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康熙遺詔之謎 雍正是合法上位還是篡位

本文已影響1.56W人 

雍正是篡位奪權還是合法登基?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

1722年11月13日,康熙在北郊暢春園病逝,皇四子愛新覺羅·胤禛康熙遺詔繼承皇位,次年改年號爲雍正,成爲清兵入關定鼎中原後的第三代皇帝。

然而在清朝歷史上,雍正卻是爭議較大的皇帝,其中最讓後世關注和議論的,莫過於雍正繼位之謎。

他究竟是合法繼承?還是篡改遺詔?這也成爲了清史研究中的重大謎案之一。

那麼這位具有傳奇色彩的帝王到底是如何取得皇位的?康熙是否真的傳位於他呢?這背後究竟有何祕密?

揭祕康熙遺詔之謎 雍正是合法上位還是篡位

九子奪嫡的背後,千古一帝的淒涼晚年

要想釐清雍正繼承皇位的真相,就不得不追溯到其父親康熙皇帝的晚年。

作爲中國歷史上有名的千古一帝,康熙在其61年的執政生涯中,取得了功垂青史的偉大業績。

他治下的清朝,不僅開社會繁榮、百姓安居樂業的盛世,更是幅員遼闊,與周邊各國友好往來,影響力貫穿整個亞歐大陸。

然而,與早年的文韜武略、睿智卓絕相比,到了晚年的康熙,卻彷彿褪下了往日的威嚴與英姿,如同一個孱弱無助的老人,孤單又淒涼。

之所以會產生如此之心境,與九子奪嫡這一困擾康熙整個晚年,並且對政局產生巨大影響的事件有着莫大的關係。

康熙是我國上罕見地有着旺盛精力的皇帝,不僅活了69歲,更育有35子、20女,實乃多福多壽之人。

揭祕康熙遺詔之謎 雍正是合法上位還是篡位 第2張

經過早年的勵精圖治,到了晚年兒孫滿堂的康熙原本應該卸下統治帝國的擔子,頤養天年。

常言道多子多福,但皇室畢竟不同於尋常人家。

龐大的皇子羣體,並沒有給日漸年邁的康熙帶來多少歡樂與安寧,而是讓他反受其累,增添了許多煩惱。

在繼承人的選擇問題上,康熙內心早有答案,那就是二皇子胤礽

出於對其母親仁孝皇后赫舍里氏的篤愛,加之皇后早逝,康熙便將全部的感情寄託在出生不久的胤礽身上。

胤礽剛滿週歲即被公開冊立爲皇太子,他也是清朝以及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經過公開冊立的皇太子,也就此成爲了許多大臣眼中的儲君。

事實上,歷朝歷代的皇帝與太子之間,都存在着十分微妙的關係。

正所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皇帝與太子的關係不僅是父子,更大程度上更像是君臣。

就像那句話“朕給你的,纔是你的;朕沒給你的,你不能搶。”

皇權的唯一性,決定了君臣之間的忌憚往往勝過了父子之間的親情。

皇權從來不容許與他人分享,這就讓皇帝與太子形成了一對矛盾體,二者之間註定關係微妙,甚至反目成仇。

歷朝歷代父子之間爭奪皇權的事件並不少見。

早在南北朝時期,南朝宋文帝劉義隆長子劉劭就因擔任了二十多年太子後急於登基,於是親手弒殺了自己的父親,成爲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弒父篡權的太子。

