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五霸"到底是哪五個人?爲何說法不一呢?

本文已影響2.89W人 

春秋時期,周王室勢力衰微,權威不再,已經無法有效控制天下諸侯。一些強大的諸侯國爲了爭奪天下,開啓了激烈的爭霸戰爭,相互之間合縱連橫、東征西討,前後共有數位諸侯依次成爲霸。成爲春秋五霸需要滿足什麼條件?

"春秋五霸"到底是哪五個人?爲何說法不一呢?

春秋時期,禮崩樂壞,周王王室衰微,根本無法有效控制各諸侯國,於是各個諸侯國間就掀起了一場長達數百年的"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的兼併戰爭,在這一期間,能夠在各個諸侯國中實力、號召力執牛耳者,就會被尊奉爲霸主。但"春秋五霸"到底是指哪五個國家的哪五位國君,確是一個十分有爭議性的問題。

在歷史上,關於"春秋五霸"是誰的不同說法,至少有七種,而每一種說法都有自己的道理,也都有自己的不能服衆之處。這七種說法分別是: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宋襄公—《史記索隱》;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鄭莊公—《辭通》;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越王勾踐—《四子講德論》;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吳王闔閭—《白虎通·號篇》;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宋襄公、吳王夫差—《漢書注·諸侯王表》;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越王勾踐—《荀子·王霸》;齊桓公、晉文公、晉襄公、晉景公、晉悼公—《鮚崎亭集外編》。

在這些說法中,有兩位君主基本上得到了全票的認可,一定是"春秋五霸"的成員:他們分別是齊桓公和晉文公。齊桓公是春秋時期的第一位霸主,對"霸主"這個稱號的定義,正是從齊桓公的一生功業中得來的。

史學界通常認爲,能稱的上霸主的君主,應該有以下幾種作爲:一、尊王,也就是尊奉周天子,或者幫助周天子解燃眉之急;二、攘夷、幫助中原諸侯國抵禦來自四夷的入侵。三、舉行會盟,被周天子冊封或者被諸侯擁戴爲霸主。

晉文公的稱霸路線與齊桓公基本一致,他聯合秦國和齊國伐曹攻衛、救宋服鄭,平定周室子帶之亂,受到周天子賞賜,在擊敗了被稱爲南蠻的南方強國楚國之後,晉文公邀請周襄王,並召集齊、宋等國舉行了踐土會盟,被周天子冊封爲諸侯之長。

春秋時期的另外兩個頗有作爲的君主,秦穆公和楚莊王,在"五霸"評選中的得票率也非常高。這兩位君主都是以其赫赫武功而名列霸主之位的,秦穆公時期,秦國向西拓展領土,消滅了十幾個戎族建立的國家,開闢國土千餘里,因而周襄王任命他爲西方諸侯之伯,遂稱霸西戎。

而楚莊王則是楚國曆史上最偉大的君主之一,他不但打敗了當時的霸主晉國,爲先祖雪恥,而且問鼎中原,"窺中國之政",楚國的觸手已經伸到了周天子的腳下,中原諸國大多臣服楚國。

但秦、楚兩國在傳統的歷史觀念中,屬於"四夷"國家,秦有極爲濃重的西戎血統,而楚則一直被稱爲南蠻,都是被春秋時期主流的代表所謂華夏文明的中原諸侯國看不起的國家,所以,在一些史料中,對秦穆公和楚莊王的霸主地位是存在一定質疑的。而剩下的那一霸,每一種說法,就真可以稱得上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春秋五霸"到底是哪五個人?爲何說法不一呢? 第2張

那麼,成爲春秋五霸到底需要什麼條件呢?

