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杜甫的詩被稱爲“詩史”?杜甫的詩中寫了什麼?

本文已影響1.4W人 

今天小編爲大家帶來爲什麼杜甫的詩被稱爲“詩史”?希望對你們能有所幫助。

只要是接受過義務教育的中國人,都背誦過杜甫的詩。他的詩歌不同於杜牧的豪放,也不同於李白的浪漫,充滿着現實主義的色彩。杜甫尚存活於世時,他的詩歌便被人稱作“詩史”。因爲,它記錄着唐朝從強盛轉爲衰敗的過程。更難得可貴的是,它記錄着正史少有的民間小人物,在大時代的茫然、痛苦、無奈。盛唐的開放、自由或許文人都酷愛旅遊,杜甫也不例外。他在十九歲的時候,出遊郇瑕(今山西猗氏縣)。二十歲的時候,漫遊吳越(今江浙滬地區),歷時數年。開元二十三年(735年),覺得玩夠的杜甫回鞏縣參加“鄉貢”。二十四年在洛陽參加進士考試,結果不幸落第。

爲什麼杜甫的詩被稱爲“詩史”?杜甫的詩中寫了什麼?

【 現代人很喜歡拿李白、杜甫PK,但這二人是好友】但是,杜甫本人也不以爲意,藉着父親是兗州司馬的便利,他動身前往兗州省親,順便一路遊山玩水。也是在這時,他寫下了《壯遊》,是所謂“放蕩齊趙間,裘馬頗輕狂。春歌叢臺上,冬獵青丘傍”。我們可以看出,年輕時的杜甫對仕途並不很在意,他最關心的是如何遊玩,每天過着騎馬、打獵、唱歌的生活,羨煞許多當代文青。開元二十九年(公元741年),杜甫返回洛陽,並在首陽山下安家,還娶司農少卿楊怡的女兒爲妻。4年後,杜甫在洛陽與被唐玄宗賜金放還的李白相遇,兩人相約爲樑宋之遊。在遊玩期間,杜甫寫下了《與李十二白同尋範十隱居》,表達了他對李白的友情。

爲什麼杜甫的詩被稱爲“詩史”?杜甫的詩中寫了什麼? 第2張

【《晩笑堂竹荘畫傳》中的杜甫畫像】值得一提的是,杜甫能這麼輕鬆寫意地遊山玩水,與他官宦子弟的身份脫不了干係。唐朝人非常鍾愛網格化管理,今天覆原的長安城就是個中典型——什麼區域負責什麼工作;什麼階級的人能住什麼街道;什麼樣的地點能夠做什麼樣的生意。一切的一切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十分方便官府進行管理工作。爲了確保這種便利,唐朝嚴格限制人口隨意流動,哪怕是長安各個區(當時稱之爲坊)之間都無法隨意走動。每天晚上,各個坊之間的通道都要關閉,大門全部上鎖。衛兵們會加班加點地巡邏,如果有人違反“宵禁”隨意走動,士兵有權將其逮捕。

爲什麼杜甫的詩被稱爲“詩史”?杜甫的詩中寫了什麼? 第3張

【唐朝的格局圖,方方正正的規劃十分便於管理】首都尚且如此,地方更不用提。所有出行的人,都需要在官府處辦理“通關文牒”,沒有朝廷命官的蓋章,守關將士根本不會放行。所以,唐玄奘去西域,需要靠“偷渡”,如果不是高昌國王力保,我們可能看不到《西遊記》。杜甫能夠隨意出遊,與他父親的作爲官員的身份分不開關係,各地官員不會在這種小事上得罪同僚。杜甫去各地開“通關文牒”,自然一路綠燈,所到之處暢通無阻。

