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何說劉備發動夷陵之戰,是一生中犯下的最大錯誤?

本文已影響5.65K人 

三國(220年-280年)是中國歷史上位於漢朝之後,晉朝之前的一段歷史時期。這一個時期,先後出現了曹魏、蜀漢、東吳三個主要政權。那麼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關於劉備爲何在夷陵之戰慘敗的詳細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夷陵之戰是三國時期決定性的戰役之一,後人把它定性爲三國時期的三大戰役之一。這場戰役是劉備發起的,以東吳的勝利而告終。從此,三國的疆界基本上固定了下來。而蜀漢和東吳經過這一場自相殘殺的戰役,也都失去了爭奪天下的資格。

爲何說劉備發動夷陵之戰,是一生中犯下的最大錯誤?

一、夷陵之戰的經過。

夷陵之戰的起因源自於孫權奪取荊州的戰役。建安二十四年,鎮守荊州的關羽發動了襄樊戰役。在這場戰役中,關羽水淹七軍,威震華夏。可是就在關羽包圍樊城,準備擴張的時候,孫權派呂蒙發動了襲擊荊州的軍事行動。

呂蒙趁關羽主力北上,後方空虛的機會,白衣渡江,奪取了公安和江陵。當時關羽部下的家眷都在公安,呂蒙對他們進行了優待。當關羽率領軍隊回撤的時候,部下得知家眷落入東吳的手中,生活無憂,都失去了戰心。在半路上,關羽的大軍離散,關羽只得退守麥城,不久在突圍途中被東吳擒殺。這樣,整個荊州都落入東吳的手中,失去終於實現了他全據長江的戰略目標。

在接下來的時間裏,曹操也隨後病死。曹丕在繼位魏王不久後,就篡漢建立了魏朝。孫權爲了得到曹丕的支持,防備劉備的報復,隨即向曹丕稱臣。爲了傳承大統,劉備也隨即稱帝,建立了蜀漢政權。劉備在比較了伐魏和伐吳這兩個方案後,採取了伐吳這個方案,發動了夷陵之戰。

劉備在這場戰役中,在初期士氣高昂,進展順利,接連打敗吳軍,佔領巫縣、秭歸等地。東吳的將領陸遜率領軍隊主動撤退,一直撤退到夷道、猇亭才堅守下來。劉備在這裏和陸遜相持,一直不能得到決戰的機會,雙方對峙達半年之久。

在夏季來臨之際,劉備爲了避暑,讓諸軍上岸,在叢林中安營紮寨。這讓陸遜抓住機會,用火攻大破蜀軍。陸遜連續攻破劉備七百里的連營,四十多座營壘土崩瓦解。留在北岸防備曹魏的黃權也因爲退路被切斷,投降了曹魏。劉備的軍隊元氣大傷,失去了作戰能力。

二、劉備在夷陵之戰中的錯誤。

劉備發動夷陵之戰是他一生中犯下的最大的錯誤。由於劉備在戰略上和戰術上都採取了錯誤的方針,所以失敗是難免的。

在戰略上,劉備和孫權與曹丕的矛盾中,與曹丕的矛盾是不可調和的。蜀漢和曹魏之間的矛盾,就是你死我活的矛盾。用諸葛亮的話來說,就是“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曹魏也同樣把蜀漢視爲死敵,當劉備向趁着曹操之死,派使者去弔唁改善關係的時候,曹丕就下令,劉備的使者入境就格殺勿論。

而對於孫權來說,劉備還是有緩和關係的餘地的。孫權奪取荊州,是爲了完成他自己的戰略方針,爲了自身的戰略安全的需要。在奪取荊州,殺死對自己威脅最大的關羽之後,孫權對劉備已經沒有了多少懼怕。雙方之間還是存在通過外交斡旋,重新建立聯盟的條件的。

同樣的,劉備的蜀漢是三個國家最弱小的,卻要獨自挑戰兩個比它強大的對手,這是十分荒謬的事情。單單在實力上來說,雙方就對比懸殊,蜀漢沒有勝利的可能。

爲何說劉備發動夷陵之戰,是一生中犯下的最大錯誤? 第2張

而且在當時,蜀漢和東吳是兩個弱國,曹魏是最強的國家。爲了改變天下的形勢,只有兩個弱國聯合起來,共同抗擊曹魏纔是最根本的出路。而劉備發起對孫權的進攻,使得兩個弱國自相殘殺,強國曹魏卻坐山觀虎鬥,坐收漁翁之利。這樣一來,蜀漢和東吳無論誰勝誰負,都會遭到消耗。結果是弱者愈弱,強者愈強,天下的形勢再也無法改變了。東吳和蜀漢的滅亡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了。

在戰術上,劉備也犯下了輕敵的錯誤。他自認爲曹操已死,而東吳的呂蒙也離開了人世,在這個世界上,能夠和他抗衡的將領已經不多了。在初期接連獲勝的情況下,面對名不見經傳的陸遜,他急於求成,迅速的前進幾百裏,可是佔領的都是險阻之地,既難以防守,又分散了兵力。

在進攻中,他又放棄水陸並進的方針,棄舟上岸,使得自己失去了水軍的支持。這一切讓曹丕嘲笑他說他不知道兵機,哪裏有連營七百里能夠迎敵的。後來果然讓陸遜以火攻打亂了陣營,各個擊破。

