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孫堅真的得到了玉璽嗎?真相是什麼?

本文已影響1.39W人 

大家都知道,玉璽是皇帝的印信,代表的是皇權。今天小編帶來了一篇文章,希望你們喜歡。

傳國玉璽,相信每個中國人對它都不陌生。據傳是秦代丞相李斯奉始皇帝之命,用和氏璧鐫刻而成,爲中國曆代正統皇帝的證憑。其方圓四寸,上紐交五龍,正面刻有“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篆字,以作爲“皇權天授、正統合法”之信物。

歷史上孫堅真的得到了玉璽嗎?真相是什麼?

秦末天下大亂,劉邦攻入咸陽,子嬰跪捧玉璽獻於咸陽道左,秦朝滅亡,傳國玉璽就成了漢朝的傳國璽。西漢末年,王莽篡漢曾搶奪傳國璽,太后怒而詈之,並擲璽於地,破其一角。劉秀中興漢室,傳國玉璽重新回到朝廷手中,直至東漢末年天下大亂。

孫堅得到傳國玉璽的證據

1、堅軍城南甄官井上,旦有五色氣,舉軍驚怪,莫有敢汲。堅令人入井,探得漢傳國璽,文曰“受命於天,既壽永昌”,方圜四寸,上紐交五龍,上一角缺。初,黃門張讓等作亂,劫天子出奔,左右分散,掌璽者以投井中。——《吳書》

這段記載出自裴松之注引《吳書》,說的是公元190年,關東聯軍起兵討董,董卓從洛陽遷都長安。孫堅收復洛陽後,在城南一口井中發現了傳國玉璽,而玉璽之所以會在井中,是因爲189年宦官張讓(十常侍之亂)裹挾漢少帝逃出皇宮時把玉璽扔在了井裏。

2、袁術將僭號,聞堅得傳國璽,乃拘堅夫人而奪之。——《山陽公載記》

這也是裴松之注引的史料,出自《山陽公載記》,“山陽公”就是漢獻帝劉協,劉協把皇帝禪讓給曹丕後,曹丕封他爲山陽公。這裏承接了《吳書》中的記載,孫堅得到玉璽後藏了起來,後來袁術聽說了,在準備稱帝的時候,通過拘押孫堅夫人奪走了玉璽。

3、術死軍破,璆得其盜國璽,及還許,上之,並送前所假汝南、東海二郡印綬。司徒趙溫謂璆曰:“君遭大難,猶存此邪?”璆曰:“昔蘇武困於匈奴,不隊七尺之節,況此方寸印乎?”——《後漢書》

這段是《後漢書》中關於徐璆(qiu)的記載,徐璆是東漢末年的大臣,後來流落到袁術那裏,袁術逼迫他做自己朝廷的官,徐璆堅決不從。後來袁術敗亡後,徐璆得到了傳國玉璽,於是把玉璽帶回許昌獻給了朝廷。

歷史上孫堅真的得到了玉璽嗎?真相是什麼? 第2張

這三段記載連起來,看似很清楚:孫堅從洛陽宮中井裏得到傳國玉璽,袁術稱帝前不久,又以孫堅夫人要挾而得到了玉璽,袁術死後,又被徐璆亂中偷取,帶到了許都。這也是《三國演義》裏所借鑑的說法,不過《三國演義》裏孫策拿玉璽和袁術換了父親的兵馬。

孫堅得到傳國玉璽的質疑

1、案漢獻帝起居注雲"天子從河上還,得六玉璽於閣上",又太康之初孫皓送金璽六枚,無有玉,明其僞也。——《江表傳》

雖然孫堅得到傳國玉璽的證據鏈似乎很完整,但依然有人提出了質疑。《江表傳》就認爲這件事情是假的,原因在於《獻帝起居注》記載,天子回到皇宮後,重新找到了天子六璽,而且吳國滅亡後,孫皓上交了金璽六枚,根本沒有玉璽,所以孫堅得到玉璽是僞造的。

2、臣鬆之以爲孫堅於興義之中最有忠烈之稱,若得漢神器而潛匿不言,此爲陰懷異志,豈所謂忠臣者乎?吳史欲以爲國華,而不知損堅之令德。如其果然,以傳子孫,縱非六璽之數,要非常人所畜,孫皓之降,亦不得但送六璽,而寶藏傳國也。受命於天,奚取於歸命之堂,若如喜言,則此璽今尚在孫門。匹夫懷璧,猶曰有罪,而況斯物哉!

與此同時,裴松之在注引了多方材料之後,也發表了自己的個人看法,他認爲孫堅沒有得到玉璽。

第一,孫堅是忠臣,藏匿玉璽不符合其內心(此爲陰懷異志,豈所謂忠臣者乎?)。孫堅是不是忠臣,這其實是一個值得討論的問題,雖然孫堅進入洛陽後,休整了被董卓挖掘的漢帝陵墓,但孫堅是出於什麼動機,依然有待商榷。

第二,孫堅得玉璽於井中的材料是《吳書》提供的,吳國史官有爲自己國家增加天命所歸色彩的嫌疑(吳史欲以爲國華,而不知損堅之令德)。這條倒是非常有意思,因爲《吳書》是有可能爲了增加自己本國稱帝的“合理合法性”而把玉璽牽扯進來的,因爲魏蜀吳三國中,孫權稱帝最沒有底氣(曹丕禪讓,劉備是宗親)。

歷史上孫堅真的得到了玉璽嗎?真相是什麼? 第3張

第三,和《江表傳》中的觀點一致,吳國滅亡孫皓投降,並沒有獻出傳國玉璽(孫皓之降,亦不得但送六璽)。這條其實不太成立,因爲《山陽公載記》和《後漢書》中的記載完美的彌合了漏洞,孫堅是得到了玉璽,但後來被袁術奪走了。

沒有結論的結論

歷史永遠都是迷霧重重,讓人很難觸摸到真相,雖然有時候很讓人氣惱,但或許這正是歷史的魅力所在。其實結合各種史料記載,以及許多史學家的考證,我們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

不管孫堅到底有沒有得到玉璽,玉璽肯定曾經在袁術手中。因爲《後漢書》的記載更值得相信,這就可以肯定玉璽是徐璆從袁術那裏帶回到了朝廷。而袁術得到玉璽則有兩種途徑,一是他當年在洛陽攻打皇宮時獲得,二是從孫堅處奪得。所以孫堅到底有沒有得到玉璽,也很難確定。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