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括是個“紙上談兵”的庸才還是個優秀的官二代?

本文已影響2.38K人 

趙括是個“紙上談兵”的庸才還是個優秀的官二代?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趙孝成王七年(前260年),秦趙兩國在趙國境內長平展開決戰。在這場決定天下大勢的戰役中,趙孝成王急於求勝,臨陣換將,犯兵家之大忌。結果趙國大敗,主將趙括陣亡,數十萬士兵降後被殺,趙國從此一蹶不振。一百多年以後,司馬遷著《史記》,記述了這場空前慘烈的戰爭故事。經司馬遷描述,趙括被釘上歷史的恥辱柱,成爲誇誇其談、讀死書、不知變通的代名詞。

趙括是個“紙上談兵”的庸才還是個優秀的官二代?

客觀分析趙括的經歷及長平之戰進程,我認爲趙括並非傳說中只會“紙上談兵”的庸才。用現代話講,他是一個非常優秀的官二代。理由有三:

第一,趙括學習努力,不拼爹,立志爲國效力。《史記》記載:“趙括自少時學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當。嘗與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難,然不謂善”。按說趙奢爲國家立有大功,地位與廉頗、藺相如相同,享受副國級待遇,而且是世襲的爵位。趙括作爲他的兒子,養尊處優、安享富貴足矣,沒有必要“妄言兵事”博取名利。相比而言,廉頗、藺相如位列上卿,但是他們的子孫全都庸庸碌碌,寂寂無名。趙括並不是紈絝子弟,他好學習,自幼熟讀兵書,立志做一個優秀職業軍人,爲國效力。同時,趙括並不是死讀書,讀死書,他探討用兵之道,常常能駁倒久經戰陣的趙奢。這一點,空談理論不懂變通的書呆子是做不到的。趙奢不看好趙括,並非不欣賞自己的兒子。他是覺得戰爭太殘酷,年輕的兒子缺少歷練,暫時還難以擔當大任。

趙奢死於趙惠文王晚期,根據他的經歷分析,大約活了五六十歲。趙奢死後,趙括襲爵爲馬服君,掌管家族事務。到趙孝成王七年,趙括大約在四十歲左右。雖然史書沒有明確記載,但是自古以來“打仗父子兵”,我們有理由相信趙括曾長期跟隨趙奢歷練,絕非是深居簡出的公子哥。趙孝成王七年,趙括應該是趙國僅次於廉頗的高級將領(後來的名將李牧剛剛暫露頭腳)。趙孝成王雖資質平庸,但是平原君趙勝、平陽君趙豹、上卿虞卿等主政大臣都不曾反對趙括出任趙軍統帥,足以說明趙括在趙國軍隊中的地位。

第二,趙括有擔當,關鍵時刻不明哲保身。趙孝成王六年(前261年)初,秦國攻佔韓國野王邑(今河南沁陽),將韓國上黨郡(包括今長治、晉城兩市)與本土完全隔絕。韓王命上黨郡守馮亭投降秦國,以求和解,而馮亭卻另有打算。當時,山東六國只有趙國軍力強盛,可與秦國一戰。馮亭欲嫁禍趙國,讓韓國坐收漁利,於是便率上黨軍民歸降趙國。貪婪的趙國君臣欣喜若狂,趙孝成王派平原君親自到上黨接收土地。煮熟的鴨子落到別人口中,秦昭襄王勃然大怒,增兵大舉進攻上黨。趙軍尚未部署完畢,上黨已然得而復失,馮亭率軍民退入趙國。秦軍趁勢攻入趙國境內,在長平(今山西高平)附近,等待他們的是廉頗率領的20萬趙國精兵。秦軍孤軍深入,廉頗很想以逸待勞迅速擊敗秦軍,於是主動出擊。誰知秦軍鬥志正盛,在敵國境內竟然連戰連捷,破軍殺將。廉頗只得採取守勢,打算憑藉地利人和拖垮秦軍。兩國不斷增兵,戰爭進入僵持階段。

