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淩河保衛戰的結果如何?三萬軍民僅剩下一萬人

本文已影響1.49W人 

面對明軍的重築,皇太極當然不能坐視,他對衆貝勒說:"坐視漢人開疆拓土修建城廓,繕治甲兵,使得完備,我等豈能安處耶?"他立即徵調大軍,包括蒙古兵在內,七月二十七日,從瀋陽出發,第二天便渡過遼河,拉開了淩河之戰的序幕。每次大戰打響之前,皇太極都要強調軍紀,這次當然也不例外。

八月一日,皇太極設筵款待前來參戰的蒙古軍,然後再次申令軍紀,並兵分兩路,一路由貝勒德格類、嶽託、阿濟格率兵兩萬,經義州屯住於錦州和大淩河之間,切斷錦州與大淩河的聯繫。皇太極親自率大軍經黑山、廣寧從正面壓向大淩河城。

大淩河保衛戰的結果如何?三萬軍民僅剩下一萬人

八月六日,兩路大軍會合於大淩河城下,大淩河之戰打響了。

大淩河之戰可分爲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圍城

大淩河城雖被金兵多次摧毀,但原有牆基還在,因此修城進度較快。如果皇太極動作稍慢一些的話,大淩河城就有可能峻工了。但皇太極沒有給祖大壽足夠的時間,在他修了不到半個月時,便兵臨城下了。而這時,城牆雉堞還沒修完,祖大壽只好關閉城門,倉促應戰。

皇太極總是不斷出新招數,這次大淩河之戰,他一改從前硬攻的戰法,改成了圍。他命八旗將士環城挖了四道壕溝,並築起一道一丈多高的牆,將個小小大淩河城圍得如鐵桶一般。

兵法講:十則圍之,這次皇太極至少出動了五萬大軍,加上四道壕溝一道牆,足可抵十萬之衆,祖大壽的一萬多人馬想突圍已絕對不可能!

明軍萬萬沒料到金兵會出此狠招,他們從城上向下觀望,只見:"逆奴圍凌,連挖四壕,彎曲難行,器具全備,計最狡矣。"而城中糧草僅夠幾天之用,圍了不幾天城中就斷糧了。城中將士無不驚恐萬狀,祖大壽作過幾次試探性的突圍,都被金兵殺了回去。無奈之下,只好坐困愁城,盼着援兵。

皇太極爲了進一步消耗城中的有生力量,搞了一次假增援,祖大壽盼望援軍心切,急忙率軍出城相迎,欲前後夾攻,實現突圍,結果上了大當,被殺得大敗,損失十分慘重。這下祖大壽有了教訓,再也不敢出城應戰。

第二階段:打援

皇太極圍城之策實在是高明,這一圍,城中的明軍只有坐以待斃,如果想活着出去的

話,一是靠援軍來解圍,二是隻有投降。而援兵前來,必須與金兵野戰於城外,野戰又金兵的絕對優勢,幾乎是每戰必勝。

該是介紹一下祖大壽的時候了。祖大壽,遼東即遼陽人士,有的人說他出生在寧遠。據說祖上是著名愛國將領晉朝時的祖逖,聞雞起舞的典故就出在祖逖身上。

大淩河保衛戰的結果如何?三萬軍民僅剩下一萬人 第2張

早在萬曆皇帝死的那一年,他就當上了遊擊,曾因功受到熊廷弼的嘉獎。天啓二年時在廣寧巡撫王化貞麾下任中軍遊擊。廣寧失陷,他率兵逃到了覺華島。在寧遠之戰中,他親自指揮善用大炮的福建籍兵士,炸死八旗兵數百人,令八旗兵爲之膽寒。皇太極登基,再次攻打錦州和寧遠,祖大壽在袁崇煥帳下又立下戰功。袁崇煥第二次赴遼東,重用祖大壽,提拔他爲總兵,掛徵遼前鋒將軍任。祖家世代居住在遼東,爲當地旺族,在遼軍中是位舉重輕重的人物。史載祖大壽的母親和妻子都是深明大義之人,婆媳二人對祖大壽的思想產生了很大的影響。祖大壽本人也非常有才幹,深得袁崇煥的器重,與何可綱、趙率教一起被袁崇煥稱之爲遼東三傑。

