技術方面,特別是絲織業技術方面,都比英國先進,擁有很多技術熟練的工匠。但是不斷髮生的宗教戰爭,迫使許多信奉新教的熟練工匠到英國避難。

尼德蘭人才的流入

十六世紀末十七世紀初,西班牙鎮壓尼德蘭革命時,也有大批尼德蘭工匠逃往英國,從此以後就在英國東部地區定居下來了。當時,英國女王伊麗莎白允許這些工匠定居的條件是每一戶外來工匠必須負責培養兩名英國學徒。這些技術熟練的工匠涌入英國後,對於改良和革新英國的手工業技術,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從而使英國新建了一些工業部門。英國染織業、製糖業、陶瓷業的發達,與尼德蘭工匠的貢獻是分不開的。

在十七世紀以後建立和發展起來的各種工業部門中,棉紡織業發展得尤爲迅速。十八世紀初,運到英國加工的棉花有一百萬磅。但是,隨着國內外市場的擴大,手工工場的生產已經不能滿足市場的需求。資本家爲了追求豐厚的利潤,除了增加工人以擴大生產規模外,迫切希望改革生產技術以提高勞動生產率。

紡織業崛起

1733年,機械師約翰·凱伊發明飛梭。凱伊發明飛梭以後,一個織布工人可以做過去兩個工人的工作,因此工作效率提高了一倍。後來, 凱伊的兒子又將飛梭加以改進,發明了上下自動的杼箱,使用起來更方便,織布能力更高了。但由於織布效率的提高,出現了極其嚴重的紗荒。

由於棉紗供應不足,出現了紡與織之間的矛盾。這個矛盾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沒有得到解決,因此,有些棉布工廠不得不因缺紗而停產。棉紗價格猛烈上漲,接着紡紗工人的工資也提高了。出現了這種情況,對於追逐利潤的資本家來說,是不能忍受的。爲了解決棉紗不足的問題,政府也採取了各種措施。在1761年,英國“藝術與工業獎勵協會”兩次懸賞,鼓勵新式紡紗機的發明。

1764年,蘭開夏郡內的詹姆士·哈格里夫斯發明了珍妮紡紗機。珍妮紡紗機的發明是棉紡織技術上一個巨大的飛躍。它的發明,使得棉紗的產量迅速提高,從而引起了紡織業的一系列變化,帶來了巨大的社會影響。隨着棉紗生產成本的降低,布匹的價格也降低了。進而布匹的需求量增大,就需要更多的織布工人。

由於織工工資隨着棉布需求量的增長而提高,原來兼營農業的織工逐漸拋棄農業,成爲了專靠工資收入的工薪階層。同時,珍妮機的使用排擠了舊式紡車,使那些買不起珍妮機的原來從事家庭手工業的紡工也放棄農業,到擁有珍妮機的人那裏工作,成爲了僱傭工人。紡工和織工放棄的土地就爲農業資本家所收買,而小自耕農無力與資本主義大農場競爭,因此他們逐漸受到排擠而破產之後,也就淪落爲農業或者工業中的無產者了。

機械化工廠

英國工業革命開始時間 英國工業革命意義 第2張

1806年煤粉內燃機專利書

英國工業革命開始時間 英國工業革命意義 第3張

1775年理查·阿克萊特水力紡紗機仿製品

珍妮紡紗機雖然大大提高了棉紗產量,但紡出的紗並不結實,細而易斷。由於珍妮機帶動的沙錠日益增多,卻需要手工來搖轉紡輪,就使得人力越來越難以勝任。於是,便需要在質量和動力方面加以改進。1769年,鐘錶匠理查·阿克萊特發明了水力紡紗機。這種機器用水力推動,機器上安裝着許多滾軸,旋轉很快,紡出的紗質地堅韌。

由於水力紡紗機體積大,又必須設置在可以利用水力的地方,因此,它就不能像舊式紡車或珍妮機那樣安裝在家庭內,而必須建立廠房,集中工人進行生產。這樣,就爲工廠制度的確立奠定了基礎。1771年,理查·阿克萊特建立了第一個棉紡廠,成爲最早使用機器生產的工廠主。水力紡紗機紡出的紗線雖然結實,但是很粗糙。因此,還需要繼續進行技術革新,以提高棉紗的質量。

1779年,工人賽米爾·克隆普頓發明了騾機。騾機綜合了珍妮紡紗機與水力紡紗機的優點,紡出來的棉紗既結實又精細。此外,還提高了紡紗的效率。最初,騾機只能帶動二三十個紗錠。後來隨着機器的改進,紗錠逐漸增加。到十八世紀末,已經有能夠帶動四百個紗錠的紡紗機了。自從騾機發明與廣泛應用後,集中從事生產的紡紗工廠迅速增加起來。