尊王攘夷是五霸的重要條件

自周室勢微以來,無數諸侯苦心經營,爭鬥不休,表面上大家都是周朝的臣子,其實在平靜之下暗潮浮動,各個諸侯都在努力提升自己的實力,其中的幾個強大的諸侯也慢慢露出崢嶸,體現出霸主的實力。

五霸最早出現在左丘明的文章中,據《齊國佐不辱命》中記載:"四王也,樹德而濟同欲焉;五伯之霸也,勤而撫之,以役王命;今吾子求合諸侯,以逞無疆之慾。"霸,即伯,音轉爲霸,又稱州伯,是諸侯之長的意思,其職名爲會諸侯、朝天子,實際上則是挾天子以令諸侯。春秋時期,周王室勢力衰微,已經無法有效控制天下諸侯。

一些強大的諸侯國爲了爭奪天下,開啓了激烈的爭霸戰爭,相互之間合縱連橫、東征西討,前後共有數位諸侯依次成爲霸。我們看出,想成爲五霸,首先要確保自身仍然是周天子的諸侯,縱然勢力強大,也仍然以周天子爲尊,承擔保衛周朝抗擊四方蠻夷的任務,這也就是尊王攘夷的來源。

比如齊桓公,《荀子》、《白虎通義》、《漢書顏注本》、《史記索引》中都稱他爲春秋五霸,是歷來最沒有爭議的一位。 齊桓公對霸主的職責的履行非常完美,齊桓公不能稱爲是一位個人能力非常出色的君主,但是他重用千古名相管仲,將齊國治理的井井有條,是一位稱職的君主。

而作爲周朝的臣子,他對外征討異族,對內尊奉周天子,申明天子的禁令,督促諸侯國履行義務,並保護他們的利益。因此,他的霸業不僅時間最早,而且成就極高,延續時間最長,成爲後世霸主的標杆。

比起齊桓公,鄭莊公也是一位同樣的明君,政治上,鄭莊公攘外安內,使得鄭國出現了比較穩定的局面;經濟上,鄭莊公重農興商,積極發展商品經濟,不斷增強國家的經濟實力;外交上,鄭莊公藉助外力清除了鄭國前進道路上的障礙,最終使得鄭國稱"小霸"於諸侯。

但是,鄭莊公雖然多次征戰獲得勝利,在黃河中下游附近獨孤求敗,他卻和周朝交惡,和周朝率領的多國聯軍開戰,背上了"犯上"的帽子。雖然當時的周朝已經基本喪失了對天下的統治,但是威望和地位尚在,因此鄭莊公也基本喪失了五霸的席位,被後世稱爲"春秋小霸"。

不難看出,想成爲五霸,就要做足表面功夫,做周天子的臣民,尊王攘夷。雖然我們都能看出周朝這個時候已經是日薄西山,但是仍然保留着天子之威,敢反抗天子的諸侯,一定會被世所不容。

諸侯會盟是五霸的選擇條件

除了尊王攘夷,五霸還有一個重要的職能是會諸侯,諸侯會盟指在諸侯分封制度下,強大的諸侯召集其他諸侯開會並稱霸的事情。

這裏仔細品品很有意思,首先,五霸召集其他諸侯來,是以周天子的名稱來召集,五霸只是負責保證會盟活動的順利進行,但是當時周天子已經失勢,諸侯爲什麼要聽從於他呢?這就需要負責召集工作的諸侯有着強大的軍事實力和良好的聲望,必須是強者纔可以勝任,也就是我們知道的"五霸"。

其次,如果被召集的諸侯去參加會盟,離開了自己的大本營,生命安全或者國家穩定是難以保證的。比如吳王夫差,帶領主力部隊去參加黃池會盟,導致國都空虛,被越國大舉攻入。

據《史記》中記載:"十四年春,吳王北會諸侯於黃池,欲霸中國以全周室。六月子,越王句踐伐吳。乙酉,越五千人與吳戰。丙戌,虜吳太子友。丁亥,入吳。吳人告敗於王夫差,夫差惡其聞也。或泄其語,吳王怒,斬七人於幕下。"

由此可見,舉辦會盟對諸侯來說也是一把雙刃劍,如果成功會盟,就可確立霸主地位,成就大業,但是會盟失敗,又該怎麼做呢?是以周天子的命令去攻打不參會的諸侯嗎?衆所周知,戰爭是有勝有負的,會盟失敗使名聲受損,被天下諸侯恥笑,而如果戰爭失敗,是會實打實的導致軍力喪失國家衰敗的。