三、劉備如何避免夷陵之戰的失敗。

那麼,劉備有怎麼樣才能避免夷陵之戰的失敗呢?如果劉備想要避免夷陵之戰的失敗,當然是不發動夷陵之戰爲上策。兵法雲,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劉備如果腦子裏有正確的戰略思想,能夠有大局觀念,他就不該將敵人定爲孫權。如果劉備有以外交解決問題的概念,他就應該能夠隱忍不發,靜觀孫權和曹丕之間矛盾的發展,那麼局勢很快就會有所改變。

劉備當時雖然面對着曹丕和孫權的聯合對抗,但是劉備的戰略形勢並不壞。劉備的蜀漢北有漢中,東有三峽,易守難攻。曹丕和孫權對劉備都暫時無可奈何。而在這種情況下,戰略形勢最壞的反而是孫權。

孫權爲了對抗劉備,不得已向曹丕稱臣。可是,孫權並不是一個甘心做人臣子的人。這樣,他和曹丕的矛盾也是不可調和的。曹丕對於孫權,一定會利用孫權有求於自己的機會,對他進行壓制。

孫權的手下跟他一樣,對於向曹丕稱臣都認爲是奇恥大辱。在曹丕索要玩物的時候,他們就已經忍受不住了。如果曹丕要孫權送質子,規規矩矩臣服的時候,孫權肯定會和曹丕翻臉。在這個時候,是劉備戰略上的最佳時機。他既可以出兵伐吳,也可以不戰而屈人之兵,用外交強迫孫權就範。最終,劉備和孫權的重新聯盟纔是雙方的最佳選擇。

結果劉備急於出兵復仇,沒有等到孫權和曹丕的矛盾激化就發動了夷陵之戰,錯失了以外交解決問題的機會。不過,在戰役期間,孫權派人求和,劉備也依然可以見好就收,停止軍事行動,靜觀其變。可惜,劉備過於輕敵自信,再次錯過了機會。

爲何說劉備發動夷陵之戰,是一生中犯下的最大錯誤? 第3張

那麼既然採取了錯誤的戰略,又錯失了外交上的機會,劉備在戰術上是否還有補救的餘地呢?其實,當時雙方的兵力對比,東吳的兵力還要略多於劉備,劉備想要殲滅東吳的全軍是很困難的。這也是東吳的將領們反對陸遜退守的戰略,要求反擊的原因。

陸遜心裏也明白,如果自己退守,劉備是無法吞下自己的。而和劉備決戰,由於當時的劉備已經是當時最強的將領,估計反而會吃敗仗。因此陸遜採取堅守不出的戰術。可這也使得陸遜十分被動,因爲他本是名不見經傳的將領,手下這些老將都看不起他,這樣一來,陸遜的指揮十分困難。在這個時候,是東吳軍隊最虛弱的時候,將帥不和,形同虛設。不打仗即罷,一打仗就必敗無疑。

劉備本可以利用這個有利條件,發起積極的進攻,調動東吳的人馬,在機動中利用陸遜指揮不靈的時機,各個擊破敵人。比如說,陸遜總結戰役的時候,說自己最害怕的是劉備水陸並進。這實質上就是怕劉備的主動進攻,憑藉自己水軍佔據的上游的優勢,強行突破自己的水軍防線。這樣一來,陸遜只能出兵決戰,無法實施自己的戰術,劉備就可能取得勝利。

劉備還可以分兵一部,支援馬良以零陵爲基地,突進陸遜的後方,佔領荊州南部四郡。這些地方本來就是劉備的根據地,劉備重新控制它們的可能性很大,這樣也可以調動陸遜進行決戰。一旦雙方決戰,劉備依然還有取勝的機會。

如果這些方案劉備不能採用,那麼就乾脆撤軍。劉備將主力駐紮在邊境上,東吳將進退兩難。在夷陵之戰後,劉備率領殘兵敗將駐紮在白帝城,就引起了孫權的恐慌。如果劉備全軍駐紮在邊境,東吳進打不贏劉備,退又無法防守。這是因爲蜀漢地處長江上游,憑藉長江行動,可以一日千里,東吳不得不派重兵防守。這樣,孫權前有蜀漢的重兵,後有曹魏的威脅,再加上曹丕的威逼,孫權會陷入生不如死的境地。除了和蜀漢修好,獲得蜀漢的諒解,別無他法。

但是,這些辦法劉備都沒有采用,而是採取了和陸遜對峙的辦法。他的本意也行和上面的分析相同,向依靠拖延來看孫權和曹丕的矛盾加劇,最終關係破裂。可是,劉備低估了曹丕的愚蠢,並沒有等到曹丕和孫權的關係破裂,反而等來了陸遜的火攻,最終一敗塗地。

結語:

夷陵之戰是劉備在錯誤的時間、錯誤的地點發動的錯誤的戰爭。這一仗劉備遭受大敗,元氣大傷,而東吳也付出了超過萬人的損失,也一蹶不振。而曹魏則坐收漁利,成爲更加強大的國家。蜀漢和東吳因此退出了統一天下的爭奪,走上了滅亡的道路。

劉備在夷陵之戰中,本可以通過外交的手段,利用曹魏和孫權的矛盾,來拆散曹魏和孫權的聯盟。但是,他過於自信輕敵,輕易的放棄了這些手段。由於蜀漢的將領和謀士的喪失,他率領的軍隊居然沒有名將統領,唯一的老將黃權也被他派到江北,用在無用之地。

由於沒有人輔佐,執行了錯誤戰略和戰術方針的劉備,遇上了日後知名的將才陸遜,不可避免的遭受了失敗。諸葛亮曾經嘆到,如果法正尚在,劉備也不會遭受這樣的慘敗,這是有一定道理的。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