棉紗產量的大幅度增加,把織布拋到了後面。於是,紡與織之間又出現了新的脫節現象。在這種情況下,迫切需要改良織布機。1785年,牧師埃德門特·卡特萊特發明了用水力推動的織布機。但是,這種機器非常呆笨,銷路不廣。後來,經過拉德克利夫、霍洛克斯等人的改進,這種織布機才日益完善,逐漸推廣應用。

1803年,拉德克利夫發明了一種織布機,霍洛克斯發明了鐵製的織布機器。經過改進的自動織布機,比手工織布提高了四十倍的效率。棉紡織業機器的使用又引發了其他行業的連鎖反應,不久在採煤、冶金等許多工業部門,都陸續有了生產機器。隨着越來越多的工業部門實現了機械化,一個新的課題又擺在人們面前,這就是動力問題。

水燒熱之後就膨脹爲水蒸汽,這個道理人們在很早以前就知道了。約在公元前二世紀末,亞歷山大里亞的赫羅,就已經認識到蒸汽的動力作用。在他的著作中,記載了他曾經制造過一種利用水蒸汽旋轉的玩具。文藝復興時期,達·芬奇嘗試過設計一種利用蒸汽開動大炮的圖紙。然而,爲了工業把蒸汽用來作爲動力的試驗,則是從近代纔開始的。

蒸汽機現世

英國工業革命開始時間 英國工業革命意義 第4張

18世紀英國蒸汽機工廠仿製品

法國物理學家尼斯·帕旁稱得上是第一個蒸汽力的實驗者,他於1680年在英國試驗成功第一臺可以把熱能轉變爲機械能的蒸汽泵。但是,帕旁的發明並沒有實際應用於工業。1698年,英國人託瑪斯·塞維利發明了利用蒸汽力而製成的抽水機,但不夠堅固,經受不住大量蒸汽的壓力,常常破裂。1705年,鐵匠托馬斯·紐科門在塞維利抽水機的基礎上加以改進,製造出了第一臺真正可用作動力的蒸汽抽水機。瓦特在格拉斯哥大學擔任製造和修理自然科學儀器的工作時,注意到紐科門式蒸汽機之所以浪費很多熱量和時間,是因爲汽缸裏既要產生蒸汽,又要注入冷水。1765年春,瓦特終於想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在安上一個隔離式冷凝器裝置後,蒸汽不是在汽缸內冷卻凝固,而是讓蒸汽通過一個閥門,進入一個單獨保持冷卻的冷凝器,這樣就不需要降低汽缸的溫度,真空也能夠不斷產生。

1769年,瓦特製成第一臺蒸汽機。這一年,瓦特以發明分離冷凝器,獲得他在革新紐可門蒸汽機過程中的第一個專利。但這種蒸汽機仍無法克服紐可門蒸汽機只作往返運動的缺點,不能使蒸汽機變成能帶動各種工作機的原動機。1781年,瓦特研製出一套齒輪聯動裝置——可以將活塞的往返直線運動,轉變爲輪軸的旋轉運動。因此,他獲得了第二個專利。接着爲了進一步提高效率,增大蒸汽機的動力,瓦特對汽缸本身進行了分析與研究。1782年,瓦特試製出一種帶有雙向裝置的新汽缸,把原來的單向汽缸組裝成雙向汽缸,並首次把引入汽缸的蒸汽,由低壓蒸汽改爲高壓蒸汽。因此,他取得了第三個專利。

1784年,經過再次改進的蒸汽機,不僅能夠適用於各種機械運動,而且還增加了一種自動調節蒸汽機速率的裝置。1785年,一個使用瓦特蒸汽機的紡紗廠建成。很快,蒸汽機在棉紡織業、毛紡織業、採礦業、冶金業、造紙業、印刷業、陶瓷業等工業部門,都得到了廣泛應用。

瓦特蒸汽機的問世,解決了工業發展中的動力問題。從此以後,只要有煤作爲燃料,就可以開動蒸汽機。此外,工廠也可以根據需要建立,而不用再受河流水力的限制。馬克思說:“瓦特的偉大天才表現在1784年4月他所取得的專利的說明書當中,他沒有把自己的蒸汽機說成是一種用於特殊目的的發明,而是把它說成是大工業普遍應用的發動機。”

蒸汽機的發明使機械化生產衝破自然條件的限制,是人類社會進入機械化時代的標誌,從而大大加速了工業革命的進程。蒸汽機的廣泛應用,出現了發明和使用機器的熱潮,推動了工業革命的開展。英國到處建立起大工廠,那些高聳入雲的煙囪噴出縷縷煙霧,龐大的廠房發出轟鳴,打破了原來中世紀田園生活的恬靜。以此爲標誌,歷史跨入一個新的時代,人類社會由此進入了蒸汽時代。