與其是這個結果,不如安心發展,不圖謀稱霸,但凡會盟稱霸者,必有巨大的實力。晉文公被後世公認爲是春秋五霸中毫無爭議的一位,除了晉國的強大之外,也有他成功召開了踐土會盟的原因。

而上文提到的黃池會盟,雖然召集者是魯國國主魯哀公和晉國國主晉定公,但是卻被遠道而來的吳王夫差搶盡了風頭,所以後世提到"春秋五霸"時,有相當數量的人推舉吳王夫差而非魯哀公和晉定公。

不難看出,想成爲五霸,就要挾天子以令諸侯,但是雖然挾天子之威,實際上號令諸侯的原因還是強大的國力和軍事實力,這在歷朝歷代莫非如此。我們無法推測參加者的真實想法,但是我個人猜想絕大多數諸侯內心其實是抗拒的,但是在滅國和示弱面前,大部分人選擇了示弱,而這個選擇,也成就了五霸的霸者之名。

經典戰役是五霸的必須條件

尊王攘夷和諸侯會盟可以說是想要成爲五霸的面子,那麼強大的軍事實力就是成爲五霸的裏子,裏外互相配合,缺一不可。那麼說完了面子,我們還要看看五霸的強大的軍事實力。這個軍事實力不是說說而已,比如縱橫家四處遊說,經常一張嘴就是"車千乘、馬萬匹、兵數十萬"那種唬人的話,而是實打實的經過一次次勝利的戰役所積攢的名聲。

比如問鼎中原的楚莊王,楚莊王非但不尊王,還在周王室邊境陳兵示威,據《左傳·宣公三年》中記載:"楚子伐陸渾之戎,遂至於洛,觀兵於周疆。定王使王孫滿勞楚子。楚子問鼎之大小輕重焉。"

而且楚莊王時期的楚國自稱蠻夷,不守周朝禮數,沒有資格舉行諸侯會盟或者參加諸侯會盟,前兩個條件都無法滿足,似乎沒有辦法成爲春秋五霸。但是最終的結果是楚莊王集合全力與晉國爭霸,取得了多次戰爭的勝利,最終問鼎中原,實力被天下認可,成爲無可爭議的春秋五霸之一。

與之類似的還有秦穆公,秦穆公尊王,但是沒有過會盟諸侯的經歷。同時期的晉,齊,楚都已經問鼎中原,成就霸業。不過,秦國憑藉關中平原這一天下糧倉和積極實行改革強軍等一系列措施,使得秦國的軍事力量十分強大。

他在位期間滅了十二個小國,把秦國的疆域擴張了幾千裏,還把戎人趕跑了,這對整個秦國來說作用非常大,保證了秦國後期的雄起。而其他諸侯也十分認可秦國的軍事力量,所以後來秦穆公也成爲了春秋五霸之一。

而宋國的宋襄公也是一個有實力的君主,他雄心勃勃,想繼承齊桓公的霸業,與楚國爭霸,齊桓公死後,齊國發生內亂,宋襄公率領衛國、曹國和邾國等四國人馬打到齊國,齊人裏應外合,擁立齊孝公,宋襄公因此聲名鵲起。但是在和楚國的泓水之戰中,因爲過度仁義而大敗於楚國,所以喪失了位列春秋五霸的機會。

春秋五霸,代表了春秋時期諸侯國中的強者,但是綜合歷史的進程來看,五霸中沒有一人實現了統一大業,蓋因當時周朝尚存,多方各有掣肘,以及彼時的諸侯國沒有戰國時期的秦國那般強大的實力,彼此各有所長,也各有不足。所以後世歷來對評選五霸爭議較大,候選人或多或少都有符合成爲五霸的條件,但是也有被人否定的原因。

結合當時的周朝尚未滅絕的時代背景,想成爲五霸要滿足尊王攘夷和諸侯會盟等條件,但是更重要的是要有強大的綜合國力和軍事實力的支撐,如此看來,滿足者大約只有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三者,而剩下的兩個名額,則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