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太監被閹割動刀前的祕事:充滿悲劇色彩

本文已影響5.81K人 

今天小編來談談關於太監的二三事。太監是中國歷史上最獨特的存在形式,除了少數禍國殃民的,絕大多數充滿了悲劇色彩。

清代應該算是太監爲患比較輕的一個朝代,很可能也是太監製度最完善的一個朝代。下面以清朝太監淨身前發生的事情爲例,看看成爲一個太監的不易之路。

清朝太監被閹割動刀前的祕事:充滿悲劇色彩

網絡配圖

去當太監的,一般都是窮苦家的孩子,但也不是隨便哪個窮孩子就能當太監的。首先要到“刀子匠”(專門爲想當太監者作閹割手術的行家)去報名(俗稱“掛舀子”)。然後還要經過一連串的審查,相貌好,言談流利,爲人機靈的,才能收留下。

願意當太監的,還必須要有援引人和證明人,沒這兩種人也是不行。據清代筆記《宸垣雜識》記載,援引人一般是有地位的太監擔任,然後欲淨身者要立下“婚書”,表示把自己當成“女人”那樣“嫁”到皇宮裏。

最重要的是還要簽下生死文書。這時候就需要三老四少來當證明人了。生死文書上要寫明系自願淨身,生死不論,免得將來出麻煩吃官司。

以上這些辦妥之後,就要開始進入淨身的程序了。

首先要準備8-10兩不等的銀子(4000人民幣左右)。窮人家肯定拿不出,不然也不會去當太監,於是便要立下契約,等進了宮後再逐月回扣(含利息)。這就要看在宮裏能不能混了,能混的很快發跡就能還清,混得不好的,這筆債要一二十年才能還得清。

清朝太監被閹割動刀前的祕事:充滿悲劇色彩 第2張

網絡配圖

然後就等着動刀子了。這時要準備兩樣東西,一是送給“刀子匠”的禮物,一般是一個豬頭或一隻雞,外加一瓶酒。二是手術期間所用的物品,包括30斤米(淨身者一個月的口糧)、玉米棒(燒炕保暖)及半刀窗戶紙(糊窗子以免手術後受風)。此外,日子最好還要選在春末夏初,氣溫不高不低,沒有蒼蠅蚊子的時候,因爲手術後約一個月下身不能穿衣服。

動刀之前,擔任介紹人的太監會把《自願閹割書》循例地再念一遍(這裏翻譯成白話):

操刀者問:“你是自願淨身嗎?”

淨身者說:“是”

又問:“假如你反悔,現在還來得及!”

答道:“決不後悔”

又問:“那麼你斷子絕孫,可和我毫無干系吧?”

清朝太監被閹割動刀前的祕事:充滿悲劇色彩 第3張

網絡配圖

答道:“毫無干系”

例行話問完,開始動刀。如果在此期間,被閹割者表現得不願意甚至有絲毫猶豫,“刀子匠”必須立刻鬆綁,讓被閹割者自行離去。所以,電視劇中好容易逮到一個人,強行綁着閹割的,一般都是特殊情況,是不太真實的。

之後的過程在此不敘,免得列位看官感覺下身涼颼颼的。

哈哈,別以爲只要窮人就能去做太監,其實做太監也不容易的。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