煤礦業崛起

英國工業革命開始時間 英國工業革命意義 第5張

1814年描述用煤發動火車和機械、又用火車和機械開採更多煤的油畫

煤炭可以說是近代工業的食糧。如果沒有煤,就沒有大機器工業的發展,也就沒有工業革命。正因爲英國的煤炭儲藏量非常豐富,所以才支撐着英國工業革命的蓬勃發展。在中世紀,由於燒煤使得空氣被污染,封建統治者嚴厲禁止採煤。然而,由於工業革命的興起,英國對於煤炭的需求擴大,煤炭工業迅速發展。1846年,英國煤炭年產量已經達到四千四百萬噸,成爲歐洲乃至全世界第一大產煤國。

隨着工業生產中機器生產逐漸取代手工操作,傳統的手工工場無法適應機器生產的需要。爲了更好地進行生產管理、提高效率,資本家開始建造廠房,安置機器,僱傭工人集中生產。這樣,一種新興的生產組織形式的工廠出現了。工廠成爲工業化生產的最主要組織形式,發揮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1840年前後,英國大機器生產已基本取代手工業工場,用機器製造機器的機器製造業也建立起來,工業革命基本完成,英國成爲世界上第一個工業國家。機器的廣泛使用,從根本上改變了工業的技術面貌,大大提高了勞動生產率。工業革命造成的生產力大發展,使英國出現了空前的繁榮。

主要進程

隨着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確立,加速了圈地運動,產生了大批無產者。同時海外貿易和殖民地的開發,使商品市場規模擴大。另外經典力學、熱力學等學科的理論創新也爲工業革命帶來了契機。

1568年-1648年,西班牙鎮壓尼德蘭獨立運動。因爲戰亂,許多尼德蘭工匠逃亡到英國,他們帶來最早的手工紡織技術。英國要求他們每個工匠必須帶兩名英國籍學徒。

1576年,英國政府頒佈法令限制羊毛、大麻等本國原料或初級產品出口,禁止粗紋布、呢絨織品、亞麻布進口。同時規定:治安法官有權使用公款購買成批原料、羊毛、大麻等爲窮人安排工作。法律還規定每個郡要辦兩個到三個工場,即感化院,收容有勞動能力的乞丐和流浪者。英國毛紡織工業獲得一個發展機會。英國確立外向型經濟模式。

1588年,英國戰勝西班牙“無敵艦隊”,排除通往美洲的障礙。1607年,倫敦公司在北美建立了英國第一個永久性的殖民地——弗吉尼亞。之後英國不斷擴大殖民地的範圍。

1623年,英國國王詹姆士一世允許專利權設立,保護新發明的權利。

1651年,英國頒佈《航海條例》,規定英國(包括殖民地)的進出口貨物必須由英國的船隻運輸。

1660年,英國成立資助科學發展的組織——皇家學會(Royal Society),全稱“倫敦皇家自然知識促進學會”。英國青年捨棄神學,追求實學,蔚然成風。

1685年,法國國王路易十四頒佈楓丹白露敕令,迫害胡格諾派教徒,其中很多能工巧匠移民英國。

1688年-1697年,發生大同盟戰爭,英國、荷蘭和哈布斯堡王朝組成同盟聯合抗擊路易十四法國。

1688年,政府公開支持圈地。1593年議會廢除反圈地法令,引起圈地狂潮,大量耕地改爲牧場。1597年因連續4年歉收而恢復反圈地法令。1601年議會廢除反圈地法令。1607年英國中部各郡反圈地起義,迫使政府恢復反圈地措施。1640年資產階級革命爆發後,圈地又起。1688年起,政府公開支持圈地。

1689年,英國發生光榮革命,確立君主立憲制。英國資產階級執政,鞏固對私有財產的保護。

1694年,民營的英格蘭銀行成立,爲支持抗法,銀行以8%的利息貸款給政府,而政府作爲回報則授予其制幣權、銀行券改造權和證券投機。

1701年,Jethro Tull發明播種機,拉開英國農業機械化的序幕。

1714年,漢諾威選帝侯喬治一世兼任英國國王,開始了漢諾威王朝(1714-1901)。喬治一世的母語是德文,不會講流利的英文。所以他敕命輝格黨領袖羅伯特·沃波爾爲內閣首相,自己並不出席內閣會議,成爲英國首相制度的開端。此後國王不出席內閣會議成爲慣例。

1720年,英國議會通過法案,禁止進口和使用印度棉布。(英國直到1757年才控制印度。)