爲什麼杜甫的詩被稱爲“詩史”?杜甫的詩中寫了什麼? 第4張

【踏青的唐人】不過,等到杜甫“玩累”時,他已經30多歲,按古人的標準已然步入中老年。父親的年事已高,家中還有妻兒需要供養。時間已經決定不再眷顧這個偉大的詩人。杜甫只好前往長安趕考,這也是他悲劇的開端。天寶年間的黑暗在許多人心中,安史之亂前的唐朝,充滿着美好、光明;安史之亂後的唐擦,戰亂、絕望。這並不完全正確,至少在天寶時期,社會已經逐漸變黑。權臣李林甫長期把持朝政,拒絕一切挑戰者。他利用唐玄宗晚年精力下降的空檔,把持朝政,聲稱“野無遺賢”。這導致杜甫那一屆士子全部落第。無奈的杜甫只好委身給權貴,獲得繼續在長安生存的權利。整整6年,杜甫就靠着世家的打賞生活,直到寫出《大禮賦》才得以進入玄宗的視野。可是,因爲李林甫的阻撓,杜甫又一次失敗。直到天寶14年,才得授一個河西尉的小官,但杜甫不願意任此官職,稱“不作河西尉,淒涼爲折腰”。

爲什麼杜甫的詩被稱爲“詩史”?杜甫的詩中寫了什麼? 第5張

【杜甫的一生,算是毀在李林甫手裏】於是,朝廷將其改任爲右衛率府兵曹參軍。這個官職聽上去很高端,其實只是管理倉庫的小官。迫於生計的杜甫只好接受這個官職。11月,回家省親的杜甫聽聞兒子竟然被活活餓死,悲從中來,將10年的見聞用詩歌的形式寫下,即赫赫有名的《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值得一提的是,李林甫並非故意針對杜甫,他也不是傳統史書中,完全沒有才能,全靠魅上的小人。李林甫本人文化水準不高(相對李杜之類的大文豪),但是在治理國家上,有他自己的體系和邏輯。比如頗具爭議的徵募胡人,讓安祿山做大,卻也培養了僕固懷恩、李光弼、高仙芝等忠於唐朝的名將。雖然,在當時,遭到了李白等在野文人的嘲諷。可是,客觀上,徵募外族的成本遠比徵募漢人低廉,極大地降低了唐朝的軍事開支。否則,49萬邊防軍,足以讓唐朝的財政破產。玄宗時期的武功,也離不開那些外族將領的支持,包括安祿山的戰績。從這方面解讀,李林甫稱得上“成也是他,敗也是他”。

爲什麼杜甫的詩被稱爲“詩史”?杜甫的詩中寫了什麼? 第6張

【盛唐的部隊指揮官,一般是胡人,尤其是西北軍】而李林甫對李白、杜甫等人的打壓,未必是出於“嫉賢妒能”。更有可能是“實幹派”對“清流”的本能厭惡。前者認爲後者文采出衆不假,但是不會治理國家,只能去做微末的工作;後者則認爲前者尸位素餐,做出許多不道德之事,乃是國家蛀蟲。雙方的關係就像《鐵齒銅牙紀曉嵐》中,和珅與紀曉嵐的關係一樣,屬於不可調和的路線之爭。戰亂與流離李林甫死後,楊國忠上位。相比奸詐卻不失爲實幹家的李林甫,楊國忠的能力和人品都極端低下。安祿山在李林甫在世時,經常半夜驚醒,嘟囔着“我要死了”。相比之下,楊國忠完全沒有才幹不說,還試圖壓迫安祿山。最終,兩個人的矛盾升級成一場讓全國由盛轉衰的叛亂。

爲什麼杜甫的詩被稱爲“詩史”?杜甫的詩中寫了什麼? 第7張

【安祿山是粟特人,但是更多粟特人站唐軍】安史之亂爆發第二年六月,叛軍就成功攻陷潼關。唐玄宗匆忙逃亡成都。次月,太子李亨即位於靈武,是爲唐肅宗。在此之前,杜甫已經舉家逃往鄜州(今陝西富縣)羌村避難,他聽說了肅宗即位,立即在8月隻身北上,打算去靈武投奔唐肅宗。可惜,他在途中不幸爲叛軍俘虜,押至長安。一同被俘的王維與杜甫一起被嚴加看管。也是在此時,杜甫目睹國家的殘破以及戰爭的傷痛,百感交集之下,寫下了《春望》、《哀江頭》、《哀王孫》等知名詩篇。

