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廣孝是如何從佛門走上仕途的呢?

本文已影響9.68K人 

公元1348年,年僅14歲的姚廣孝便剃度出了家。他當時的法名叫做道衍。此後,無論是他的身份還是他的形象,都是一個出家人,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往下看。

姚廣孝是如何從佛門走上仕途的呢?

此後,到了洪武八年,也就是公元1375年的時候,明太祖朱元璋在全國範圍內下了一道照令。徵召精通儒家經典的僧人,去應試官職。姚廣孝,恰好便擁有這樣的才能。這主要是因爲他所在的家族,世代行醫,而中醫,原本就與儒家思想有着非常緊密的聯繫。所以,他從小就有着很好的家學淵源。與此同時,由於他的家族家底殷實,所以從小就接受了良好的基礎教育。那麼,學習儒家精論自然便是必不可少的。於是,姚廣孝便以通如僧人的身份,去到了京城。不過,姚廣孝最終沒有被任命爲官員,而只是獲贈了一件僧衣。不過,即便如此,他仍然可以以通儒僧人的身份繼續留在明代當時的都城南京。就這樣的,姚廣孝在南京這麼一呆就呆了五年。

在這五年的時間裏,他始終過着默默無聞,無人問津的日子。直到洪武三年的,也就是公元1380年的時候。他纔在別人的舉薦之下,去到了當時處在京城之內的天界寺,謀得了一個僧職。也就是說,從這一年開始,姚廣孝就是一個稍微有點身份的人了。此後,姚廣孝在天界寺一呆又是兩年。而恰好就在第二年,明代國內發生了一件大事。那便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原配妻子,大腳馬皇后去世了。皇后去世,便要舉辦國喪。爲了能夠讓所有的兒子都盡孝道,朱元璋的便挑選了多位高僧,陪伴在各位王爺的身邊,一起爲馬皇后送經祈福。

當時,又是在桑路斯左善士宗勒的舉薦之下,姚廣孝成爲了跟隨在閻王朱棣身邊的高僧。而且在整個國葬期間,除了爲馬皇后誦經祈福之外,姚廣孝和朱棣相談甚歡,相見恨晚。而這便是姚廣孝和朱棣之間緣分的開始。國喪結束之後,姚廣孝便主動要求跟隨朱棣前往當時閻王封地的首府所在地北平府。針對姚廣孝的這一請求,朱棣自然是欣然答應。於是從這之後,姚廣孝便離開了他已經生活了七年的南京。

到了北平之後,姚廣孝去了慶壽寺,擔任了主持一職。除了管理寺廟之外,他還經常出入閻王府,與朱棣在府中密談。可以說,從這個時候開始,姚廣孝就已經成爲了朱棣最爲倚重的智能了。此後,姚廣孝和朱棣之間便一直這麼一君一臣,又一師一友的密切交往着。

直到洪武31年,也就是公元1398年一手開創了大明江山的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駕崩了。衆所周知,朱元璋早在生前的時候,就明確指定了長孫朱允文來繼承皇位。然而沒想到的是,朱允文繼位之後所做的第一件大事竟然是削藩。他主要的目的,就是爲了削弱他衆位叔叔們的力量,以確保他皇位能夠做得更加安穩。在推行削藩政策之後,一大批朱姓王,包括周王朱宿香王朱柏,戴王朱貴,齊王朱福,閩王朱駢等人,相繼都被朱允文定了不同的罪名,同時也廢除了他們的方國。

而就在朱允文新皇登基大行其道的背景之下,姚廣孝又一次來到了閻王府中和朱密談。他極力勸說朱棣最好能夠起兵反抗。然而,朱棣卻很擔心的說道。這眼下的情勢,所有的百姓全都支持朝廷,我卻起兵反抗朝廷,這樣做可以嗎,聽到這話,姚廣孝非常乾脆的說道,臣只瞭解天道,並不關心什麼民心,應該說,姚廣孝的這樣一種態度,對朱棣的影響還是很大的。在與朱棣密談之後,姚廣孝還將精通相面的員工以及精通占卜之術的金鐘的全都推薦給了朱棣。

通過和這兩位奇異之人的一番交談,朱棣終於定下了決心,要起兵反抗建文帝。在此之後,朱棣便開始拉攏地方上的軍官,暗中招募武士以來積蓄自己的力量。朱棣在不斷的招兵買馬,而姚廣孝則輔助朱棣在王府之中訓練兵馬。

爲了防止外人覺得朱棣在王府當中換養兵馬,製造兵器,姚廣孝又採取了一系列有效的舉動。他先是建造了許多由後牆圍繞起來的地穴。這些地穴,便是專門用來打造兵器的地方。而後,又買來了許多的鴨和鵝。爲了便是讓這些家禽的叫聲來掩蓋腹中練兵以及打造兵器時所發出來的種種響聲。從這些方面的就能夠看出姚廣孝心思的細膩。他硬生生的把一個王府給改造成了一個祕密的軍事基地。