1730年,北美殖民地弗吉尼亞和佛羅里達(當時屬於西班牙)種植棉花獲得成功。到1784年,剛剛獨立後的美國,開始向英國出口棉花。

1733年,機械師約翰·凱伊發明飛梭。一個織布工人可以做過去兩個工人的工作,使效率提高了一倍。

1761年,爲了解決棉紗不足的問題,英國“藝術與工業獎勵協會”兩次懸賞,徵求新式紡紗機的發明。

1763年,英法七年戰爭結束,英國獲取法國在北美大陸和印度的大量殖民地。

紡織工業

英國工業革命開始時間 英國工業革命意義 第6張

在德國伍珀塔爾博物館的珍妮紡紗機模型

1733年,蘭開夏郡的鐘表匠凱伊發明織布飛梭,大大提高了織布效率。後來, 凱伊的兒子又加以改進,發明了上下自動的杼箱,織布能力更爲提高。由於織布效率提高,出現了極其嚴重的紗荒。

1764年-1767年,蘭開夏郡的詹姆斯·哈格里夫斯發明珍妮紡紗機,提高了紡紗效率。

1767年,蘭開夏郡的理查·阿克萊特發明水力紡紗機。

1779年,蘭開夏郡的克隆普敦結合兩種紡紗機的優點,發明用水做動力的騾機(Spinning Mule),後被改良成自動棉紡紗機。

1785年,萊斯特郡的牧師艾德蒙特·卡特萊特發明水力織布機, 在1791年建造第一座水力織布機工廠。

隨後其他紡織機器相繼發明,實現了紡織行業的機械化生產。當時紡織的動力依靠水力,工廠必須設在河邊,限制了工業的發展。隨着蒸汽機技術的發明和成熟,蒸汽機動力開始被應用在紡織工業。

新動力與新能源

1769年詹姆斯·瓦特根據前人的成果,發明單向蒸汽機。

1782年,瓦特又製造出雙向蒸汽機。蒸汽機的出現推動了工業革命的發展。

1785年,瓦特在諾丁漢郡建立第一個蒸汽紡紗廠。

1800年,英國擁有蒸汽機321臺、5210匹馬力。

1811年,萊斯特工人盧德搗毀機器。

1820年,煤礦捲揚機代替人工背運,煤產量更加迅速增長。

1825年,蒸汽機猛增到15000臺,375000馬力。

煤產量1790年爲260萬噸,1836年增至3000萬噸。

運輸革新

1765年,英國開始在煤礦使用鐵軌

1779年,英國在施洛普郡建成第一座鐵橋

1807年,美國人富爾敦發明汽船

1811年,英國也開始仿製汽船。

1814年史蒂芬遜發明蒸汽機車,在奇林沃茲煤礦運煤。

1825年,史蒂芬遜第一輛客運火車,在斯托克頓至達靈頓的鐵路上試車成功,這是世界上第一條鐵路。

1759年-1830年,英格蘭2200英里的運河。

1844年,英國鐵路已經長達2235英里。

鋼鐵工業革新

1709年,A·達比(Abraham Darby I)採用焦炭取代木炭鍊鐵,獲得成功,並很快獲得了這項技術專利。

1750年,亨茨曼(sman)發明坩堝鍊鋼工藝。坩堝鍊鋼工藝是轉爐鍊鋼技術發明前最重要的鍊鋼方法,是歐洲歷史上鋼首次被熔化冶煉。

1873年,波特獲得攪拌精煉法專利。

結果

英國18 世紀60 年代開始了工業革命,在19 世紀30-40 年代,主要經濟部門大機器生產佔了主導地位,開始了機器生產機器,工業革命基本結束。其他資本主義國家繼英國之後,也進行和完成了工業革命。

(1)生產力發生飛躍。工業革命是從工具的變革開始的,首先是屬於生產力發展中的革命。生產力主要有兩項,一項是生產工具,一項是人。通過工業革命這兩項都發生了革命變革。通過工業革命,手工工具轉變爲機器,手工工場過渡到了大機器生產的工廠。英國工業革命的結果,標誌着技術革命的新工具即蒸汽機普遍用於各種主要生產設備,並形成爲社會生產能力。通過工業革命,創造和掌握工具的人也發生革命變革。個體的勞動農民和手工工人變成了產業工人。由於生產工具的變革和工業無產階級的形成,以及資本家是在競爭中求生存的,使它必須講求經濟效益,因而通過工業革命,生產率迅速提高。由於生產率的提高,社會物質財富迅速增加、社會生產力得到了迅速發展使生產成本和產品價格大幅度下降。生產力發生飛躍具有重大的意義,生產力是一切社會發尾的最終決定性力量,生產力是區分社會性質的重要標誌。生產力先進與否,反映出一個社會內部發展水平的高低。先進的生產力是新的社會制度優越於舊社會制度的重要表現,戰勝舊社會制度的根本條件。生產力發展的速度,決定着新的社會制度徹底戰勝舊的社會制度的速度生產力發達與否,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繁榮昌盛還是貧困落後的標誌。總之,通過工業革命,生產力發生了飛躍,這就爲資本主義制度取代前資本主義制度並最終確立奠定了物質基礎,這就徹底完成了由封建主義向資本主義的過渡。

