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牆作爲防禦性建築,在中國歷史上又是如何發展的?

本文已影響2.82W人 

城牆作爲城市、城池和城堡的抵禦外侵防禦性建築,中國古代城市的城牆從結構和功能分,主要由牆體、女牆、垛口、城樓、角樓、城門和甕城等部分構成,絕大多數城牆外圍還有護城河。從建築的原材料分,分爲版築夯土牆、土坯壘砌牆、青磚砌牆、石砌牆和磚石混合砌築多種類型。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我們現在看到的城牆,都是由土或磚石築砌的剛性實體,並具有一定的厚度與高度。其所在位置,一般都在城市或建築組羣的周圍,起着分割空間、阻隔內外的作用。這種採用人工修造的建築屏障來圍護一定空間的方式,究其淵源,最早恐出於原始社會房屋的壁體和圍牆,以後發展爲聚落的寨牆,當聚落擴展爲城市時,才逐漸演變成目前的形式。

城牆作爲防禦性建築,在中國歷史上又是如何發展的?

以後,它又被人們使用於國境及邊界,並進一步發展爲具多種內涵的強大邊防體系。由此可見,城牆產生和形成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出於它的對外防禦性。而對空間或地域所進行的劃分或隔絕功能,則是次要的。我國最早城牆的出現,大約在新石器時代中期,主要存在於當時的各類城市。隨着城市的不斷增加,以後歷代都曾大量建造。由於古代戰爭中的進攻手段一直相當原始,因此城牆這種並不十分先進的防禦構築物,在我國竟然沿用到封建社會末期。

城牆在我國幾千年歷史中的發展又是如何?除了考古發掘的實物資料以外,另一個來源就是中國古代文獻。內中有關於築城的記載亦復不少。例如涉及太古時期的有:《漢書·食貨志》:“晁錯復說上曰:……神農之教曰:有石城十仞,湯池百步……”《漢書·郊祀志》:“黃帝爲五城十二樓,以候神人於執期。”《軒轅本紀》:“黃帝築城造五邑。”

《黃帝內經》:“帝既殺蚩尤,因之築城。”《史記》補《三皇本紀》:“人皇……兄弟九人,分長九州,各主城邑。”以上載述中之神農、黃帝、人皇等,都是太古時傳頌的領袖人物,其時代約相當於我國新石器時代之中晚期。文獻所載既爲築城,則構有城牆乃是必然之事。

近半個多世紀以來的考古發掘,在我國山東、河南、湖北、湖南及四川諸省,先後發現的新石器時代城址已超過三十座,例如山東章丘城子崖、壽光邊線王、陽谷景陽岡、茌平教場鋪,河南登封王城岡、淮陽平糧臺,湖南灃縣城頭山,湖北天門石家河、荊門馬家垸,四川新津寶墩、都江堰芒城、崇州雙河……且多數之城牆保存相當完好,由此可以證明古代文獻記載當時已建有城市的不誤。

城牆作爲防禦性建築,在中國歷史上又是如何發展的? 第2張

然文史述及夏代建城之記錄絕少。《吳越春秋》稱:“鯀築城以衛君,造郭以守民,此城郭之始也。”又《淮南子》載:“夏鯀作三仞之城。”按鯀乃夏禹之父,曾爲舜治天下水禍而不成,其時稍早於夏朝之始建。夏代自禹迄桀,先後共十四世十七王,歷時四百年,帝都即已移遷六次(依古本《竹書紀年》)。史載禹即位時,諸侯來朝者萬人。由此推知,全國各地開展之築城活動應不亞於前世。

《管子》有云:“夏人之王(城),外鑿二十七虻蝶、十七湛……道四經治水……民乃知城郭、門宮、閭屋之築。”目前雖缺乏此時期城垣實例,但從夏禹時曾在各地大力治水,而夯土築堤與築城同出一源,故推測其技術與經驗均已超過原始社會,應當是無問題的。

商代統治時間長達六百年,共歷十六世三十王,史載遷都亦有六次之多。而商湯建國之際,諸侯共有三千之衆,其建城數亦不會少。目前發現的商代城址,從早商到晚商,從帝都到諸侯城,都有若干實例。除晚商都城殷(今河南安陽)未發現城牆外,其他各城均有構築,且施工技術亦見顯著進步。

周代進入封建社會,裂土分茅,大封諸侯,諸侯之下另有附庸,於是又出現了一次築城高潮。到春秋、戰國期間,因各國之間兼併戰爭不斷,築城活動更爲增加,除建新城外,修補與擴建工程亦見頻繁。這時的城市,已不僅是政治、軍事、經濟中心與居民麇集之處,而且也是封建等級的象徵。表現在城市的具體建設方面,就是不同等級的城市,其城市面積、城牆、城門與角樓的高度均有區別。

如《五經異義》載:“天子之城高七雉,隅高九雉。”而《周禮·考工記》又稱:“王宮門阿之制五雉,宮隅之制七雉,城隅之制九雉……門阿之制以爲都城之制,宮隅之制以爲諸侯之城制。”文中之“隅”,乃是角樓。“雉”是度量單位,約高合一丈,長合三丈,由此可知,當時各級城高以九、七、五……級數衡量的,即以二丈爲差數。但這項制度,至春秋、戰國時、因諸侯僭越,而使禮崩樂壞,已不再爲社會所遵守。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