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的出生,就註定了一生充滿悲情色彩

本文已影響2.11W人 

崇禎的出生,就註定了一生充滿悲情色彩,感興趣的讀者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明朝末代皇帝崇禎,17歲登基就誅殺閹宦魏忠賢,給東林黨人平了反,曾一度使明王朝有了中興的可能。那麼,崇禎皇帝是怎麼成爲葬送大明王朝的皇帝呢?

崇禎的出生,就註定了一生充滿悲情色彩

崇禎成爲明朝皇帝

1927年八月的一天,大明皇宮裏傳來一個驚人的消息,天啓皇帝朱由校病危,朝廷中的太醫也都束手無策。朱由校自知大限將至,急召信王朱由檢商議後事。朱由校一生無子嗣,朱由檢是他同父異母的弟弟。朱由校拉着弟弟的手,眼光中包含着無限哀憐和惜別,對朱由校說,“你當爲堯舜之君”。

按說,傳位大事至少要開個會,文武百官商討纔可決定。可是今天,皇兄突然提起此事,朱由檢真是如五雷轟頂一般,朱由校再三叮囑,最後,朱由檢才無奈含淚受命。

8月22日,足足玩了七年的木匠皇帝朱由校駕崩,朝廷對這位長期不理政務的皇帝的離世,並沒有太多難過。唯獨朱由校生前最寵幸的東廠秉筆太監魏忠賢,在朱由校的靈前,撫棺跳躍大哭。

在明朝的天啓年間,魏忠賢的閹黨集團,權傾朝野,把持朝政,大肆排除異己,殘害忠臣之士。可對於這一切,作爲皇帝的朱由校卻完全視若無睹。原因嘛,是因爲朱由校對朝政一點興趣都沒有,就是酷愛幹木匠活,整天躲在深宮裏面打傢俱。

朱由校落的病重身亡

當時的大太監魏忠賢,趁着皇帝打傢俱正盡興的時候,進來稟報朝政。每一次,天啓皇帝聽到朝政後都無心理會,都指示魏忠賢自己看着辦吧。就這樣,一來二去的,魏忠賢就把天啓皇帝架空了。

早在寧遠大捷之前,皇太極返國不久後,再次進攻明軍。袁崇煥派趙率教鎮守錦州,自己鎮守寧遠。皇太極先攻佔錦州,袁崇煥早就做好準備,修渠挖壕,築壘加炮,專等皇太極前來。

結果,袁崇煥抗擊獲勝,立即向天啓報警,誰知聖旨下來卻說,他不救錦州,貽誤軍機,無功有罪。袁崇煥仰天長嘯,悲憤欲絕,上奏祈請解職。不料,天啓皇帝竟然照準。

原來,魏忠賢在遼東派有宦官監軍。派駐寧遠的是太監紀用,他多次向袁崇煥勒索錢財。袁崇煥軍軍務倥楤,爲官清廉,哪裏有餘財孝敬魏忠賢。紀用弄不到錢財,密報魏忠賢,因而此次有功不賞,全是魏忠賢搞的鬼。

寧遠再捷,魏忠賢在京城日夕取樂,並沒有半點籌劃,但閹黨官員紛紛上奏,說他指揮得當,有攘外安邊大功。朱由校頒旨論功行賞,魏忠賢功居第一。

袁崇煥遭陷害,被迫辭職

天啓七年,皇極殿建成告竣,朱由校獎勵魏忠賢不辭辛勞,日夜督造的功勞,特封魏忠賢爲上公。魏忠賢的權威如日中天,可謂是登峯造極無以復加。朱由校除了沒把皇位傳給魏忠賢之外,幾乎把所有的榮譽與權力都給了他,繼續對他寵幸不衰,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

那麼,朱由校死後,朱由檢會繼續像哥哥一樣,對待這個權傾朝野的宦官嗎?朱由校將皇位傳給朱由檢,並沒有與衆大臣商量。朝中很多大臣對這個決定很不理解,他們覺得朱由檢跟他的哥哥一樣,也是一個沒有治理國家才能的人。

早在朱由檢還是信王的時候,一次,朱由校召見滿朝大臣來大殿議政,通知朱由檢也來參加,可是朱由檢卻遲遲沒來參加。據《三朝野記》記載,信王朱由檢在日常公開的活動當中,衣冠不整,不見內侍,坐不倚側,目不旁視,不疾言,不苟笑。

也就是說,每次出現在衆大臣面前的朱由檢,都會衣冠不整,而且還時常裝傻。這些在衆大臣眼裏看來,朱由校和他哥哥一樣,是不理政事的閒散君王。但魏忠賢卻自己的耳目處得知,信王深不可測,他的行爲非常隱祕,話雖然不多,但是一貫滴水不漏。

朱由檢登基之前,經常裝傻

據《崇禎長編》記載,“帝初慮不爲忠賢所容,深自韜晦,常稱病不朝”。因此在魏忠賢看來,信王心深似海,神祕難測。況且天啓皇帝沒有子嗣,身體又不好,萬一將來皇帝駕崩,這個弟弟很有可能繼承皇位,那肯定不像天啓皇帝那樣可以輕易駕馭。

是否由信王繼位?魏忠賢的態度是,既然吃不準,乾脆就不要。當時,天啓皇帝病重時,魏忠賢就明白,自己在朝廷積怨甚多,必須繼續控制朝政,否則末日就在眼前。於是,他相出個法子,他決定對外謊稱張皇后已懷孕,然後把自己的侄子,魏良卿的兒子抱進宮來,謊稱是張皇后所生,這就可以名言正順的,將魏良卿的兒子立爲皇帝。

據李遜之的《三朝野記卷三-天啓朝紀事》記載,無論然後魏忠賢威脅利誘,張皇后是抵死不從。這些都是當時的傳聞,未必都可信。但是也不能就草率否定這些傳聞,說它們毫無根據。因爲魏忠賢的死黨客氏被捕之後,在審問她的時候,她供出了一個驚天的大陰謀。

魏忠賢對朝政早有覬覦之心

原來,她早就祕密的將八名已經懷有身孕的女子弄進後宮,她想幹什麼呢?很可能就是爲了實施狸貓換太子的陰謀,而預先安排的。

魏忠賢對朝政早有覬覦之心,既然不能通過狸貓換太子的方法,繼續扶持傀儡,保持大權在握的現狀,那麼就通過政變而奪權,自己取彼而代之。

據談遷《國榷卷八十八--天啓七年八月乙卯》記載,在熹宗朱由校病危時,魏忠賢就曾祕密召見心腹商量發動政變的事。可是,當時的錦衣衛都督田爾耕,和兵部尚書崔呈秀都認爲這件事太可怕,兩人都不敢表態。

大概因爲他們的膽小怕事和消極態度,才使魏忠賢打消了政變奪權的念頭。但是,面對着自己並不明朗的前程,魏忠賢自然不會就此收手。那麼,接下來魏忠賢又會使出什麼陰招呢?喜歡的朋友別忘了點擊關注,我們下篇文章故事繼續。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