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李元吉的正妻楊氏納入後宮,李世民這麼做的真實用意是什麼?

本文已影響2.14W人 

玄武門之變是唐朝初年一次非常重大的歷史事件,還不知道的讀者,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

“玄武門之變”發生後,李世民做了一些有違德操的舉動,首先是殺掉了李建成李元吉的兒子們,其次是把李元吉的正妻楊氏納入到了後宮

也因此,在殺兄殺弟之後,李世民又給自己加上了殺侄和欺負弟媳的壞名聲。

就我個人的想法而言,坦白說,殺兄殺弟,包括殺侄,雖然顯得冷酷無情,可這在皇室的權力鬥爭中,並不罕見。

秦二世胡亥在這方面就比李世民冷酷上了百倍,他把自己的兄弟姐妹全給殺了。李世民的表叔楊廣同樣殺兄殺侄。

皇權之爭的失敗者遠比官員之間爭鬥的失敗者倒黴,很正常的現象。

殺掉李建成和李元吉,不說李世民,那些歷史上鼎鼎有名的凌煙閣功臣們,首先就會拍手叫好,他們也會擔心,未來某一天自己或子孫是否會被報復。

這就跟西漢的那幫開國功臣們殺掉漢惠帝劉盈的兒子們一樣,陳平周勃等,哪一個不是有數的被史書稱讚的名臣?在消滅後患上,他們一樣冷酷無情,全是劉邦的嫡孫啊。

只不過,李世民的名聲太響亮,是明君,他幹過的不好的事,都會被後人放大。

反而是李世民在殺了李元吉和他的兒子們後,卻把李元吉的正妻納入後宮,讓人感到有一絲不解。

別說當上皇帝后的李世民了,即使還是秦王時的李世民,也絕對不會缺少妻妾。

把李元吉的正妻楊氏納入後宮,李世民這麼做的真實用意是什麼?

而且,納楊氏入後宮,換到的名聲,遠比殺掉親兄弟和侄子們的壞名聲更差。

李世民難道不知道納楊氏入後宮的後果?他爲何要這麼做?

從歷史記載上看,楊氏的美貌是一個原因,史載其:“玉貌雪膚,眉目如畫”,想不美都不行。

但僅憑美貌,大概還不足以讓李世民背上一個比殺兄殺弟殺侄還壞的名聲。

思慮再三,我覺得,或許是李世民太恨李元吉了,出於報復的心理,纔不顧一切的納楊氏入後宮。

從史書記載的李元吉的部分事例看,這是很有可能的,也許史書被李世民授意篡改過,但我們也只能從史書的記載中去尋找根源。

李世民恨李元吉超過李建成的可能性相當大。

李建成本就是法定的皇太子,李世民是去搶奪李建成本該擁有的東西,因此,李建成做出任何敵對反應都不奇怪。

我相信,即使作爲勝利者的李世民也理解李建成的行爲。

可李元吉就不同,從排序上來說,他是三兄弟中,最不可能有皇位繼承權的,理論上,爭皇位這事跟他無關,可他卻堅定的去支持李建成。

他的支持,讓本就面對李建成時,處於一定弱勢的李世民更難受,這當然會讓李世民深深的不滿。

另外最主要的是,李元吉對李世民的殺意遠遠大於李建成,他曾多次建議李建成要幹掉李世民,並付出了一些實際行動。

《舊唐書·巢王元吉傳》中記載:

太宗嘗從高祖幸其第,元吉伏其護軍宇文寶於寢內,將以刺太宗。建成恐事不果而止之,元吉慍曰:“爲兄計耳,於我何害!”高祖將避暑太和宮,二王當從,元吉謂建成曰:“待至宮所,當興精兵襲取之。置土窟中,唯開一孔以通飲食耳。”元吉因密請加害太宗,高祖曰:“是有定四海之功,罪跡未見,一旦欲殺,何以爲辭?”元吉曰:“秦王常違詔敕,初平東都之日,偃蹇顧望,不急還京,分散錢帛,以樹私惠。違戾如此,豈非反逆?但須速殺,何患無辭!”

從上述記載中可以看到,李建成對殺李世民還有那麼一絲顧忌,李元吉卻絲毫沒有,這比魏徵勸說李建成要儘快對李世民下手,還要讓李世民痛恨。

何況,在“玄武門之變”中,李世民還一度差點死在李元吉手上,《舊唐書·尉遲敬德傳》中記載:

六月四日,建成既死,敬德領七十騎躡踵繼至,元吉走馬東奔,左右射之墜馬。太宗所乘馬又逸於林下,橫被所繣,墜不能興。元吉遽來奪弓,垂欲相扼,敬德躍馬叱之,於是步走,欲歸武德殿,敬德奔逐射殺之。

把李元吉的正妻楊氏納入後宮,李世民這麼做的真實用意是什麼? 第2張

如果不是尉遲敬德動作快,李世民恐怕要在事變中鬧個大笑話,成功幹掉了李建成,自己卻被李元吉幹掉,然後,兄弟三人同年同月同日死(不管李世民死不死,尉遲敬德都會殺掉李元吉)。

如此,李元吉的一些行爲疊加起來,讓李世民對他的不滿,超過了對李建成的不滿。

從心理上來講,這種不滿很有可能會轉變成恨意,乃至強烈報復的心態。

所以,有了李世民在殺掉李元吉及其兒子後,再將他的正妻楊氏納入後宮的舉動。

楊氏跟了李世民,還給李世民生下一個兒子,可直到死都沒有一個正式的名分。

可見,李世民對她沒有啥感情,李世民的後宮又不會缺美女,那麼,他不顧名聲把楊氏收納的原因,只有報復李元吉的可能性最大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