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洋航線是怎麼開闢的?詳解印度洋航線發展史

本文已影響2.8K人 

印度洋航線是怎麼開闢的?印度洋沿岸,尤其是紅海--阿拉伯半島--印度西部,是海上絲綢之路整套貿易網絡的核心與中樞。下面小編就爲各位朋友詳細講一下這個航線的歷史,供參考。

法老時代

早在人類文明起源階段的蘇美爾時代,位於兩河流域下游,毗鄰波斯灣的蘇美爾地區就已經同東方的印度河流域有了海上交流。不過這僅僅是一個小小的開始。真正試圖將印度洋地區貿易打通的還是後來的埃及人。

古埃及究竟是什麼時候開始進口索馬里附近的香料幾乎不可考。由於早期的宗教儀式需要大量的香料,古埃及人很早就開始嘗試通過各種渠道進口外國香料,不過南方的香料大多是通過非洲中間商轉手。新王國時期曾有國王派出埃及艦隊沿紅海南下尋找香料羣島。

在哈特謝普蘇特統治時期,她在紅海邊上建立了一個港口,派出了五艘排槳戰艦。這隻小艦隊可能到達了亞丁灣附近,帶回了乳香等香料產品。

印度洋航線是怎麼開闢的?詳解印度洋航線發展史

波斯大王的野望

在公元前六世紀,波斯萬王之王岡比西斯統治了埃及。此君的繼任者大流士一世則將帝國疆土開闢到了印度河附近,在印度河流域發現地金沙等礦藏大大充實了波斯帝國的國庫。

在印度河流域,大流士一世驚訝的發現印度鱷魚和尼羅河鱷魚有驚人的相似之處,於是他認定這兩條河在海上一定有某種聯繫。

爲了開闢新航路,他下令在印度河打造新的艦隊,僱傭了一名希臘水手作爲船長,又僱傭了許多腓尼基和希臘水手,輔以精銳的波斯戰士。就這樣,這隻地球上最早的洲際多民族艦隊開始探索通向埃及的漫漫航路。

由於不熟悉地形和風向,這些人花了幾個月才航至伊朗南部。然後不知道是僱傭了當地嚮導還是運氣使然,這些人最終沿着阿拉伯半島那長達數千裏的海岸線進入了紅海。

等到到達埃及時,據說已經過去了30個月。這些人將沿途所見寫成了一份長篇報告呈交給了波斯王。這也是人類已知最早的對西印度洋比較全面考察文獻。這份報告的最終流傳到了希臘知識分子——亞里士多德手中,間接激發了亞歷山大征服世界的夢想。

不過,對於波斯人到底是如何利用新航路的,礙於阿契美尼德波斯留下的記敘性史料實在少之又少,我們對細節的瞭解仍很匱乏。

亞歷山大大帝的遺產

直到從印度河回來以後,亞歷山大意識到自己短期內不可能繼續進行路上擴張,於是他現在滿腦子都是戰艦和大海。

他下令希臘艦隊去探索裏海和阿拉伯灣,並要在波斯灣建造一個新的超大型港口。他甚至下令建造1000艘比三列槳船更加巨大的戰艦,準備去征服迦太基、羅馬和西西里島的敘拉古。不過這一切隨着他於公元前323去世,暫時不可能施行了。

龐大的帝國隨着大帝去世被他的將軍們分成了幾個部分,托勒密將軍控制着尼羅河流域和部分黎凡特區域,亞洲的大部分領土歸屬於塞琉古。

二者都意識到需要大象加強自己軍隊的實力,不過只有塞琉古的領土和印度河有接壤,獲得戰象比較容易。正因此事,塞琉古獲得了“大象隊長”稱謂而海軍實力強大的托勒密王室也獲得了“艦隊司令”的外號。