秦國勞師遠征,主力部隊遠離本土作戰,處於趙、魏、韓、楚四國夾擊之下,已經犯了兵家之大忌。廉頗用兵老到,堅守不戰,靜待時局變化。此時決定這場戰爭勝負的因素,一是國力,一是外交。而趙孝成王恰恰在這兩方面都犯了致命的錯誤:在外交上,沒有采納虞卿聯合魏楚合縱抗秦的建議,反而派使者與秦國議和,給了秦國離間諸侯、從容佈局的時間,趙國因此陷入孤立;在國力上,過低估計了秦國的戰爭潛力,以爲在自家境內,憑傾國之師足以擊敗秦軍。正是因爲這個因素,趙王纔會中了范雎的離間之計,以年輕氣盛的趙括代替廉頗,並下令趙軍主動發起攻擊。

從名望和作戰經驗兩方面比較,趙括都遠遜於廉頗,這一點趙括自己應該清楚。秦國自商鞅變法以來,國力日漸強盛,長年對山東六國用兵,兵精糧足,名將輩出。當時天下諸侯對秦國軍隊無不是怕的要死,恨得要命,唯恐避之而不及。長平之戰前後,趙國能征慣戰的將領只有廉頗一人。統帥數十萬大軍與秦國虎狼之師對壘,勝算能有多少?對此趙括未必心中無數。但是作爲職業軍人,當國家召喚之時義無反顧地披掛上陣,雖九死而不悔,這就是趙括的擔當。

第三,趙括寧死不屈,壯烈殉國。史書記載:趙括接替廉頗之後,馬上變更軍事部署,主動向秦軍發動攻擊。此時秦軍統帥已偷偷換成戰國第一名將白起,原主將王齕擔任他的副將。白起故意示弱,命秦軍佯敗潰退,引誘趙軍主力離開營壘。同時派奇兵斷其退路,絕其糧道,將趙軍合圍在丹水河谷狹小的區域(東西寬10公里,南北長約30公里)。趙軍四十六日不得食,乃至於殺死傷員充飢,於是軍心渙散。趙括兵分四路輪番衝擊秦軍營壘,並親率精銳部隊突圍,被秦軍射殺。趙括死後,數十萬趙軍投降後被坑殺。

司馬遷描寫了正面戰場的作戰情況,將戰敗的責任歸咎於趙括無能,卻忽略了兩個細節。其一,在秦國方面:“秦王聞趙食道絕,王自之河內,賜民爵各一級,發年十五以上悉詣長平,遮絕趙救及糧食”。秦昭王聽說趙國主力部隊被圍,親自趕到剛剛設立不久的河內郡(即一年前攻佔的韓國野王邑),徵發國內十五歲以上壯丁赴長平助戰,徹底斷絕趙國的救兵和糧道。秦昭王不愧爲戰國時期的王中王,關鍵時刻親自披掛上陣,確保白起圍殲趙軍。反觀趙國君臣,在趙括軍被困的四十多天裏做了些什麼?是否組織兵力爲趙括解圍?是否做過外交努力促使楚魏兩國發兵?這些史實司馬遷都隻字未提。假設趙孝成王動員全國的武裝力量,派廉頗統帥生力軍出擊秦軍,深入趙國境內的秦軍必將首尾難以相顧,長平解圍的可能性還是很大的。可惜歷史不相信假設,客觀事實是趙括孤軍作戰,內無糧草外無救兵。絕望之中趙括親率精銳部隊搏殺,被秦軍亂箭射死。

《史記》記載:“括軍敗,卒四十萬人降武安君”。自古以來,關於四十萬降卒這個數字是有爭議的,水分很大。冷兵器時代的戰爭,“殺敵一千,自損八百”。趙軍的戰鬥力不亞於秦軍,趙括分兵四路拼死突圍,對秦軍的殺傷力相當驚人,以至於戰後白起曾心有餘悸地說:“今秦雖破長平軍,而秦卒死者過半,國內空”。據此有人推測,秦國在長平之戰中陣亡人數不下三十萬人,兵力嚴重不足導致其不能趁勢進攻邯鄲。史書記載趙國前後死亡四十五萬人,大多是在進攻過程中陣亡的。趙括死後,趙軍精銳喪失殆盡,已無力發動進攻,殘存的士卒不得不放下武器。秦軍原本已傷亡慘重,對十數萬老弱傷殘的降兵根本沒有辦法處置,於是殘酷的殺戮開始了。

由此筆者認爲,雖然長平之敗趙括難辭其咎,但是導致戰爭失利的因素很多,指責趙括“紙上談兵”有失公允。趙孝成王在軍事和外交方面的接連失措,纔是長平之戰的真正敗因。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