正因爲如此,皇太極對祖大壽十分看中,圍困十天後,便開始了勸降工作。但祖大壽不爲所動,對皇太極根本不予理採。祖大壽的這支隊伍是關外軍最有戰鬥力的,以騎兵爲主,是關外一支鐵騎。祖大壽善於攏絡人心,從他認了許多義子的事情上就可以看出這一點。他的部下在關鍵時刻都是能夠爲他付出生命代價的生死弟兄。尤其是這支隊伍又經過了袁崇煥的嚴格訓練。史載:明之精兵盡在此。對這樣一支隊伍,朝廷是不會坐視不救的。

果然,圍了不到半個月,八月十六這一天,松山守軍兩千前來增援了,由於衆寡懸殊,被金兵沒費吹灰之力就打敗了,第一次救援失敗。

八月二十六日,總兵吳襄、宋偉率錦州兵六千前來救,阿濟格率兵迎敵。歷史上偏偏總有一些巧合令人浮想聯翩。這一天上午,霧非常大,幾尺外就看不清人。清史稿這樣記載的:"會大霧,對面不相識。忽有青氣衝敵營,闢若門,我軍乘霧進,大戰,敗之,擒遊擊一,盡獲其甲仗馬匹。"阿濟格因打了勝仗得到了皇太極的嘉獎。明軍的第二次增援也失敗了。

二十天後,金兵哨探報告明總兵吳襄和宋偉再次率兵來援,皇太極率軍迎了上去,途中見到前面煙塵滾滾,便知是敵人的援兵。皇太極與弟弟多鐸走在前面,沿着山悄悄行進,明軍也有哨探,他們發現了這一小股隊伍,六千大軍掩殺過來,想一口吃掉這一小股金兵。但皇太極手下的這些親兵一個個十分勇猛,面對強敵皇太極毫無懼色,率身邊的二百名親兵衝了過去,以二百對六千,該是何等的勇氣!不可思議的是,明軍六千多人竟被區區二百人衝殺得潰不成軍,緊接着後面大軍趕到,又是一番乘勝追擊,六千人大敗逃歸。第三次救援失敗得更慘。 爲了進一步消耗城中的力量,皇太極利用祖大壽渴盼援軍的急切心態,搞了一次假增援,金兵們穿上明軍將士的衣甲打着明軍的旗幟,高喊着鋪天蓋地殺向金兵大營。祖大壽在城頭一看,喜出忘外,立即率兵衝了出來,欲裏應外合,突出重圍。他哪裏知道皇太極已設下埋伏,一心想活捉他。待他殺出城,眼看要與援軍匯合時,援軍突然變成了金兵,直接奔他而來。祖大壽大驚失色,這才知道上了人家的誘敵之計,急忙後撤。但他已陷入金兵的重重包圍中,好在部下們都英勇無比,拼命廝殺,總算沒有被活捉,狼狽地逃回城中,從此再也沒有出過城。

從八月六日圍城到九月十九日的假增援,大淩河城已被圍困了四十八天,城中早已斷糧。從城裏逃出來了一個商人,叫張翼輔,他說:城裏邊先是殺戰馬,吃馬肉,馬幾乎殺盡了,開始吃人,當然是先吃手無寸鐵的築城民夫,也吃那些餓死的士兵。惟有幾個大官還有米一二升而已。史載城中正"炊骨析骸,古所未聞。"什麼意思呢,就是用人骨頭當柴燒,把人肉割下來烤着吃。整個城中到處是人的遺骸,到處在燒人肉吃,此時的大淩河已變成了一座光天化日朗朗乾坤下活生生陰森森的陰曹地府。

於是,皇太極於十月七日和十月九日這兩天先後致書祖大壽、何可綱、副將張存仁,勸其速降。但仍遭到祖大壽的拒絕。這時城中的三萬餘人已餓死了一萬多,再餓下去的話全都得死光。人的生命已達到心理承受能力的極限,但祖大壽和軍們卻一直堅持着,爲什麼會出現這種寧肯餓死也不投降的局面呢?