(2)生產關係和經濟結構的變化。生產力是最活動最革命的因素。生產力發展了,生產關係和社會經濟結構也要相應發生變化。通過工業革命,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由手工工場發展到大機器生產的大工廠,資本主義工資僱傭勞動制度這種生產關係普遍建立起來了。資本主義的經濟組織和管理經營制度發生了重大的變化,改變了資本主義國家內部國民經濟各個部門之間的關係所有制方面發生了變化,改變了剝削階級內部力量的對比。實現了資本主義生產的社會性、統一性、標準化,資本主義國家每一個經濟部門、地區都轉入了資本主義經濟體系中,這不僅促進了經濟的發展,而且改變了每個國家的經濟地理結構。資本主義的統一市場最終形成,商品經濟最終代替了自然經濟。

(3)上層建築的變化。歷史唯物主義教導我們,生產力和生產關係即經濟基礎發展變化了,最後必然要引起上層建築的變化。國家政權是上層建築中的基本組成部分。17 世紀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時,由於從封建貴族中分化出來的新貴族的經濟實力和政治實力比較強大,資產階級不得不與它結成聯盟,而且在這個聯盟中新貴族佔了主導地位,它的政治代表克倫威爾建立了軍事獨裁,掌握國家政權。隨着工業革命的進行和完成,這個聯盟便日益瓦解。特別是工業資產階級經濟實力的迅速增長,在剝削階級內部產生了尖銳的奪權鬥爭由於工業革命的進行和完成,形成了統一的強大的資本主義經濟體系,因而資本主義國家最後形成中央集權的國家,資產階級專政逐步並最終相對穩定下來。在資本原始積累時期,由於商業決定工業,商業家在資本家中是主要組成部分,因而重商主義統治着人們的思想。總之,通過工業革命,資本主義社會上層建築的各個領域,以及人們的整個思想觀念,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

(4)世界形勢和國際關係的變化。商品經濟是外向型的開放經濟,隨着工業革命的進行和完成,商品經濟的擴大,各地區之間的聯繫日益加強。由於資本主義各國在不同的時期進行和完成工業革命,這就形成了新的世界形勢和政治格局,國際關係必將發生深刻變化。由於各個資本主義國家進行和完成工業革命的時間有先有後,這就要決定當時國際舞臺上經濟、政治和軍事力量的對比。英國是最早進行和完成工業革命的國家,當時它的經濟實力最強大。由於資本主義國家工業革命的進行和完成,資本主義殖民主義國家與亞、非。拉等殖民地、落後國家之間的關係也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世界市場的形成,產生了世界性的經濟體系。在這個體系中,由於歐美資本主義國家進行和完成了工業革命,增強了經濟實力,這樣,世界性的經濟、文化科學的中心,就由亞洲完全轉移到了西歐。工業革命結束以後,資本主義國家對亞、非、拉地區侵略手段和性質發生了變化。由於當時歐美已經走上了先進的資本主義道路,而亞、非、拉和其他一些地區還保留着落後的前資本主義制度,因而在世界範圍內的資本主義殖民主義與前資本主義制度地區的主要矛盾中,前者爲矛盾的主要方面,這就必然要爲後者帶來沉重的災難。

(5)資本主義社會內部矛盾加深與加劇。生產剩餘價值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絕對規律。這決定了資本主義生產力發展的性質,也決定了工業革命以後,資本主義社會內部的矛盾並沒有解決,正如列寧所說的,隨着技術革命而來的必然是: “社會生產關係的最劇烈的破壞,參加生產者的各種集團之間的徹底分裂,與傳統的完全決裂,資本主義一切黑暗面的加劇和擴大。” 首先,資本主義社會所固有的基本矛盾即生產的社會性和生產資料的私人佔有這個對抗性矛盾更加突出了。其次,生產力與生產關係之間的矛盾愈來愈尖銳化了,工農業之間的矛盾更加尖銳化了,城鄉矛盾加劇。最後,資本主義與殖民主義是不可分割地聯繫在一起的。隨着工業革命的進行和完成,資本主義國家對殖民地、半殖民地和落後國家、地區的掠奪也加強了。由此可見,工業革命之後,資本主義社會越來越陷人了不可克服的矛盾中。要解決資本主義社會的矛盾,“唯一的辦法就是依靠無產階級革命”

