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服到底起源於哪裏?爲何韓國那麼喜歡爭起源呢?

本文已影響7.48K人 

近日,一些韓國人在某境外社交平臺上發起“韓服挑戰漢服”的活動,衆多畫師紛紛加入。他們還指責,中國人竊取韓服設計,稱“漢服起源於韓服”。

生活在朝鮮半島上的居民,似乎總給人留下一種民族情緒高漲的印象。韓國人的民族優越主義情緒一直飽受各國詬病。他們有着執着的民族自尊,似乎喜歡把任何事情都上升到民族大義的層面;他們似乎還對搶註文化遺產有着謎之熱情,自“江陵端午祭”申遺成功以來每隔一段時間便能在中國的網絡、媒體上看到韓國搶奪我國文化遺產、名人的新聞。

還有的,雖然會讓一些人不太舒服,但多少也能讓人理解。比如,在講解壬辰倭亂(萬曆朝鮮戰爭)的時候,韓國着重宣傳朝鮮水軍的戰績,而忽略明朝軍隊的貢獻。尤其是頗受韓國人民推崇的亞洲戰神名爲李舜臣,在朝鮮抗擊日本侵略的兩次戰爭中,儘管以李舜臣爲代表的朝鮮軍隊發揮了巨大作用,但起到決定性作用的還是明政府派出援助朝鮮的大明軍隊。大明軍隊纔是抗擊日本的主力。

在援助朝鮮中,明朝政府所派軍隊從開始的四萬人增至戰爭後期的八萬人,爲鄰邦安危,大明軍隊捨生忘死,幾萬將士埋骨他鄉,多名將軍殞命戰場,而目前,韓國民間對於李舜臣的讚揚完全掩蓋了明朝對於鄰國的幫助,的確有失公允。

在中國,我們通常將這場日本入侵朝鮮的戰爭稱之爲萬曆援朝之戰,這充分說明了我國對於這場戰爭的定位,若無明朝軍隊的援助,朝鮮取得戰爭最終勝利的希望是很渺茫的,幾次戰役的也都是以明軍爲主,朝鮮部隊協同共同完成的。

在戰爭過後的政治談判中,日本也都是與明朝政府舉行和議,而非朝鮮政府。至於李舜臣,似乎也只能算作朝鮮軍隊中的重要指揮官,雖然重要,但絕非是影響全局的關鍵人物,這進一步證明明朝軍隊的巨大作用。

李舜臣作爲朝鮮半島的英雄是當之無愧的,其保家衛國的英雄壯舉值得人們讚頌,但過分地尊崇,則是對於歷史的盲目自信了。這些行爲絕大部分外國人都嗤之以鼻,但出於歷史和現實考慮,韓國人出現這種情緒也情有可原。朝鮮半島出現信史(可信的史書)的時間很晚,公元前194年的衛滿朝鮮(燕人衛滿逃亡到朝鮮建立的政權,後被漢武帝所滅)才勉強出現信史,在這之前的傳疑時期,按傳統說法是箕子朝鮮。

傳說箕子朝鮮是商紂王的叔叔箕子,在商朝滅亡後帶領商人遺民到朝鮮建立的國家,雖然僅僅是傳說,但在朝鮮封建時期,這種說法一直被半島統治者所推崇。深受其觀念的影響,1102年,朝鮮的高麗肅宗在牡丹峯下立箕子陵,後高麗,朝鮮王朝的歷代君主都會對箕子墓進行定期祭祀。

與箕子傳說不同的是,檀君朝鮮最早的文字記載出自高麗國國師一然所著野史《三國遺事》,據記載:天神與熊女的後裔檀君在堯即位五十年後即位,以平壤爲首都,以朝鮮爲號。之後檀君統治了1500年。後來箕子朝鮮建立後,檀君隱居阿斯達山中成爲山神,在1908歲時去世。

這是個典型的具有漁獵民族色彩的神話,而且這神話也沒有否認檀君朝鮮的存在。在封建時代,朝鮮半島的統治者雖也沒否認有檀君這麼個先祖,但一般也只是把檀君當山神祭祀,通常都認爲是個神話。而統治者對箕子朝鮮的重視程度比對檀君朝鮮要高得多,甚至一直有不少儒士對檀君朝鮮進行否認和批評。

畢竟,在那個具有藩屬關係的年代,朝鮮君主可以用箕子朝鮮證明自己是華夏支脈,不屬蠻夷。在古典時期,能和”天朝上國”攀上關係可是非常榮耀的。然而到了近代,情況變了。

-- 中日夾縫裏的生存危機 --

漢服到底起源於哪裏?爲何韓國那麼喜歡爭起源呢?