首先,當然是忠君思想在起作用,他們怎麼可能屈服於韃子。但最直接的原因是阿敏屠城。何可綱認爲:投降也是死,不投降也是死,與其投降被殺死,倒不如不屈而餓死,餓死還能留下個忠烈的好名聲。何可綱還認爲,皇太極是一個素無大志之人,本來已打進了京畿,卻又撤了回來,根本沒有一統天下的雄心。金兵征戰的目的無非就一個字"搶",和佔山爲王的強盜們沒什麼大的區別,投降這樣的人將來絕不會有好下場。何可綱的觀點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認同,這是明軍身處絕境仍然堅持不投降的最根本原因。

對此皇太極曾親自寫信給祖大壽,他解釋說:"過去殺遼民確有其事,我深爲懊悔,我們早就不那樣做了。至於永平屠城那是二貝勒阿敏所爲,他因此也受到了嚴懲,希望你不要存此偏見。但祖大壽等還是不信。

就這樣,城中的明軍又捱過了五天,九月二十四日,明朝四萬人組成的援軍終於到了。

率領這支部隊的是監軍道張春。張春,舉人出身,在收復永平四城中,表現突出,爲孫承宗看好,這次大淩河被圍,孫承宗力薦他掛帥,朝廷派他爲監軍道。有的史料記載,崇德五年時,張春死於瀋陽三官廟,終年七十五歲。如果這樣推算的話,他率軍赴大淩河這一年,是天聰五年,應是六十五歲,花甲過半之年,真正的廉頗老矣,但卻也稱得上老當益壯。九月二十七日,大軍過小淩河直逼大淩河城,在距大淩河城十五里處時,與金兵相遇。張春爲了扼制騎兵,動用了許多戰車,戰車上配有火器,雙方交戰開始,八旗兵吃了些虧,衝了幾次都未能成功,戰車陣緩緩向前推進。

你有矛,我就有盾,戰爭就是這樣。明軍萬萬沒有想到的是,金兵已經擁了威力無比的紅衣大炮,此時正橫於大道中間,恭候着明軍的到來。待明軍進入射程,四十門大炮先後發射,明軍的陣營當時就亂了,皇太極率軍衝了上去,明軍被殺得節節後退。張春見勢不好,見風勢向東,便使用火攻,火勢兇猛,撲向金兵,金兵被大火逼了回來。這時,又一個可思議的現象發生了。《清史稿》是這樣記載這個不可思議的現象的:"會大風,敵乘風縱火,將及我軍。天忽雨,反風,復戰,遂大破之。"如果老天不下這場大雨,如果不是大風改變了方向,這場戰役的結果又將如何呢?遺憾的是歷史來不得這樣的如果。曹操赤壁敗北,絕處逢生時總要仰天大笑:"蒼天有眼,天不滅曹。"明金雙方在交戰中往往發生這樣的巧合,而且一般都是有利於金兵的巧合,真有些"蒼天無眼,天欲滅明!"的味道。楚霸王項羽爲自己的戰敗找脫詞:"天亡我也,非戰之罪也!"也許真的天欲滅明,這大概就是氣數。

大淩河保衛戰的結果如何?三萬軍民僅剩下一萬人 第3張

兵敗如山倒,張春想扼制潰逃,可是毫無作用,最後連他自己也被捲進了敗退的大潮中。皇太極早已料到必勝,在明軍撤退的路上埋下了伏兵,潰逃的明軍們遇到伏兵,大都放棄抵抗選擇了投降。張春和他的三十餘名將領被生擒,總兵吳襄和宋偉僅率數十人僥倖逃歸。浩浩蕩蕩的四萬增援大軍就這樣土崩瓦解了,從這以後,朝廷再也沒派來過援兵。第四次的增援幾乎是全軍覆沒。 第三階段:投降

張春來援,明金雙方殺得驚天動地,但祖大壽在城中按兵不動,絲毫沒有反映,有的史書說,祖大壽是叫皇太極的假增援嚇怕了,已經分不出是真是假,害怕再次上當。我們不排除祖大壽有這種想法,但最重要的是,城中已斷糧近兩個月,所有該吃的都吃了,不該吃的也都吃了,除了人之外,已經是沒有任何東西可以再吃了。他已經喪失了組織和配合增援的能力。而現在,張春又敗了,大淩河徹底陷入了絕境。

這時的大淩河城內已是一羣一陣風颳來就能吹倒的奄奄一息的餓漢,如果金兵乘勝發動攻城的話,不費吹灰之力就可將大淩河夷爲平地,但皇太極沒這麼作,爲了挽回永平屠城的影響,他做到了常人無法做到的忍耐,他要給祖大壽看,給關外的明軍看,給天下人看,看什麼呢?看我大金的寬懷和仁愛。