爲什麼杜甫的詩被稱爲“詩史”?杜甫的詩中寫了什麼? 第8張

值得諷刺的是,杜甫因早年被李林甫打壓之故,官職很小,叛軍因此沒有囚禁他。當郭子儀的軍隊來到長安北部,杜甫便偷偷地從成西金光門逃出長安穿過對峙的兩軍到鳳翔(今陝西鳳翔)投奔肅宗。史書記載,剛見到唐肅宗的杜甫衣衫襤褸,穿着麻鞋,甚至連袖子都沒了一半,赤裸着肘部十分狼狽。唐肅宗對此十分感動,授予他左拾遺的職位,從八品。此後,杜甫就多了一個杜拾遺的稱號。可惜,事實證明杜甫確實不會做官。沒過多久,就因房琯事件被牽連罷官,貶去華州,當司功參軍,從此永遠離開中央朝廷。

爲什麼杜甫的詩被稱爲“詩史”?杜甫的詩中寫了什麼? 第9張

【很多人以爲叛軍殘暴,唐軍仁義,可那是錯覺】恰逢此時,郭子儀的大軍在鄴城戰役中失利。損兵折將的唐軍下令,大肆抓捕壯丁入伍。杜甫就沿途所見所感,寫成著名的組詩“三吏”“三別”,即《石壕吏》、《新安吏》、《潼關吏》和《新婚別》、《無家別》、《垂老別》。這些底層人民並不在意誰是統治者,也不在意叛軍和唐軍誰能獲得最終勝利,可是一切的苦難都要他們去承擔。正是認識到這點,杜甫決定徹底放棄官身。7月,他便辭去司功參軍的職務,開始了漫長的流浪生涯。

爲什麼杜甫的詩被稱爲“詩史”?杜甫的詩中寫了什麼? 第10張

【安史之亂中的雙方都不算“仁義之師”】艱苦歲月杜甫辭官後,攜家眷前往秦州。用他自己的話描述,這段歲月屬於“支離東北風塵際,漂泊西南天地間”。短短3月,杜甫就無法在秦州支撐下去了。他又一次攜帶全家老小,南下同谷(今甘肅成),想要在這裏改善生活。卻不料,在同谷的生存狀況非但沒有好轉,反而陷入前所未有的絕境之中。杜甫在飢寒交迫中寫下“男兒生不成名身已老,三年飢走荒山道。長安卿相多少年,富貴應須致身早。”

爲什麼杜甫的詩被稱爲“詩史”?杜甫的詩中寫了什麼? 第11張

無奈之下,杜甫又一次攜帶家眷遷徙。這一次,他們的目的是巴蜀。時任成都尹的嚴武是杜甫的好友,在他的接濟下,杜甫一家終於從貧困生活中解放出來。上元元年(760年)春,杜甫一家在親友們的幫助下,於成都西郊浣花溪畔築茅屋而居,即爲著名的成都杜甫草堂,杜甫送嚴武入朝至綿州(今四川綿陽)。因劍南兵馬使徐知道叛亂,被迫流寓梓州(今四川三臺)、閬州(今四川閬中)一帶。唐代宗廣德元年(763年),朝廷召他爲補京兆功曹,他卻不去任職。二年正月,嚴武再任職成都,幾次寫信希望杜甫回來。六月,嚴武表薦杜甫爲節度參謀、檢校工部員外郎,故世又稱“杜工部”。

爲什麼杜甫的詩被稱爲“詩史”?杜甫的詩中寫了什麼? 第12張

【成都杜甫草堂】終焉永泰元年(765)正月,杜甫退出嚴武的幕府。四月,嚴武病逝,杜甫失去依靠退出官場。攜帶家人四處旅遊,還在夔州近兩年,寫詩四百餘首。最後,他於大曆五年(770年)冬,病死在湘江舟中,時年五十九歲。杜甫的一生坎坷無比,但又十分精彩。中國的官方史料。一般不會記錄底層人民的生活。所以,現代人研究古代人的生活,通常要看文人的詩歌與筆記。杜甫的活躍時間,正好跨處於盛唐與中唐之間。他既經歷過開元的繁榮,也被天寶的官場“教做人”,還承受過安史之亂的痛苦。他的詩歌也因此被稱爲“詩史”,不僅僅是因爲他的文采,更因爲詩歌中包含的內容。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