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最常見的見面禮儀是作揖,爲何到了現代變成了握手?

本文已影響8.72K人 

今天小編爲大家帶來古代見面禮節,希望對你們能有所幫助。

中國是文明古國,禮儀之邦,見面時候的禮儀怎麼少得了?

在中國古代,最常見、最流行的見面禮儀是作揖。

公元前前1043年,西周的開國君主周武王姬發去世,由兒子姬誦即位,是爲周成王。周成王年幼,不能處理朝政大事,由皇叔周公旦攝政。周公旦攝政期間,幹了不少大事,比如平定三監之亂,完善了宗法制度、分封制、嫡長子繼承法和井田制等一系列制度。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是制定了禮樂制度。

作揖,是禮樂制度的重要環節。

《周禮·秋官司儀》記載,根據雙方的地位和關係,作揖分爲6種,分別是:土揖、時揖、天揖、特揖、旅揖、旁三揖。

古代最常見的見面禮儀是作揖,爲何到了現代變成了握手?

土揖是天子會見庶姓諸侯的一種禮節,拱手前伸而稍向下。時揖是天子會見異姓諸侯的一種禮節,拱手向前平伸。天揖是天子會見同姓諸侯的一種禮節,拱手前伸而稍上舉。特揖是孤卿等貴族之間的禮節,一個一個地作揖。旅揖是大夫級別高官之間的禮節,分別作揖。旁三揖是卿大夫家臣之間的禮節,對衆人一次作揖三下。

按照禮儀制度,古代的作揖等級森嚴,非常複雜,不能搞錯,否則就有可能被視爲非禮、僭越。

3000年來,作揖這種禮儀也在不斷演變。爲了適應不同的場合。作揖演化成拱手禮、抱拳禮、叉手禮等多種形式。在武俠影視劇裏,我們經常看到兩個大俠見面抱拳致意,這種禮儀就是抱拳禮了。

但是,作揖並不是最恭敬的一種見面禮。在古代,最恭敬的見面禮是叩首,即通常所說的磕頭、跪拜。

叩首起源於祭祀天地祖宗的儀式,是一種較重的跪拜禮。在叩首時,行禮的人要伏身跪下,兩手扶地,以頭近地或着地。

古代最常見的見面禮儀是作揖,爲何到了現代變成了握手? 第2張

《東周列國志》第一百七回記載:“荊軻回顧舞陽而笑,上前叩首謝曰:‘一介秦舞陽,乃北番蠻夷之鄙人,生平未嘗見天子,故不勝振懾悚息,易其常度。願大王寬宥其罪,使得畢使於前。’”在這裏,荊軻拜見秦始皇,當然要使用叩首的禮儀。

在應該使用叩首禮儀的場合,卻使用作揖,會被人認爲是桀驁不馴。

《漢書·高帝紀》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秦朝末年時,有一個叫酈食其的人,孤傲不馴。劉邦攻打到高陽時,聽說了酈食其的名頭,召喚他來見自己。可當酈食其見了劉邦後,沒有使用叩首,而是使用長揖——即拱手高舉,自上而下向人行禮。

古代最常見的見面禮儀是作揖,爲何到了現代變成了握手? 第3張

當然,劉邦沒有因爲酈食其的狂傲而嫌棄他,將他留在身邊,予以重用。酈食其不負厚望,獻計攻克陳留郡、出面勸降秦國守將、輔佐劉邦攻破武關,爲劉邦滅秦抗楚、統一中國立下了汗馬功勞。

叩首的頂級表現是三跪九叩。清朝時期,乾隆皇帝一定要英國馬戛爾尼使團行三跪九叩的禮儀,搞得大家都不愉快。

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爆發。在這場戰爭後,西風東漸,西方的價值觀、思想、文化慢慢地進入到中國,影響到一代中國人的思維。其中就有握手禮儀。

握手源於歐洲。在中世紀,歐洲各國騎士穿着覆蓋全身的盔甲,只有兩隻眼睛露在外面,以便隨時衝上戰場作戰。兩個騎士見了面後,爲了表示友好,便在走近時脫去右手的甲冑,伸出右手,表示沒有武器。長期以往,就產生了握手禮儀。

及至後來,握手禮儀逐漸代替了作揖。因爲相比較而言,作揖這套禮儀動作比較複雜,使用起來也是更加繁瑣,沒有握手簡潔方便。

到了民國時期,民國政府頒佈了剪辮易服和廢止纏足等法令,並明確採用握手鞠躬,以取代等級分明的作揖跪拜禮儀。就這樣,握手成爲了官方和民間普遍的見面禮儀。

古代最常見的見面禮儀是作揖,爲何到了現代變成了握手? 第4張

不過,近些年來,不斷有學者呼籲恢復作揖的禮儀。

一代報人鄧拓在《燕山夜話》專欄裏寫了一篇文章,認爲“人的手是最不容易保持清潔的”,握手是傳染疾病的一個重要原因,建議“吸取這種作揖的方法,去代替握手”。著名社會學家、北京大學教授鄭也夫也贊成這個建議,指出作揖有着非常優越的品質:衛生、不卑不亢、不遠不近,文明、儒雅。它是中國非常稀少的有望輸送給世界的禮儀。

前段時間,不少地方也採取了見面作揖不握手的方法,贏得了大家的點贊呢。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