大淩河城中的軍民們又在地獄中掙扎了十天,十月初七,皇太極再次致書祖大壽,兩天後又派降將姜新赴城中面談。祖大壽終於動心了,他之所以動心,一方面是因爲再也挺不下去了,每延遲一天投降,就會死幾百甚至上千人,硬撐下去全城都得餓死。再者皇太極的姿態也感動了他,他知道,以城中現在的狀況,皇太極若是攻城的話,頃刻間就會土崩瓦解。他相信皇太極的話了,金兵不會屠城。於是他派出一位將領叫韓棟的到金營中談判。十月二十五日,祖大壽最後下了決心,他邀後金將領石廷柱進城商議降金事宜。當晚祖可法、祖澤潤、劉天祿、張存仁等四人隨石廷柱一同到了金兵大營,皇太極親自迎接,四人跪倒便拜。皇太極急忙上前一步攙扶,以女真人最高貴的禮節----抱腰禮相見。然後設盛宴款待,四人被請至座中。皇太極道:"略備薄酒,不成敬意,特爲四位將軍壓驚。"他端杯道:"四位將軍請。"以下是本人在《皇太極全傳》一書中關於這次議降的描述,雖是小說,但基本是史實,現引來一閱:

祖可法道:"久聞汗王仁德,今日一見,果非虛傳,吾等恨歸之甚晚,只因城中將士擔心屠戮,才延至今日。"

皇太極聽出了他的話外音,笑道:"看來爾等尚有疑慮,不如這樣,四位將軍想必知道,我女真素來敬天畏神,爲表吾大金之誠意,朕和大貝勒及衆貝勒願與祖總兵及城中將士盟誓,城中將士歸降後,原來官職不變。士兵們想當兵的繼續當兵,不想當兵的可編爲民戶,一律恩養,絕不會有半點傷害。若違背誓言,當天誅地滅。"

四人於席上跪拜:"汗王如此待我敗軍之將,古來罕見,吾等亦代表祖總兵及城中將士發誓,吾等皆真心歸順,若有二意,必遭天譴。"

皇太極道:"盟誓非同一般,待祖總兵到後,朕和大貝勒率衆貝勒與祖總兵登壇祭天。"

然而何可綱一直堅決反對投降,何可綱在軍中頗有影響,無奈之下,祖大壽下令將其逮捕,交由士兵和伕役們在城門處當着金兵的面處死。

十月二十八日,祖大壽大開城門,率衆將走出了陰曹地府,回到久違了的人間,他們來到金營。只聽金營中禮炮三響,鼓樂齊鳴,從營門到中軍大帳間真的鋪上了一條紅毯。皇太極與代善在前,莽古爾泰及衆貝勒衆大臣在後,一齊隆重迎接祖大壽一行。後雙方登壇發誓祭天,誓言原文如下:

"金國汗,執政貝勒代善及莽古爾泰、阿巴泰、德格類、濟爾哈朗、阿濟格、多爾袞、多鐸、嶽等與大明總兵官祖大壽、副將劉天祿、張存仁、祖澤潤、祖澤洪、曹恭誠、韓大勳、張定遼、裴國珍、陳邦選、李雲、鄭長春、劉毓英、竇明德、參將遊擊吳良輔、高光輝、劉士英、盛忠、祖澤遠、胡弘先、祖克勇、祖邦武、施大勇、夏得勝、李一忠、劉良臣、張可範、蕭永祚、韓棟等盟諸於天:大淩河城內官民歸降大金,如大金國對歸降將士誑誘誅戮,及得其戶口後,離析其妻孥,分散其財物,天將降譴,奪其紀算,使之夭折。歸降將士若懷挾詐,或逃或叛,亦奪其紀算,使之夭折。如能踐此盟,天地垂佑,壽命延長,世享太平。"

盟誓祭天畢,皇太極攜祖大壽手進入大帳,爲祖大壽設宴慶賀。大帳內放了四十餘張桌子,擠擠騰騰,坐了二百餘人。四角置四個大火盆,外面雖已嚴冬,帳內卻春意濃濃。桌上雖無山珍海味,卻是大塊肉大碗酒,另有脆生生的白梨。新降衆將從大淩河地獄中走出,一下子彷彿進入了天堂。

席間,皇太極道:"三軍易得,一將難求,今祖總兵歸金,朕勝得三軍,倍感欣慰。" 祖大壽道:"臣何德何能,得汗王如此垂青,從今後,臣願盡畢生微力,報答汗王。"

