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思》王維所作,將相思者的愛而不得詮釋得淋漓盡致

本文已影響2.53W人 

相思子,別稱紅豆,分佈於熱帶地區,結實鮮紅渾圓,晶瑩如珊瑚,常用以鑲嵌飾物。關於紅豆有這樣一則傳說,古代有一位女子,她的丈夫死在邊地,哭於樹下而死,化爲紅豆,於是人們將紅豆稱爲“相思子”。“相思”其實不限於男女情愛範圍,朋友之間也有相思的。下面跟小編一起了解一下王維所作的《相思》吧。

在古代,交通、通訊不便,人們爲了理想和事業遠遊他鄉辭別親友實屬常事。但是一旦分離,就不知何日才能相逢。所以互相掛念的兩個人便有了說不盡的相思之情,特別是情感豐富的文人墨客。

《相思》王維所作,將相思者的愛而不得詮釋得淋漓盡致

於是,相思這個主題在古典詩詞中,就像綿綿不絕的溪流,從悠悠遠古,流淌至今。如先秦時期《詩經·鄭風》:“一日不見,如三月兮”,就表達了對意中人強烈的相思之情。再如唐代詩人李商隱《無題》:“直道相思了無益,未妨惆悵是清狂”,簡直把相思者的愛而不得詮釋得淋漓盡致。諸如此類的詩詞,不勝枚舉。不過要說最爲膾炙人口的,還是唐代詩人王維的那首《相思》。

相思

【唐】王維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

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唐朝詩人王維是“出名要趁早”的典型,小小年紀就因才華名揚蒲州。15歲就上長安趕考,順利地憑藉寫得一首好詩而成爲王公貴族們爭相追捧的人兒,實力還原“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的場景。

《相思》王維所作,將相思者的愛而不得詮釋得淋漓盡致 第2張

後來我們也知道,年少就盛名在外的王維,卻有一顆禪心,在30歲後就去藍田山過半隱半官的生活,但王維的藝術創作一向在線,所以在衆多大詩人中,王維憑藉獨特的“有畫面感”的詩,還得了個“詩佛”的稱號。但在王維一心禮佛的後半生中,卻寫出了這首最美的詩《相思》。

起初,沒有了解過《相思》的寫作背景,一度以爲這是一首有關愛情的詩。詩中有“紅豆”,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君知否;標題又爲“相思”,成功的勾起了那些小女子的浮想聯翩,情人之間的難捨難分相思入骨。可事實是,王維的這首情詩描寫的並非男女之間的入骨相思情,這首詩是他寫給一位男士好友——李龜年的。

於是,這首《相思》,還有一個名字叫《江上贈李龜年》。沒錯,就是杜甫的名詩《江南逢李龜年》裏的李龜年。李龜年是唐玄宗初年著名的歌手,在開元盛世時常被邀請到貴族豪門中歌唱;後來安史之亂國事凋零,藝人顛沛流離,輾轉到了江南。李龜年在江南,紅豆也生在南國。在大詩人王維的世界裏,南國有鮮紅的相思子,也有讓他思念的摯友李龜年。

首句“紅豆生南國”,因物起興,語極單純,直接點明紅豆產地,也暗含友人所在之地。正所謂異地相思,相思之意更濃。

次句“春來發幾枝”,緊承上句“紅豆”而來。承接自然,詩人以疑問的手法提出,不但口吻顯得分外親切,有着對朋友的問候之意,而且突出了“紅豆”之意審美意象,使之意味深長。“幾枝”表明紅豆發芽不多,這裏用來暗示正值初春時節。

《相思》王維所作,將相思者的愛而不得詮釋得淋漓盡致 第3張

詩人觸景生情,在這春天剛剛到來時,在這美好的時光中首先想起了自己遠去未歸的朋友。詩句中的“春”字,不僅暗示了時間又過去了一年,而且也表明春天美好的時節。緊接着後面一個“發”字,不但表明了春天到來,萬物復甦,紅豆發芽了,更主要是說這種相思之情是自然而然地產生的。

最後兩句“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既然發了新枝了,自然會結新果,所以,也就自然而然地寫到了“願君多采擷”,希望您多多的摘紅豆。那爲什麼勸人多摘紅豆啊?因爲通過採擷植物來懷念遠人,本來就是中國古詩的一個傳統。比方說我們都知道的“折柳贈人”,那跟柳條相比,紅豆當然更適合採摘,更適合贈人,因爲他本來就叫相思子。所以下一句話,也就順理成章地出來了。爲什麼“勸君多采擷”呀?因爲“此物最相思”。

這首詩用樸實無華的言語,抒發出道不盡的情思,在當時是一首“流行歌曲”,也作爲一首千古絕唱流傳至今。此詩看似不事雕琢,淺白如話,其實有它含蓄委婉的妙處,而詩句本身的毫無雕飾,不露苦心經營之痕跡,顯得情感真摯。淺白而有深味,看似極簡而意蘊深邃,看似直出而含蓄婉轉。

雖然抒情委婉,但是絲毫不影響此份情誼的深沉,反而綿長真誠,一氣呵成,這也是這首詩名揚千古廣爲流傳的原因。後來人們也用這首詩抒懷愛情相思之意,每每聞之,悠長深厚的眷念之感自然涌入心懷。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