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姓在古代很常見,現如今爲何很那再看到複姓名字了?

本文已影響1.5W人 

現如今爲何很難再看到複姓名字,不清楚的讀者可以和小編一起看下去。

在看書的時候我們總會看到很多像這樣的名字:司馬懿、諸葛亮、公孫瓚、太史慈;還有公孫離、上官婉兒等等。上官婉兒在歷史中是唐代女君武則天那時候的女相;在金庸的書上也有很多像這樣複姓名字比如令狐沖、獨孤求敗。從這裏可以發現,複姓在古代是很常見的。

現如今爲何很難再看到複姓名字?

複姓在古代很常見,現如今爲何很那再看到複姓名字了?

古人對姓氏格外看重,而姓與氏又有着很大的差別。姓是祖先來自哪裏的標誌,氏是後輩生存的地方。後來因爲一些不可更改的原因,更多的家族用封地作爲姓氏,與背景都有着很大關係。

究其原因,應該先從姓氏的變化開始。前面說到姓氏與背景有關,想必大家都聽過司馬遷。司馬就是一大複姓,司馬最初是古代的三司之一,後來演變成了司馬大姓。爲什麼現在不經常見到這個姓氏呢?西晉時期戰爭頻發,司馬家族爲了避開禍事,各分支就改了姓,如現在的司、馬、同、等等。更甚者,隱祕山林,因此所用之人越來越少。有記載,西晉前司馬家族就曾經改過姓。西漢時司馬遷定罪受刑,他的兩個兒子爲了保全自己就改了名字。馮、同就是他們改後的姓。

複姓在古代很常見,現如今爲何很那再看到複姓名字了? 第2張

古時候有很多改了姓氏的家族。商鞅大家都熟悉,變法之人。其實他之前叫公孫鞅,是由於變法被賞了商地,又叫商君,故而改名商鞅。

又如前面說的上官氏,上官氏沒有那麼出名。因爲君王一兒子是上官邑大夫,所以有了上官氏。然後唐朝,上官家族帶領所有人遷向現今河南,後來成爲了名門望族。女相上官婉兒便是出自上官家族,是一個名副其實的才女。唐朝末期,因戰爭原因,又舉家族向南走到了福建等沿海地方。至此上官氏分佈零散,人數也不及從前了。

相比上官氏,獨孤氏更爲稀有。它來自當時的少數民族鮮卑族,再往前倒,和東漢時期的劉秀有關係。

獨孤氏由來有兩種說法。一種是受到當時南北朝鮮卑首領的看重,是獨孤部落的首領,十分有名。後來跟着北魏君王舉族到洛陽,就用獨孤做姓了。第二種是北魏時期就是以當時部落獨孤作姓,屬於鮮卑族。

後來北魏一君王實施改革,流行起了漢文化。獨孤渾氏就將姓改了,比如:姓杜、姓獨、姓獨孤。獨孤氏很多都改回了老祖宗劉姓,是大姓。現在,獨孤氏複姓很少聽說,他們大多在內蒙又或者在境外。

複姓在古代很常見,現如今爲何很那再看到複姓名字了? 第3張

每個時代的漢文學轉化都對當時的複姓有着或大或小的影響,就連皇姓拓跋氏也被改作元氏。明朝初期,受蒙古族文化的影響,漢文化受到強烈的打壓,朱元璋做出了很多改革,將漢文化重新放到了第一位。取消了很多無用的禮儀,而且不準使用胡姓。在這改革中,很多複姓被限制,無奈改爲單姓。古代改姓有很多種情況:很多姓氏的更改是因爲字太難寫了,所以簡體化。就像姓鄠的改爲姓雲的,用簡單的同音字替代複雜的字。還有就是因爲禮法,要避開長輩的君王的名諱,所以就更改自己的姓,古時候的莊姓就因避諱改爲嚴姓。再就是爲了避開禍事自我保全或者是君王恩典,會更改姓氏。

拋去因爲各種改姓的原由,還有一些歷史時間的原因。因爲國家人口的迅速增長,所以單姓人口越來越多,基數越來越大,使得複姓人民所佔比例越來越少。並且現在複姓人民大都是普通百姓,也就不那麼有知名度。所以複姓越來越少,雖然複姓很好聽,但是還是非常稀有。

我們現在還能看到的複姓還剩下歐陽、太史、端木、上官、司馬、東方、獨孤、南宮等81個,想曾經我們古時候是2000多個複姓,如今卻剩下這點。希望以後可以有更多的複姓人民被看到,不讓復興文化流失,給後輩留下更多的知識。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