皇太極道:"永平屠城雖是阿敏所爲,朕亦難辭其咎,朕之錯在於用人不當,以至失信於天下。否則,大淩河斷不會出現人吃人的慘狀,朕知罪矣。"言訖,潸然淚下。

祖大壽及新降衆將見汗王罪己,惶恐不已,於席間一齊跪倒:"吾等爲何中軍所矇蔽,錯怪了汗王,罪在吾等。"

皇太極道:"何將軍一不識時務之庸人也。他責朕胸無大志,唯以劫掠爲是,此大謬也。明泱泱大國,雖失德敗政,尚有可用之兵近百萬。朕遵從先汗教誨,以明爲大樹,當一斧一鋸磔之,磔之過半,大樹必倒。而今方磔其少半,滅明時機尚未成熟。不當取而取之,必遭其禍。而劫掠明之府庫,意在富我大金。國富才能強兵,國不富而亂用兵者,是窮兵黷武。窮兵黷武,民必生怨,怨久必生禍亂。吾大金國庫充盈,兵強馬壯,以此與南朝爭,崇禎癡兒豈是朕的對手,朕料明之大亂必不久矣。朕趁亂而取之,必事半功倍,易如反掌。"

祖大壽聽罷,心中驚歎:"怪不得我等鬥不過他,皇太極雄才大略,要高出那個小皇帝多少倍呀。"

至此,大淩河之戰徹底結束。

四、意外事件

1、御前露刃

大凌圍城剛一開始時,祖大壽自恃兵馬強壯,也搞了一次誘敵之戰,他先是派出一小股兵力出城挑戰,然後自己親率精兵於後。鑲黃旗將領五大臣之五的費英東第七子圖賚不知是計,當即率軍圍了上去,想吃掉這一小隊明軍。沒想到雙方剛交上手,祖大壽便率大軍衝了上來。金兵是奉皇太極命令圍城的,沒有進攻的準備,現在見圖賚與明軍交上手了,便以爲是上面有令,便都相繼率兵參戰。祖大壽沿用他的老上司袁崇煥的打法,發火器向八旗軍猛轟,各旗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失,其中兩藍旗最嚴重。祖大壽見金兵越圍越多,且重創敵兵的目的已經達到,便撤回了城中。

事後,皇太極對圖賚進行了懲處。

七月十三日,皇太極正站在城西山崗向城中觀望,思考破敵之策。時衆貝勒在側,一個意想不到的事情突然發生了。莽古爾泰上前一步說:昨天這一戰,我部損失嚴重,我旗護軍有隨阿山出哨的,有附於額駙達爾漢的,是否現在把他們歸還我?"

前面說過,天聰三年初皇太極以關心大貝勒身體,以免過於勞累爲藉口,廢除了努爾哈赤時期制定的四大貝勒按月輪就政的做法,將各位大貝勒的權力分散到諸小貝勒中,搞得幾位大貝勒有口難言,從那以後,皇太極與三位大貝勒的蜜月就算結束,並從此產生了隔閡。千里奔襲途中,莽古爾泰竄掇代善撤軍就是一次矛盾衝突的較量。在蹂躪京畿之戰中,莽古爾泰一直處於消積狀態,皇太極對其深爲不滿,曾幾次旁敲側擊地批評過他。

大淩河保衛戰的結果如何?三萬軍民僅剩下一萬人 第4張

對八旗兵力的調遺,皇太極是通盤考慮的,莽古爾泰現在要求將已派遺出去的兵力調回來,是明顯的本位主義,他當然不能同意,便迴應道:我聽說你部士兵,每次差遺總是有所違誤。

莽古爾泰當即反駁:"一有差遺,我們正藍旗總是比別的旗徵調得多,什麼時候有過誤?