姚廣孝是如何從佛門走上仕途的呢? 第2張

然而,雖說姚廣孝把整個閻王府打造的如鐵桶一般,但是卻架不住內部人的叛變。就在建文元年,也就是公元1399年的六月。在閻王府擔任護衛百戶的倪亮竟然就向朝廷告發了朱棣正在積蓄力量籌劃謀反的事實。建文帝在得知這個消息之後,立刻便下詔將整個閻王府內的人全部抓捕。不過,也幸虧都指揮張信及時給朱棣通風報了信,朱棣這纔有時間籌措所有的人馬,立刻啓兵。

而正所謂出師要有名,爲了能夠讓自己的謀反之舉變得名正言順。朱棣便打出了要硃砂奇泰和黃子成的旗號,而且對外,宣稱是奉天靜奈。朱棣之所以會拿奇泰和黃子成這兩個人開刀,最直接的原因便是。正是他們一直在極力鼓動建文地推行削藩的政策,那麼,在朱棣的心中,他們自然便是罪魁禍首了。與此同時,朱棣其實也是在甩鍋。

因爲如果不是奇泰和黃子成鼓動見文帝削藩,那就不會導致朱姓皇族內部產生如此巨大的矛盾,那麼他也就不會舉兵反叛了。朱棣率領大軍起兵之後,姚廣孝並沒有跟隨在他的身邊,而是陪同閻王世子朱高赤一起留在了閻王府,爲朱棣駐守着大後方。也不得不說,姚廣孝當初的考量是十分正確的。因爲就在當年的十月,南方大軍的主帥李景龍便趁着朱棣率軍前去攻打大寧的間隙,率領麾下的大軍前去圍攻北平府,想趁機端掉朱棣的大後方。

見到敵軍來攻城,姚廣孝當即便指揮留守的將士們守衛城池。不僅擊退了南軍的進攻,後來,還和朱棣所率領的大軍來了一個理應萬合,徹底的擊潰了整支南軍。當這場戰爭持續到建文二年,也就是公元1400年的時候,朱棣碰上了一塊難啃的骨頭。他雖然圍困濟南已經足足三個月,但仍然無法拿下。就在這個時候,仍然留守在北平府的姚廣孝便讓人給朱棣帶去了一封信。姚廣教主要表達的意思是,軍州的將士們在濟南這個地方已經跟守軍周旋了三個月,早就已經人困馬伐。既然濟南一時之間還拿不下,那不如就暫且班師回府。看完信後,朱棣沒有多做猶豫,便率軍回了北平府。

從這件事情上的也能看出來,朱棣是十分信任姚廣孝對局勢的判斷的。姚廣孝給出的每一個建議,他幾乎從來都不假思索便會遵從。而等到後來拿下濟南之後,朱棣所率領的大軍在東昌,也就是現在的山東聊城,真正的吃了敗仗。這一次,並不是雙方僵持不下,而是吃了一個大敗仗。

而且在此戰之中,朱棣麾下的一員大將張鈺也戰死了,於是朱棣便只能夠再一次撤軍。撤軍之後,朱棣本想讓大軍修整一段時間。沒想到這個時候,姚廣孝竟然建議朱棣繼續進軍,並且還要接連拿下盛雍和溪水寨這兩處重要的城池。等通過兩場惡戰拿下了這兩個地方之後,姚廣孝又對朱棣說。現在不需要再去攻打城池了,應該迅速的向京城進軍。現在京城之內的軍力應該是最弱的,憑藉我們現在的軍力很容易就能拿下來。

這一次,朱棣仍然是毫無質疑的採納了姚廣孝的建言,在肥水河,靈璧兩地接連擊敗了重整旗鼓的南軍之後,便直接率領大軍渡江直逼南京。而等到駐地率領大軍渡過長江上岸之後,果然正如姚廣孝所料,整個京城之內防衛十分的薄弱。所以朱棣並沒有費多大的力氣,便將京城握在了自己的手裏。當然,當建文帝聽到京城陷落的消息之後,便上演了他火燒皇宮而後又消失無蹤的戲碼。直到現在,建文帝的下落仍然是個未解之謎。

而正所謂京城在手,天下我有。朱棣已然掌握了整個京城,建文帝又不見了蹤跡。此時的格局已經再明朗不過了。朱棣已經贏得了最後的勝利。於是,就在建文四年,也就是公元1402年,朱棣便在南京登基稱帝。朱棣成功的登上了皇位,自然是要對那些跟隨他征戰的有功之臣,論功行賞,姚廣孝自然便在其中。

最終,朱棣封姚廣孝擔任了僧路寺的左善士。此後過了兩年,朱棣又封姚廣孝爲資善大夫,太子少師。同時,還恢復了姚廣校的俗家姓氏姚,並且自名爲廣孝。也就是說,我們所熟知的姚廣孝這個名字,其實並非是他的本名。除了再次封賞爵位之外,朱棣每次和姚廣孝交談的時候,都會稱呼他爲邵師,從來不會直接稱呼他的名字。這也足以說明的,朱棣即便是在登上皇位之後,對姚廣孝仍然是尊敬有加。畢竟,在他整個起兵徵權的過程當中,每一次起着決定性作用的決策,都是姚廣孝爲他籌謀的。甚至可以說,要是沒有姚廣孝,曾經的閻王朱棣能否變成後來的明太宗,朱棣完全是一個未知數。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