爲了大象

托勒密二世時期,爲了國王聲望和擴充實力的雙重需要,裝備戰象的念頭愈演愈烈。此時的托勒密王國依仗着埃及豐厚的財富底蘊,已經建立起了希臘世界最強大的海上力量。

當時,在阿特拉斯山脈附近有非洲象活動,不過通往此地的道路屬於迦太基勢力範圍,和迦太基交惡並不明智。於是托勒密二世改爲派遣艦隊沿紅海南下尋找非洲象棲息地。爲此專門在紅海建造了新的港口,此港口的遺址目前在埃及城市附近得以發現。

印度洋航線是怎麼開闢的?詳解印度洋航線發展史 第2張

最終,希臘水手如願以償地在亞丁灣附近撲捉到了非洲象。捕獲的非洲象同一種新式大型運輸船運輸歸來。不過事實證明,運輸大量且如此巨大的貨物實屬不易,僅每天所需水分就是一個不小的負擔。

希臘化時代的重大成果

香料成爲了貿易路線開通的最大動力,托勒密王朝仍然維持着和索馬里的香料貿易。更有甚者,這一利潤豐厚的商業投資活動引來了外國人的參與。一份公元前二世紀的莎草紙記載着,幾個來自意大利和法國的商人從一個“銀行家"借款參與了紅海香料貿易。這個人或許是一個羅馬人或者南意大利的希臘人。

香料貿易鉅額的收入自然引來了海盜,亞丁灣自古不太平啊。阿拉伯王國也時不時襲擊托勒密的商隊。爲此,托勒密王朝在紅海部署了一支小艦隊,給過往商船提供護衛。

這個時期,隨着同時統治着尼羅河和印度河的帝國紛紛崩潰,連接埃及和古印度的海路似乎也斷絕了。托勒密王朝雖然處於尋找戰象和香料兩個動機發展了海外勢力,但是並沒有將其拓展至印度洋遠處,塞琉古方面更沒有探索通往紅海道路的動力和條件。

公元前118年,托勒密部署在紅海的巡邏艦隊意外發現了一艘奇怪的外國遇難的船隻,更巧的是船上還有一名倖存者。這個人最終被帶到了托勒密八世的面前。

在亞歷山大港,他學會了希臘語,這時人們發現,他就是來自希臘古書上那個“遍地黃金”“富得流油”的印度。這位印度人希望托勒密王朝可以將它送回祖國。托勒密八世則大喜過望,終於找到能走海路領航至印度的人選了。他派遣一個希臘水手組織船隻,探索去往印度的航路。

交換了阿拉伯海東西兩端的月相,季風和潮汐等知識,終於找到了一條便捷的穿過印度洋的航路。終於,到達了印度。他和當地的統治者交換了王室禮物,見到了無數西方人夢寐以求的各式香料,奇珍異寶和異國風情。連接印度洋兩端的航路至此終於形成。

在當時,商人們從亞歷山大港出發,首先到達紅海沿岸城市。然後沿着紅海南下,到達亞丁灣附近的城市交換部分商品。之後等待西南季風。

由於希臘化時代的西式帆船隻有方帆,大部分商船可能只有二桅三帆,甚至單桅單帆,只能順風前進。這也回答了 卡拿的航路爲何如此艱辛,沒有嚮導的探險就是噩夢。

等到西南季風吹來,商船順風只要一兩個星期就可以穿過阿拉伯海達到印度次大陸。整個航程需要一到三個月。返航更是辛苦,很有可能要等到第二年相反季風吹起來才行。然而在巨大的商業利潤面前,這點困難依然不是什麼不可逾越的問題。

從公元前二世紀開始,這條逐漸成熟的線路隨着時間的發展也更加繁榮。托勒密王朝滅亡後,羅馬人、阿拉伯人都一直利用這條航線去往東方。期間,埃塞爾比亞人和波斯人也加入進來。

而這些來自西方的採購者也促使印度本地的海商們繼續向東不斷開拓進口,最終探索到了中國沿海的廣州等地。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