皇太極冷笑道:這倒是好好調查一下,若是別人誣陷你,就將其治罪,但如果所言是實,就要將不聽調遺之人繩之以法。說完要騎馬而去。

莽古泰泰本來脾氣就非常暴躁,不聽調遺的事經常發生。一聽皇太極對不聽調遺之人還要繩之以法,當時就火了,他攔住皇太極質問:"上何獨與我爲難,我固承順,乃猶欲殺我也?。說話間,他手按刀柄,怒目向前。

他的同母弟德格類大吃一驚,這是犯上之罪。因此他急忙上前攔阻,並給了哥哥一拳。。莽古爾泰更火了,他將刀拔出五寸許,德格類和衆人急忙上前,連推帶搡地將莽古爾泰推走。大貝勒代善氣得大罵:如此悖亂,還不如死了。

這就是清宮歷史上著名的"御前露刃"事件。

皇太極已怒不遏,責罵衆侍衛曰:"朕恩養爾等何用,彼露刃欲犯朕,爾等奈何不拔刀趨立朕前耶?"

傍晚,莽古爾泰率四人,前往皇太極大營前認罪, 他怕遭到拒絕,事先派部下色勒去解釋:臣空腹飲酒四杯,酒後冒犯了汗王,我當時說了些什麼全都忘了,請汗王原諒。皇太極的權威受到了一次空前的挑戰,他豈能善罷甘休,況且他正愁於找不到削弱莽古爾泰權力的機會,這個機會現在卻偶然間來了,他又豈能放過。皇太極對前來稟報的色勒道:白天拔刀要殺朕,晚上又來幹什麼?我不見。 擊敗張春的援軍後,十月二十三日,衆貝勒召開會議,一致決定免去莽古爾泰大貝勒之職,奪五牛錄,罰銀一萬兩。

回到盛京後,參議李伯龍建議更定朝見儀式,並提出:莽古爾泰既已被革去大貝勒之職,就不應再與汗王和大貝勒代善並坐。代善首先表態:我們既然推舉了汗王,又與之並坐,實在是不合禮儀,吾等於心亦不安。從今爾後,我與莽古爾泰坐於汗王兩側,汗王居中。皇太極這次沒有推讓,而是欣然接受。從天聰元年即位到天聰五年年末,皇太極終於實現了朝綱獨斷南面獨尊。

2、祖大壽逃歸

也許是爲皇太極的盛情和真誠所感動,也許是耍手段,祖大壽在宴席上提出,錦州城中的將士都是在下的故舊,汗王對我等如此有再生之恩,如果汗王能信得着末將的話,就放末將回到錦州,待適當時機,說服衆將,裏應外合,便可智取錦州。

皇太極當即便應承下來。當晚,他親自送祖大壽出營並扶他上馬,隨行的有他的義子祖澤遠等二十六人,皇太極還特意安排了追兵,製造祖大壽突圍而出的假象。

錦州城中的巡撫丘禾嘉、總兵吳襄,聽到從大淩河方面傳來隆隆炮聲,判定必是祖大壽在突圍,便率兵出城增援,行至中途,遇到了祖大壽,祖大壽就這樣回到了錦州城。但此去便再也沒回來,繼續效忠於明朝。

對祖大壽的逃歸,史家幾乎一致認爲他欺騙了皇太極。客觀上看,祖大壽的行爲,只能讓人得出這樣的結論。那麼祖大壽真的存心要欺騙皇太極嗎?如果不是的話,那麼歷史真相到底是怎樣呢?

祖大壽回到錦州後的第三天,便派人給皇太極送信:"錦州兵甚衆,將從容圖之。爾諸將家賂,已潛使人贍養。後會有期,倘有衷言,即遣人來無妨也。"

皇太極令來人叮囑祖大壽不要忘記了約定。祖大壽回信說:"期約之事,常識於心,因衆意懷疑,難以驟舉,望汗王矜恤歸順士卒,善加撫養,衆心既服,大事成矣。至我子侄,尤望垂盼。"

從祖大壽的這些話語中,我們可以看出,祖大壽並沒有欺騙皇太極。因爲第首先皇太極對大淩河降將的確做到了仁至義盡,祖大壽心非木石,豈能不爲之所動。第二,他對崇禎皇帝並不十分忠誠,而且還曾有過怨恨,更有十二分戒備。現在,他的親生兒子和侄子們都留在了金營,他如果能說服妻子,說服將領,獻了錦州,妻兒團圓,應是最佳的選擇。三,如果他真的想騙皇太極的話,此去應是泥牛入海,而不應與皇太極音信往來。這說明他是真想獻了錦州的。之所以沒獻成,肯定是因爲他試探性地做了一下工作,卻沒有得到反應,或者是乾脆遭到反對,他來信所說"衆意懷疑,難以驟舉",應是實情,而反對最堅決的應是他的妻子。

