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爲什麼只做到了南京兵部尚書?

本文已影響8.02K人 

王陽明爲什麼只做到了南京兵部尚書?下面小編爲大家帶來詳細的文章介紹。

根本原因是王陽明的功績威脅到了內閣首輔楊廷和的政治利益。直到王陽明去世,他的功績都沒有得到朝廷的認可,儘管這些他並不在乎。

楊廷和很早就看王陽明不順眼了。

正德十一年,時任南京兵部主事的王陽明被兵部尚書王瓊看中,舉薦他爲左僉都御史,巡撫江西剿撫盜匪。雖然當時江西匪患嚴重,但這並不是派王陽明去江西的唯一目的。

當時寧王朱宸濠在江西南昌密謀活動頻繁,早已引起了王瓊以及朝中一些人的注意,所以王陽明到達江西不久,王瓊便授予王陽明提督江西軍務的權力,爲的就是防備寧王叛亂。

王陽明到達江西后,表現不俗,一舉蕩平了爲患數十年的盜賊,且王陽明從不居功,把功勞都歸於兵部,王瓊也因此受到明武宗朱厚照的獎賞,這一切讓楊廷和嫉妒不已。

楊廷和與王瓊一直不和,這種不和不是出於政見或是個人恩怨,單純就是內閣與六部的權力之爭,六部不想受內閣的牽制,而內閣又時常想主導朝政,這在明代中後期是常有的事。

所以王陽明的行爲,在楊廷和看來,王陽明的身上已經打上了王瓊的標籤,是一個勢力集體,也就是從這時起,連帶着不待見王陽明瞭。

正德十四年,寧王果然謀反,王陽明在江西迅速做出反應,指揮平叛,僅用了四十多天就平定了叛亂。而在此期間,無論是舉薦平叛之人,還是戰略部署,楊廷和都成了局外人。

事後王陽明平叛有功,依舊稱王瓊有“發縱指示之功也”,是首功,絲毫沒提內閣有什麼功勞,此舉再次得罪了楊廷和,是故內閣對平叛之事也不上心,遲遲沒有對平叛功臣進行封賞。

另一方面,王陽明的平叛還得罪了朱厚照身邊的佞臣。這些佞臣本想借着平叛之機,掙些軍功,擴大勢力,而朱厚照也想趁此機會到江南去耍耍。

誰料王陽明的動作太快了,朱厚照排除萬難得以的親征,剛出了紫禁城,到了涿州(今保定)就收到了王陽明的捷報,真是大煞風景。

朱厚照與這些佞臣不甘心這次親征就這樣泡湯了,便將捷報壓下,繼續南巡。他們還設想把抓獲的朱宸濠放了,再抓一次,只是平叛勝利的消息還是傳遍了京城。

王陽明爲什麼只做到了南京兵部尚書?

所以,終武宗一朝,王守仁平叛之功都沒有得到朝廷的封賞。

直到嘉靖皇帝即位,纔對平叛之功重新評定。先晉王陽明爲南京兵部尚書,後又論功封特進光祿大夫、柱國、新建伯,世襲,歲祿一千石,詔王陽明進京受賞,但再一次遭到楊廷和的阻撓。

阻撓的理由是,明武宗朱厚照喪事期間,不宜封賞。

此時的楊廷和在朝中的權力是空前的膨脹。朱厚照駕崩後,由於沒有子嗣,繼位人選便由皇太后與楊廷和作主,選定了興獻王世子朱厚熜,此事連吏部、兵部的人都沒知會,就定下了。

那個一直與他不和的王瓊很快便被彈劾下獄了。至於王陽明,楊廷和當然要千方百計地阻止他進京。

大明一直以軍功加封進爵,但王陽明以文臣的身份封爵,有明以來算上他也只此三例,短時間很難超越,一旦入京受賞,至少也會任職兵部,甚至入閣也有可能,這樣一來王陽明的身份、品級就凌駕於所有文官之上了,楊廷和又怎麼能讓自己的地位有所撼動呢!

不久,父親亡故,王陽明回鄉丁憂,遠離紛爭。“百戰歸來白髮新,青山從此作閒人”,王陽明把精力全都放在了學術研究上,潛心於書院講學。

這個時期,王陽明的心學思想已經更加成熟,心學的魅力吸引了許多人,據說,當時紹興“四方鴻俊,千里負發,漢氏以來,未有此盛”。

王陽明的學說在當時引起了相當大的轟動,甚至在朝中也遍佈他的門生弟子,這再次讓楊廷和甚至嘉靖皇帝忌憚不已。

於是,朝中再次以維護程朱理學的正統地位,來攻擊王陽明。王陽明的學生對王陽明深陷輿論攻擊的處境表現出深深的擔憂,對此,王陽明這樣說:

“吾自南京以前尚有鄉愿意思。在今只信良知真是真非處,更無掩藏迴護,才做得狂者。使天下盡說我行不掩言,吾亦只依良知行。”

王陽明藉機再次以“良知”處之,他說,“狂者志存古人,一切紛囂俗染,舉不足以累其心,真有鳳凰翔於千仞之意,一克念即聖人矣。”

外在的世俗名利早已不是他所求,能以狂者自比,是對自己學說的自信,才能超然於世間譭譽及富貴名利,從容於良知之學的探討,自由於精神世界的追求。

這纔是聖人的境界!

後話:

朝廷的攻擊壓不住心學的傳播,反倒是幾年後,廣西思恩、田州的叛亂,朝廷無法鎮壓,又再次想起了王陽明,給他官復原職,把欠下的恩賞一併補給王陽明。

而此時的王陽明已經臥病在牀,但既然國家有需要,他還是去了,平定叛亂後,他自己也病入膏肓,私自棄官回鄉,同樣的再次因功忌遭到彈劾,還剝奪了他的爵位,再次申禁他的學說。

不過,這些對於王陽明來說已經不重要了。正如他臨終所言:此心光明,亦復何言?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