而工業革命本身也爲進行社會主義革命準備了物質基礎和階級基礎。

影響

對社會的影響

從工業革命開始歷經100年,世界形勢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隨着工業革命的深入和擴展,資產階級革命和改革運動超出了西歐和北美的範圍,以空前的廣度開展起來。同時,隨着無產階級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發展,殖民地附屬國的民族民主解放運動成爲其組成部分,這深刻地改變着世界。當形成現代的世界格局,後來又伴隨着新的科技革命,整個世界又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1)英國工業革命帶來了生產力發展的巨大飛躍,引起了近代社會的深刻變革。英國工業革命是一次大規模的生產技術變革,使大機器生產代替了手工勞動,促進生產力的巨大飛躍。在英國工業革命的過程中,生產領域各個環節的革新環環相連,相互促進;由紡織業革新開始,引起系列變革,促使新興工業部門興起。蒸汽機的發明和使用,引起了工業生產的一系列巨大變革。與此同時,工業生產的飛躍又帶動了農業技術革新和資本主義大農業的興起與發展。工業革命大大推動了科學技術與文化的發展。工業革命還引起了整個社會的深刻變革,造就了相互對立的兩大階級——工業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

(2)英國工業革命促進了世界各地經濟聯繫的加強,加速了世界市場的形成。首先由瀕臨大西洋的英國開始的這場技術革新,衝破種種阻力,打破國界、洲界,越過大西洋向歐、美和亞洲擴展。工業革命深入和擴展的過程,就是先進技術、設備和先進生產方式不斷傳播發展的過程。其次,英國工業革命向其他國家的擴展,進一步強化了國際分工。工業革命促進了國際間的人口和資金流通。其三,到19世紀中葉,英國憑藉它先進的生產技術、雄厚的經濟實力、發達的交通運輸和佔有廣大的殖民地而獨佔鰲頭,成爲“世界工廠”,這意味着以英國爲中心的世界市場形成和世界各地經濟聯繫的進一步加強。

(3)英國工業革命改變了世界格局,影響着現代世界體系的形成。隨着工業革命的深入和擴展,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在歐美先進國家確立。亞非拉的多數國家則在列強的炮艦下失去了抵禦能力,淪爲歐美資本主義列強的殖民地半殖民地,成爲資本主義的國際市場、原料產地和勞動力的供應地,成爲他們投資的場所、牟利的樂園,成爲資本主義經濟的附屬。資本主義列強的擴張,對亞非拉國家帶來了雙重影響:一方面,列強的血腥侵略和殘酷的殖民掠奪,使當地人民蒙受了深重的災難,造成了這些地區長期的貧窮。另一方面,列強在經濟侵略的同時,不可避免地把先進的工業生產技術、科學知識和先進的思想觀念一併帶入這些國家和地區。

對其他國家的影響

工業革命是資本主義社會和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由之路。儘管各國工業革命發生的時間早遲不一、國情不同,它們特點也各有異,但它仍有共同的發展規律。因此,認真總結英國工業革命的經驗,不僅對於研究其它資本主義國家的工業革命有重大的意義,而且對於中國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也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對中國的影響

爲滿足工業生產的需要,以英國爲首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在世界範圍內搶佔商品市場,強佔原料產地,傾銷工業品,將亞、非、拉廣大地區納入資本主義體系。中國地大物博,資源豐富,而清政府政治腐敗,經濟落後,軍備廢弛,資本主義國家把侵略矛頭指向中國,給中國帶來了巨大影響。兩次鴉片戰爭,使中國逐步淪爲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並且程度進一步加深。戰爭給中國帶來了深重災難,造成中國長期貧困落後。兩次鴉片戰爭中,中國人民不斷抗爭,農民階級掀起了太平天國運動。魏源、林則徐等開明知識分子,開始注目世界,探求新知,尋求強國禦侮之道,萌發了一股向西方學習的新思潮。地主階級洋務派發起了洋務運動,客觀上促進了中國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同時中國近代工業、科技、教育起步,洋務運動是中國近代化的開端。

對美國的影響

工業革命最早開始於英國。在論及英國工業革命的條件時,人們總不忘提及它的農業革命、海外貿易、殖民掠奪、國債制度、稅收政策等等方面,這當然是正確的。不過還有一點必須補充進去,那就是市場的擴大。正由於市場上商品需求量的擴大,才直接成爲增加生產的導因,才產生出強烈的提高勞動生產率的追求,從而引發了機器的發明。關於英國工業革命的進程,包括凱伊、哈格里夫斯、阿克萊特、克隆普頓、卡特萊特以及瓦特等人的發明等等,這裏就不去敘述了。需要略加說明的是,繼英國之後,美、法、德等不少國家也都開始了工業革命,體現了資本主義發展的共同規律。