揭祕康熙遺詔之謎 雍正是合法上位還是篡位 第3張

五代十國時期,後梁第二任皇帝朱友珪就因其父,後梁太祖朱溫欲將皇位傳於他人,便提前發動政變弒父登基。

因此在某種程度上,除了那些通過不正常手段奪得皇位的皇子,能夠堅持到正常繼位的太子,無不是在父皇的陰影下畢恭畢敬、如履薄冰。

一方面他們不能夠表現得太過積極突出,否則容易被懷疑結黨營私,搶班奪權。

另一方面也不能表現得消極無爲,清心寡慾,否則同樣會被認爲是沒有德才,不足以繼承家國大業。

正所謂最是無情帝王家,歷朝歷代,但凡涉及到權力爭鬥,即便是血緣至親,也同樣難免爾虞我詐、相互提防。

如平常百姓家兄謙弟恭、父慈子孝的場景更是極少出現。

但康熙對胤礽,卻是一個特例。

揭祕康熙遺詔之謎 雍正是合法上位還是篡位 第4張

康熙對胤礽偏愛的程度,可以說再沒有哪位帝王可以做到和康熙一樣。

“丟失”了權力機器的冷漠,像當今許多老來得子的老父親一樣,將兒子捧在手心,生怕磕着碰着。

胤礽不僅在襁褓之中就被確立爲皇太子,更是得到了父親康熙皇帝的親自照料,這在許多朝代的歷史中都是絕無僅有的。

清代對於皇子的教育可謂是十分嚴格,這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繼任者能夠具備較高的能力。

