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主張的“虛君”到底是什麼意思?那個朝代做到了?

本文已影響2.24W人 

宋朝的皇帝崇尚“垂拱而治”,就是將決策權下放到宰相,因此宋朝時期宰相權利很大。

今人大概多以爲“虛君”的觀念產生於英倫,其實“虛君”是典型的儒家理想,儒家所說的“無爲”“端拱”“垂拱而治”“垂衣裳而天下治”“恭己正南面而已”“不下席而天下治”等,都含有“虛君”的意思。宋朝以儒立國,儒道大振,“虛君”更成爲宋代士大夫的重疊共識。

儒家主張的“虛君”到底是什麼意思?那個朝代做到了?

(圖)故宮“南薰殿圖像”收錄的宋仁宗像。仁宗皇帝是“虛君”的楷模,宋人說“仁宗皇帝百事不會,卻會做官家”。

北宋大理學家程頤解《周易》,提出:“進居其位者,舜、禹也;進行其道者,伊(伊尹)、傅(傅說)也。”意思是說,天子(舜禹)只是天下的主權者(進居其位),宰相(伊傅)纔是天下的治理者(進行其道)。余英時先生認爲:“程頤理想中的君主只是一個以德居位而任賢的象徵性元首;通過‘無爲而治’的觀念,他所向往的其實是重建一種虛君制度,一切‘行道’之事都在賢士大夫之手。我們還可以肯定地說,這不是他一個人的想法,而代表了理學家的一種共識。”確實如此。我這裏再引證幾條宋代士大夫的言論,以支持餘先生的立論。

北宋名臣富弼告誡宋神宗:現在政務“多出親批,若事事皆中,亦非爲君之道。脫十中七八,積日累月,所失亦多” 。顯然,富弼反對君主“親批”政務,即便是皇帝天縱英明,“事事皆中,亦非爲君之道”。

儒家主張的“虛君”到底是什麼意思?那個朝代做到了? 第2張

(圖)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號晦庵

南宋大理學家陸九淵說:“人主高拱於上,不參以己意,不間以小人,不維制之以區區之繩約,使其臣無掣肘之患,然後可以責其成功。故既已任之,則不苟察其所爲,但責其成耳。”表達的也是“虛君共治”的意思。

另一位大理學家朱熹曾當面指斥宋寧宗:“今者陛下即位,未能旬月,而進退宰執,移易臺諫,甚者方驟進而忽退之,皆出於陛下之獨斷,而大臣不與謀,給舍不及議。正使實出於陛下之獨斷而其事悉當於理,亦非爲治之體,以啓將來之弊。”朱熹的看法跟富弼差不多,也認爲君主不應當“獨斷”政事,否則,即使“其事悉當於理”,也絕不是“爲治之體”,而是有“啓將來之弊”的危險。

儒家主張的“虛君”到底是什麼意思?那個朝代做到了? 第3張

好了,現在我還想特別指出:“虛君”不僅是宋代士大夫的重疊共識,即便是君主本人,也不敢公然與士大夫的共識唱反調。強勢的宋太宗也不能不承認:“無爲之道,朕當力行之”;太宗之子真宗皇帝對輔臣說:“軍國之事,無鉅細必與卿等議之,朕未嘗專斷,卿等固亦無隱,以副朕意也。”真宗之子宋仁宗更是“虛君”的典範,“事無大小,悉付外廷議”,當時有人評論說,“仁宗皇帝百事不會,卻會做官家”。在“虛君”體制中,君主“百事不會”並不是缺陷,而是美德,因爲君主高拱在上,處於超然的地位而不親細務,具體治理國家的權責歸於政府

當然,儒家主張的“虛君”,並非將君主當成擺設。君主在宋代政體中很重要,既是主權的象徵、道德的楷模、禮儀的代表,也具有最尊貴的地位、最大的世俗權威、最終的裁決大權。但君主不親細務,不需要具體執政,而是一切責成宰相領導的政府。

到清代時,皇帝才以君主獨裁爲榮,如康熙自詡:“今天下大小事務,皆朕一人親理,無可旁貸。若將要務分任於他人,則斷不可行。所以無論鉅細,朕必躬自斷制。”他的兒子雍正也說:“國家設官分職,各有專司,而總攬萬機,全在一人之裁決。但云委諸有司,則六部之事付之六部,天子者惟有端然高拱而已,豈不爲逸?但天下之事可以如此料理乎?”

雍正的兒子乾隆乾脆宣稱:“乾綱獨斷,乃本朝家法。自皇祖(康熙)皇考(雍正)以來,一切用人聽言大權,從未旁假。” 與宋人追求的政治理念,完全背道而馳。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