美國工業革命的條件有一定的特殊性,也可說是得天獨厚之處。這當然要首推它的“西進運動”。美國獨立後,通過吞併、廉價購買等等手段,不斷向西擴張領土。到19世紀中葉,已成爲東起太平洋,西瀕大西洋,北接加拿大,南連墨西哥的領土遼闊的大國。僅半個多世紀,領域便增加了7倍半。西部領土的礦產、水利和森林資源都很豐富,而且土地肥沃,氣候適宜,還有漫長的海岸線和優良的港口。這就爲它的工業化和農業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美國農業發展迅猛,成爲世界上最大的糧食出口國之一。在不長的時間裏,美國經濟的專業化佈局便形成起來。東北部是傳統的工業區,西部是遼闊的農業區,而且依自然環境的不同,出現了“小麥王國”、“牧牛王國”、“棉花王國”和葡萄園區。這種在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支配下自然形成的區域經濟專業化,是美國經濟發展中的一大特點,也爲工業革命的發展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條件。工業化的北部,棉花、甘蔗的重要產地南部,產糧爲主的西部,都需要互補,需要加強商品交流。各地區之間的貿易額成倍增長,甚至成10倍地增長。美國工業革命所擁有的國內市場條件,是其他國家難以望其項背的。另外,隨着內戰中北方的勝利,戰後重建南方的過程也使南方成爲頗具吸引力的投資場所。美國經濟發展中存在着一個大的難題,就是勞動力的嚴重缺乏。19世紀初年,美國人口只有700萬左右。到19世紀中葉,國土面積如此龐大,人煙更顯得稀少。年輕的美國以開放的氣勢,大量吸收外來移民,才使這個問題得到了相當程度的緩解。僅19世紀後半期,移居美國的人口就有2700萬之多。美利堅合衆國居民的主體,就是由外來移民構成的。美國工業革命便是在這樣的背景和環境下進行的。美國在獨立後的一段日子裏,政治上雖已取得主權國家的地位,但在經濟上卻還一時無法擺脫對英國的依附。因此,工業革命也是它爭得經濟獨立的出路。在促進工業革命方面,聯邦政府的政策起了很大的積極作用。它建立國家銀行,發行紙幣,吸收遊資,貸款給工業界;實行關稅保護;鼓勵科技進步,實施專利法,等等。政府的支持,是美國工業革命又一個有利條件。

與英國一樣,美國的工業革命也開始於棉紡織業。還在18世紀末,美國人便仿造了珍妮紡紗機。不久又發明了軋棉機,將清理原棉的效率提高近百倍。19世紀初又從英國引進織布技術。東北部的新英格蘭地區迅速發展爲棉紡織業中心。隨後,服裝、製革、玻璃、毛紡等行業也實現了使用機器生產。南北戰爭後,工業革命有了飛速進展,尤其是重工業發展更快。採礦、冶金、石油開採和提煉等行業,都以10倍甚至幾十倍的速度發展,呈現出一派繁榮景象。這之中,有兩個巨大的國內刺激因素。一是開發西部造成的對農業機械的急切需要。二是爲溝通東西部交通而掀起的鐵路建設高潮。這兩大因素既是工業革命的強勁的推動力量,其本身又成爲工業革命的成果和重要組成部分。

修鐵路、製造機車、客車、貨車,自然爲鋼鐵業特別是鋼軌軋製業提供了巨大的市場。同時,鐵路建設也是包括車站修建、枕木供應、車廂設備、管理和服務人員的招聘與培訓等等衆多項目的綜合性事業,從各個方面促進了工業革命。鐵路交通還爲商業流通、貨物運輸提供了便利條件,使得具有專業化經濟特點的各個區域結合成一個整體。因此,美國在不長的時間裏就發展成爲世界上經濟實力最爲雄厚的國家,是不足爲奇的。

對法國的影響

法國直至19世紀中葉仍然是僅次於英國的第二大經濟強國。它的工業革命開始很早,還在大革命爆發之前,就已從英國引進了蒸汽機、珍妮紡紗機。在全歐洲都佔有首屈一指地位的勒克勒佐冶金公司,作爲全歐最大采煤企業之一的昂贊礦業公司,都配備有蒸汽機、汽錘、馬拉鐵路等先進設備。個別的紡織廠使用了珍妮紡紗機。但是,隨着1789年大革命的爆發,1792年起又進行了反對外來武裝干涉的戰爭,隨後又有連年不斷的拿破崙戰爭,再加上內部局勢的長期動盪不寧,這種戰禍不斷的情景,使得剛剛起步的工業革命不得不停下步來。雖然也曾在某些空隙之時有所動作,但畢竟是極爲滯緩,難成氣候。拿破崙帝國垮臺之後,工業革命有些起色。尤其是英國政府於1825年解除了機器出口的禁令,使法國工業界有機會較多地引進先進的機器設備,邁出了工業革命復興的步伐。然而,當時是復辟王朝統治時期,投資環境頗爲不利。1824年即位的國王查理十世更是倒行逆施,妄圖全面恢復封建制度,工業革命愈發舉步維艱。1830年的七月革命推翻覆闢王朝,建起資產階級的奧爾良王朝(七月王朝),情況纔有明顯好轉。七月王朝以大革命的繼承者自居,工業革命的環境由此而大爲改善,於是開始起飛。到40年代末,蒸汽機數量從625臺增加到5212臺,而且平均馬力由16降到12.5。蒸汽機馬力的降低說明,蒸汽機已開始小型化,使用得更普遍了。以往蒸汽機主要是用於採礦時從礦坑中抽水,需要大馬力。這時已可安裝到輕紡工業中作爲動力裝置。法國的紡紗機已有了11.6萬臺。