也許有的人會說,以皇太極的智慧怎麼會被祖大壽騙了。

其實,對祖大壽去而不歸,皇太極心中是有準備的,十一月一日,皇太極對衆貝勒說:"朕思與其留大壽於我國,不如縱入錦州,令其獻城,爲我效力;即彼叛而不來,亦非我意料不及而誤遣也。彼一身耳,叛亦聽之,若不縱之使往,倘明國別令人據守錦州,則事難圖矣。今縱還大壽一人,而攜其子侄及諸將士以歸,厚加恩養,再圖進取,庶幾有益。"

可見皇太極放歸祖大壽有着更深一層的考慮,他是通過這一行爲收取所有降將之心,以吸引更多的明軍將領歸順,皇太極的這一目的達到了。

十年後,皇太極再圍錦州,祖大壽又是在糧盡彈絕的情況下被迫投降,皇太極再一次原諒了他。

大淩河之戰的重要意義

1、皇太極軍事思想在這次戰役中演繹得同樣十分精彩。此戰,皇太極吸取守遠和錦寧之戰的教訓。一改過去攻堅戰的打法,實行圍困。四道壕溝一道牆,然後圍點打援,這是戰略戰術上的重大改變,這一戰術非常有效,在日後的攻打錦州戰役中,皇太極再一次使用此戰術,同樣取得了勝利。

2、在圍點打援中,他料事如神,用兵如神,斷定張春必敗。因此,他分出一定的兵力,在戰役打響之前,於明軍敗退的必經之路上設下埋伏,第一次成功俘獲明軍主帥及將領三十餘人。

3、這次戰役充分體現了皇太極仁政思想,他絕不搞屠城,圍城之始就開始勸降,在祖大壽陷於絕境時,仍然耐心等待,做到了仁至義盡,從而終於感動了祖大壽,在一定程度上,挽回了阿敏屠城造成的嚴重後果。

4、城中將士寧死不降的現實極大地震動了後金統治者,他們看到屠殺民衆造成的惡果,對軍紀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在皇太極主政期間,再也沒有發生過屠城的事例。

5、大凌明軍將士的表現,尤其是明監軍道張春和何可綱的表現,還從另一個角度震撼了後金君臣,皇太極認爲,許多將領之所以能夠寧死不屈,就是因爲他們知書達禮,懂重忠君報國。上此,皇太極進一步看到了讀書的作用。天聰五年十一月,他對衆貝勒大臣說:阿敏屠城,就是因爲他不知書達禮,不明白治國的道理。而我們圍困大淩河近三個月,明軍餓死也不投降,誓死爲朝廷盡忠,這正是他們讀書收明禮的結果。所以,我們也要讀書也要明禮,從今以後,凡子弟八歲以上,十五歲以下者必須讀書,並責承文館官員翻譯漢家典籍。後金國中正悄然開始了一場接受漢人先進文化的思想革命。

6、在這次戰役中,後金軍隊第一次使用了自己研製的紅衣大炮,這是一次重大的歷史跨躍,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後金軍隊在武器裝備上跨入了.當時的先進行列。從此,後金有了獨立的火器營,這在日後統一中原的戰役中發近了重要作用。

7、這次戰役共俘獲明軍將領七十餘人,其中不少是高級將領,對這些降將,皇太極一律官復原職,予以重用,加以恩養。這一政策取得了良好的反響,天聰七年毛文龍部下漢軍孔有德、耿仲明率部來歸就是受了這一恩養政策的感召。同時,由於這批明朝高級官員進入統治階層,改變了後金政權的政治結構,漢文化在後金國進一步潛移默化的傳播,這對在天聰三年開始的思想革命起到了推波助瀾的重要作用。

8、這次戰役摧毀了關外最有戰鬥力的一支軍隊,即所謂的"關寧鐵騎",明軍在關外的精銳已不復存在。當後金軍隊入城接收大淩河城清點人數時,城中的三萬多人僅剩下一萬一千六百八十二人,馬三十二匹。按推論,餓死的和被吃的應主要是手無寸鐵的民夫,這一萬多人大部分應是將士,這一萬餘人被收編,壯大了後金軍隊的實力。

9、這次戰役的意外收穫同樣是重大的,莽古爾泰的御前露刃,導致了兩尊佛一同被搬倒,皇太極經過了五年多的煎熬和等待,終於實現了南面獨尊。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