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羅門教:起源於古印度的宗教,也是現在的印度國教印度教的古代形式

本文已影響2.22W人 

婆羅門教(Brahmanism),是起源於古印度的宗教,也是現在的印度國教印度教的古代形式,以《吠陀經》爲主要經典,以把種姓制度作爲核心教義,崇拜三大主神而得名。它擁有10.5億信徒(1993年統計數),僅次於擁有15億信徒的基督教、11億信徒的伊斯蘭教,遠超擁有3億信徒的佛教。

婆羅門教起源於公元前2000年的吠陀教,等級森嚴,把人分爲4種姓氏: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

婆羅門:(最高的)教士和學者。

剎帝利:(下個)貴族和戰士。

吠舍;(下位)農夫和客商。

首陀羅:(最低的)農奴和奴隸。

公元前6世紀至公元4世紀是婆羅門教的鼎盛時期,公元4世紀以後,由於佛教和耆那教的發展,婆羅門教開始衰弱。公元8、9世紀,婆羅門教吸收了佛教和耆那教的一些教義,結合印度民間的信仰,經商羯羅改革,逐漸發展成爲印度教。印度教與婆羅門教沒有本質上的區別,其教義基本相同,都信奉梵天、毗溼奴、溼婆三大神,主張善惡有報,人生輪迴,輪迴的形態取決於現世的行爲,只有達到“梵我同一”方可獲得解脫,修成正果。因此,印度教也稱爲“新婆羅門教”,前期婆羅門教則稱爲“古婆羅門教”。一張根據《梨俱吠陀·原人歌》所繪的瓦爾那等級:婆羅門是原人的嘴、剎帝利是原人的雙臂、吠舍是原人的大腿、首陀羅是原人的腳。至於賤民,則被排除在原人的身體之外。

婆羅門教:起源於古印度的宗教,也是現在的印度國教印度教的古代形式

【婆羅門教】印度古代宗教。印度教的古老形式。它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前1500年的印度河流域文明。同許多後來的世界性宗教不同,它沒有明確的具體創教人,是不同的宗教信仰和哲學派別匯合而形成的宗教思想體系。所有這些不同的教義與思想派別都代表了不同地域不同種族的文化內涵,又都在印度次大陸經歷過數百到上千年的繁榮,儘管人們可以籠統地以印度宗教文化來概括它。

婆羅門教是印度古代宗教之一,起源於公元前2000年的吠陀教,形成於公元前7世紀。

印度最早的文明是公元前30世紀至前15世紀間的印度河流域文明。當時定居在印度河河谷的居民已經使用青銅器皿,大多從事農業和畜牧業,已有象形文字,並能製作各種造型藝術作品。其流行的宗教信仰主要是對地母神、動植物(特別是牛)、性器官和祖靈的崇拜,浸浴和土葬是重要的宗教儀式。有些出土的畫品上還繪有修行者跌坐和冥想等形象,這些宗教信仰和實踐與後世印度民間信仰的溼婆崇拜和瑜伽修習等有一定的聯繫。

婆羅門教:起源於古印度的宗教,也是現在的印度國教印度教的古代形式 第2張

公元前20世紀中葉雅利安人由興都庫什山和帕米爾高原進入印度河流域,並和當地的主要土著民族──達羅毗荼人進行長期鬥爭並征服了他們。雅利安人在進入印度以前原是遊牧部落。在他們的氏族公社中,父權佔統治地位。宗教信仰主要是崇拜人格化了的自然神和祖靈,實行火祭和蘇摩祭。孩提成年時須舉行入門儀式,纔是部落的正式成員。死後實行火葬。他們在印度河流域定居並和當地土著民族融合後,逐漸開始過渡到農業社會;形成了吠陀教,崇拜多神,實行繁瑣的祭祀。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