作爲工業發展重要標誌的鐵路,修築速度相當緩慢。整體看來,法國工業中仍然是小生產佔絕對優勢,使用機器的大工業爲數不是很多,工業革命尚有很長的路要走。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很多。其中有兩點最爲重要:第一,大革命以來政治局勢長期動盪不寧,拿破崙戰爭結束後雖然安定了一些,但是復辟王朝是靠反法聯軍刺刀的保護重建統治的,前景如何難以測知。在這種情況下,資產階級不願甘冒風險去投資工業,寧肯將資金投放到信貸業務上,甚至貸出國外,坐食利息。第二,自16世紀以來,經濟實力最雄厚的就是金融資產階級。這個階級以包債、放國債而起家發財,幾個世紀來形成了傳統。在他們看來,以食利而致富,既得利快又少擔風險,還可利用手中的資金影響操縱有價證券市場。因此,他們更熱衷於放債和股市交易,而不願大量直接投資於工業。七月王朝正是由金融資產階級操縱的政權,自然以金融貴族的意志爲轉移去施政,這就阻礙了工業革命的發展。這種矛盾在開始之時還不明顯,到工業資產階級得到一定程度發展之後,就日益尖銳起來了。這說明,法國工業革命真正起飛後不久,又因統治者的政策而受阻。法國工業革命儘管起步很早,但是進進退退、走走停停,多次受阻,以至資金不足,投資心理難以形成,半個多世紀下來,仍然水平不高。這正是它的突出特點。

工業革命的最大轉機,是在法蘭西第二帝國建立之後。由拿破崙三世統治的第二帝國以強力的手段穩定了形勢,又以種種順應經濟發展的政策爲工業革命提供了良好的環境。第二帝國時期被稱作“農業黃金時代”。到60年代後期,重工業、機器製造業發展迅速,表明法國的第一次工業革命已經完成。

對德國的影響

工業革命開始時,德意志還是個四分五裂的國家,有數十個邦國和自由市。同時,各地發展極不平衡,並非所有邦國都同時開始了工業革命。以普魯士爲帶頭人,並不斷擴大在全德意志的影響,從而推動了經濟的發展,是德國工業革命的一大特點。

19世紀30年代德國工業革命開始起步。普魯士的資產者逐步引進英國的機器,使用機器的紡織廠開始建立。就在這時,普魯士政府出面,聯合了18個相鄰的邦國,於1834年建立起關稅同盟。18個同盟國互相取消商品進口關稅,還統一了稅制。這個全德性質的關稅同盟,率先突破了政治上的分裂局面,在經濟領域促成了全德意志的統一市場,爲工業革命的騰飛注入了新的血液。

50年代正是普魯士經濟改革告一段落的時期,農業機械化程度也大爲提高,產值增長迅速,在提供原料、市場、勞動力等方面,到工業革命起了很好的促進作用。就是在這樣的條件下,德國工業革命進入了高潮時期,50、60年代出現了一大批股份公司,鐵路線長度迅速增加,鐵路運貨量增長27倍,生鐵產量增長5.6倍,鋼產量增長近28倍。1871年德意志統一的完成,貨幣制度、稅收制度、度量衡單位、商業法規、交通管理等等的統一,更使工業革命如虎添翼。普法戰爭後從法國攫取來的50億法郎賠款,充實了工業資本;割佔的阿爾薩斯和洛林地區,擁有十分豐富的非金屬礦鉀鹽和鐵礦石,爲化學工業和冶金業提供了巨量的原料。德國工業革命開始得比較晚,但是在其騰飛之時,恰逢第一次工業革命與第二次工業革命交錯之際,這就有利於它在更爲先進的科學技術基礎上得到開展。同時德國政府又十分重視教育和科學研究,這就使工業革命有了比英法兩國工業革命更爲堅實的根基,從而使得德國在不太長的時間內就發展成爲世界第二工業大國。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