事實上,與其他朝代相比,清朝的十二位皇帝的整體素質都是較高的。

而胤礽的太子地位被確立不久後,康熙就有意培養其成爲明君的能力。

不僅設立專爲太子服務的詹事府衙門,還爲其配備官員。

在構建關係網的同時鍛鍊胤礽作爲皇帝必修的“馭人之術”,更是在其出閣讀書後請到了湯斌、尹泰等儒學大家擔任講師,爲胤礽精通滿漢文化打下基礎。

另外清朝皇帝每年都會有幾次圍獵活動。

一方面是爲了團結官員,以示恩威,另一方面則是爲了強健體魄,在強化御射技術的同時觀察社會,瞭解民間的見聞。

康熙每逢皇家圍獵,都會帶胤礽同行,這也使得胤礽年少便精於射術,可謂是文武雙全。

而胤礽平時小小的感冒發燒也會讓疼愛兒子的康熙焦急不已。

胤礽四歲曾感染上天花,這在當時被看作不治之症。

爲此康熙不僅親自爲兒子端湯送藥,更是一連數月前往寺院、太廟禱告。

胤礽病癒後,這位愛子心切的父親當即下發詔書,向全國臣民宣告了這一喜訊,欣喜之情溢於言表。

在親自征討葛爾丹的途中,康熙特命太子胤礽監國,穩定後方,培養其處理政務的能力。

但這也爲胤礽發展太子黨,日後行篡逆之事提供了溫牀。

可以說,在對待愛子胤礽上,康熙完全摒棄了作爲皇帝的“架子”,一心一意地想要將其培養成一代賢君。

但由於過分的寵愛,胤礽的人格發展很快偏離了康熙所設想的軌道。

揭祕康熙遺詔之謎 雍正是合法上位還是篡位 第5張

事實上在胤礽長大後結交私黨,培植自己的勢力時,康熙對此並不是一無所知的。

但依舊選擇了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認爲只要太子行爲不是太過,都無關緊要。

殊不知這種放縱,更是讓天生含着金湯匙的胤礽更加恃寵而驕,目無法紀,直到康熙四十七年矛盾徹底激化。

這一年在康熙巡幸塞外的同時,太子胤礽因與衆皇子不和遭到控訴,大阿哥胤禔等向康熙報告稱太子驕縱傲慢,暴戾不仁,以至其“荼毒衆人”。

這讓康熙第一次對胤礽感到失望,對其有了恣行其事的評價。

而此時的胤礽大概並不知道父皇已經對自己產生不滿。

就在這一年,康熙剛滿七歲的第十八子胤祄患了重病,讓他十分擔憂。

但胤礽身爲長兄,卻對胞弟生死全然不顧,只顧着密行陰謀之事。

這件事也讓康熙回想起自己征戰葛爾丹時患病喚太子在身邊侍奉。

太子胤礽不僅未體現出絲毫對父親病情的關心,甚至流露出些許喜色,這讓康熙龍顏大怒,耿耿於懷。

揭祕康熙遺詔之謎 雍正是合法上位還是篡位 第6張

而當康熙批評起胤礽時,胤礽不僅不虛心接受,更是當場頂撞父親,忿忿離場。

在返京的路上,康熙甚至發現了胤礽祕密監視自己的行動,這使得康熙開始懷疑他“欲行不軌”,隨後第一次廢黜了胤礽的太子之位。

玉不琢不成器,而胤礽在康熙精心雕琢之後,仍然是頑劣不堪,對於這個不成器的兒子,康熙大概也感到無奈吧。

在胤礽被廢除太子之位後,大阿哥胤禔、三阿哥胤祉、四阿哥胤禛、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十三阿哥胤祥、十四阿哥胤禵,加之朝思暮想回到太子之位的胤礽圍繞皇位展開了激烈的爭奪。

衆兄弟之間相互攻訐,並廣結黨羽,形成了大爺黨、太子黨、四爺黨、八爺黨等多個派系。

圍繞皇位的鬥爭已然上升到朝堂之上,衆大臣相互傾軋,讓政局變得極爲混亂。

黨爭向來是亡國的徵兆,明朝之所以滅亡,很大程度上來源於朝堂上不同黨派相互傾軋,極大地損耗了國力,對此康熙是深以爲然的。

眼看着衆多皇子爲了皇位廣結黨羽,收買人心,老的皇帝還未駕崩,新的勢力就已經蠢蠢欲動。

康熙不禁感覺到,在這個爾虞我詐的朝堂之上,竟然只有自己是孤獨的一人。

爲此,索額圖、明珠等一干大臣相繼入獄,康熙原以爲通過這樣,就可以制止朝廷中結黨營私之風。

但沒想到,風波之後黨爭依舊死灰復燃,且愈演愈烈。

康熙日漸衰老,朝堂之上無止盡的爭鬥,讓他心生倦怠。

眼下衆多的兒子和大臣,竟沒有幾人能理解自己心中所想。

到了晚年的康熙,是極爲重視親情的,爲了制止皇子之間的爭鬥,他曾多次下旨參與調停,但圍繞權力的鬥爭註定不死不休,又豈是他能干涉的?

兄謙弟恭、父慈子孝,同心協力穩定大清基業的場景曾無數次在康熙的腦海中浮現過,但註定被殘酷的現實所打破。

晚年的康熙逐漸變得怠政,這位花甲之齡的老人,只想身邊能有個親近的人,卻發現自己彷彿早已淪爲了孤家寡人。

只有年幼的弘曆,能給他寂寞的心靈,帶來一絲溫暖。

雍正真的篡位了嗎?

儘管九子奪嫡引發的宮廷爭鬥,讓晚年的康熙不堪其擾,但相較於其他皇子而言,四阿哥胤禛還是讓晚年孤單淒涼的康熙,感受到了些許親情。

在胤礽被廢除太子之位後,與其不合的衆多皇子都尋覓到了良機。

他們對太子不僅落井下石,還朝思暮想地覬覦着太子的寶座,更有人向康熙建議處死胤礽,這讓康熙對衆人徹底失望。

而此時只是四阿哥胤禛說了胤礽的好話,爲他開解釋罪,這也讓康熙感受到胤禛不同於其他人的德行。

此後在對衆多皇子的考察中,胤禛確實表現得更甚一籌,也在一定程度上贏得了康熙的青睞。

揭祕康熙遺詔之謎 雍正是合法上位還是篡位 第7張

或許最能讓胤禛繼位的理由,是源於康熙對其子弘曆,也就是日後的乾隆皇帝的寵愛。

康熙晚年對皇子之間的政治鬥爭十分厭惡,因此與衆皇子之間的關係並不算親近,而是將全部的愛投入了弘曆身上。

弘曆年幼聰穎,相貌不凡,讓康熙十分滿意,因而總是將其帶在身邊親自教導,爺孫二人形影不離,其樂融融。

事實上,這也是一個十分明顯的政治信號,將皇孫接在身邊照顧,這是皇太子才擁有的待遇。

儘管康熙沒有在明面的冊立,但在事實上卻說明了其對於胤禛父子的偏愛。

因爲寵愛孫子而讓兒子獲得皇位的例子也並不少見。

明成祖朱棣就曾因爲寵愛孫兒朱瞻基,便將其早早地立爲了皇太孫,即便是征戰漠北時也將其帶在身邊有意歷練。

後來朱瞻基也成爲後來的明宣宗,而他的父親,跛腳的朱高熾最終也榮登大寶,是爲明仁宗。

從弘曆的“待遇”來看,四阿哥胤禛,即雍正繼位的合法性是存在一定事實基礎的。

揭祕康熙遺詔之謎 雍正是合法上位還是篡位 第8張

到底是篡位奪權,還是合法登基?