弱國是無法掌控自己的命運的,近代以來的朝鮮歷史便不斷印證着這一點。明治維新後的日本很快走上了對外擴張的道路,朝鮮是其首先染指的地區之一。1875年9月,日本海軍少佐井上馨率領“雲揚號”軍艦到達朝鮮江華島附近,以水域測量的名義進行示威。當軍艦迫近江華島時, 井上馨命人登陸,索取淡水。感受到威脅的江華島守軍被迫鳴炮警告,日軍立即發起炮擊,攻佔了江華島對岸的永宗島,這就是“江華島事件”。

在“江華島事件”發生後,日本曾向中朝兩國同時派遣使團,一方面是向朝鮮“興師問罪”,另一方面則是探中國的口風——1876年1月,日本外務少輔森有禮到達中國,拜訪李鴻章。李鴻章的態度是:

“高麗屬中國幾千年,何人不知?和約上所說所屬邦土,土字指中國各直省,此是內地爲內屬,徵錢糧管理政事。邦字指高麗諸國,此是外藩,爲外屬,錢糧政事向歸本國經理。歷來如此,不始自本朝,如何說不算屬國?”雖然沒有從中國官員口中獲得“朝鮮爲獨立之邦”的結論,但並不影響日本繼續進犯朝鮮。日本使節黑田青隆、井上馨等率領着800多名日軍,分乘8艘軍艦直逼江華灣。

最終朝鮮迫於壓力,同日本簽訂了《朝日修好條規》,也就是《江華條約》。名義上日本在條約中承認了朝鮮的獨立國家地位,但實際上是將朝鮮從中國的冊封體系中分離出來並強行將朝鮮納入到了日本的殖民體系之中。這是朝鮮近代史的開端,從此朝鮮逐步淪爲日本的半殖民地,朝鮮民族也同鴉片戰爭後的中華民族一樣陷入了深重的苦難。

-- 大韓帝國的隕落 --1895年中日甲午戰爭中國戰敗,《馬關條約》的簽訂徹底將中國的影響力驅逐出了朝鮮半島。

漢服到底起源於哪裏?爲何韓國那麼喜歡爭起源呢? 第2張

就在這段動盪的年代,整個朝鮮內部思潮發生鉅變:“天朝上國”的不堪一擊,和“維新日本”的朝氣蓬勃,使得三韓大震,其國內“親清派”日漸式微,對中國的鄙夷情緒逐漸瀰漫。而西方傳來的民族主義情緒開始興起,某些激進分子甚至在報刊發文,認爲朝鮮應該效仿日本,自強後攻伐中日,稱霸東亞。朝鮮轉而尋求沙俄的支持以求繼續制衡日本,並於1897年宣佈獨立成爲大韓帝國。1905年,日本取得日俄戰爭的勝利,獨攬了對朝鮮半島的控制權,大韓帝國名存實亡。1910年,日本強迫朝鮮簽訂《日韓合併條約》,正式吞併朝鮮,開啓了朝鮮近代歷史上的日政時期,作爲主權國家的朝鮮自此徹底滅亡。這段時間,民族主義情緒極盛的朝鮮人開始不斷反抗。對於史學家來說,構造一個,“完全獨立於中日”的朝鮮民族,以顯示朝鮮“自古獨立”,便成了一個重要任務。

於是乎,整個朝鮮的歷史觀念發生變化,箕子朝鮮逐漸被否認,而更荒誕的檀君神話的地位被拔高,檀君被認爲是東夷系扶余民族的起源,而朝鮮民族則是東夷的繼承者。也是這段時間,大批充滿民族主義色彩的“僞史”作品出世並大爲盛行,現在所看到的一些歷史傳言,多半便出於此時。後來韓國成了發達國家,“闊起來”的韓國人也想幫自己找個闊氣的祖宗,於是1997年,檀君第一次被列入韓國教科書內容。政府如此作爲,爲那些狂妄的“在野史學”派提供了生存土壤。日本投降後,邁入現代史的朝鮮人卻仍然無法主宰自己的命運。

隨着冷戰勢力進入朝鮮半島,朝鮮半島的南北分治和慘烈的朝鮮戰爭既是南北人民不同選擇的結果,更是周邊大國博弈的產物。

可是撲朔迷離的朝鮮半島局勢、身不由己的無力感又必然催生片面化、極端化的傾向,使當代的朝鮮民族出現了妄自尊大、盲目的排外情緒、過度的領土和文化主張等負面情緒。韓國人的這份偏執,也多了一份悲愴與無奈。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