2013年,隨着遼寧博物館中《康熙皇帝遺詔》的問世,這一持續了幾百年的謎團終於被解開。

此前一直有野史或者民間傳言,說康熙當時是想傳位於皇十四子胤禵的,是雍正將詔書中的“傳位十四子”改成“傳位於四子”,才能順利登上帝位。

但這種說法,顯然經不起推敲。

事實上清代皇帝但凡公佈重大消息,都會用滿漢兩種文字同時撰寫。

公佈新任皇帝這樣隆重的消息,怎麼會僅僅只用一種文字呢?

另外“於”和“十”也是完全不同的兩個字,“於”這個字在清朝是寫作“於”的。

再加上詔書裏都是加有“皇”這個字,如果將“十”字改成了“於,就變成“傳位皇於四子”,也是不通順的。

所以民間流傳的雍正篡改遺詔的說法是不成立的。

而在《康熙皇帝遺詔》中明確寫到,“雍親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貴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統。著繼朕登基,即皇帝位。”

這從法理上說明了雍正皇帝權力來源的合法性,也可以直接證明雍正是合法繼位的。

爲何總是被抹黑?

儘管雍正繼位之謎得到“破案”,但流傳下來的關於雍正皇帝的流言並不少見。

不光是繼位時被懷疑篡位,就連意外死亡也被當作是爲正義的刺客所殺。

在種種流言中,雍正皇帝彷彿就是不道義的象徵,被人們調侃數百年。

那麼,爲何他總是被抹黑呢?

事實上,雍正皇帝算的上是承前啓後,開啓盛世的一代明君。

他勵精圖治十三年,大力改革,有效地改善了康熙晚年以來朝廷腐敗、政局混亂的局面。

在邊境實施改土歸流,有效地加強了對少數民族地區的治理。

他出兵邊境,平定叛亂,穩固了國家的邊疆安全,還整頓吏治,使朝廷不良之風煥然一新,呈現出中興的局面。

而雍正皇帝最偉大的一項措施,莫過於實行了攤丁入畝的賦稅制度,從而徹底廢除了剝削廣大貧苦大衆數千年的人頭稅。

揭祕康熙遺詔之謎 雍正是合法上位還是篡位 第9張

此前歷代王朝由於土地兼併,導致官紳與富商佔據了絕大多數土地,他們隱瞞財產,只承擔極少部分賦稅。

而廣大無地可耕的農民,卻要承擔鉅額的賦稅,這也是無數王朝發展到後期社會矛盾激化最終滅亡的內在原因。

攤丁入畝實施後,使得無數窮人卸下了沉重的負擔,讓富有者繳納應有之稅,一方面擴大了中央財政的稅源,另一方面讓廣大農民得以休養生息,從而促進了經濟社會的發展。

但這項措施,無疑觸犯到了衆多官紳地主階級的利益,因而在人亡政息之後,捕風捉影,反攻倒算隨即開始,這亦是歷史的常態。

不過古往今來偉大的改革者,鮮有能夠全身而退者。

從秦代的商鞅,到宋代的王安石,再到明代的張居正,無一不是如此,因此也就不難解釋,雍正爲何會一再被人刻意抹黑了。

當歷史的迷霧逐漸散去,相信後人會給那些敢於打破權貴的既得利益,爲普通大衆謀得生存機會的改革者一個公正的評價。

而雍正皇帝的繼位,既是廣大勞苦民衆的心之所盼,也是歷史的必然選擇。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