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盛寵李衛長達十三年 乾隆爲何不待見李衛

本文已影響3.98K人 

還不知道:雍正寵他13年,乾隆爲何不待見他的讀者,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

“一朝天子一朝臣”在前面一個朝代受寵的大臣,到了後面一個朝代,可能並不被皇帝待見。

因爲不同的皇帝有不同的治國理念,李衛就是這個不被新朝皇帝乾隆帝待見的大臣。

他身在廟堂,兼顧江湖,雍正寵他13年,乾隆爲何卻不待見他呢?

雍正盛寵李衛長達十三年 乾隆爲何不待見李衛

卑微地出身

在科舉時代,能考中進士的人,放到現在最低也是清北學子。

可在古代,如果你不能成爲進士,那意味着你基本就喪失了做高官的資格,即便是進士內部,也是有鄙視鏈的,三鼎甲是最出色的,然後是二甲進士,再是三甲同進士。

三甲同進士一般都拿不到什麼好職位。可李衛,他連進士都不是,李衛的官職是靠捐官得來的。

李衛得到的第一個官職是兵部員外郎,因爲李衛的家人都是商人,所以他們在給李衛鋪路的時候,也很是大方,李衛這才順利弄到了這個職位。李衛的商人背景,也爲他後來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雍正盛寵李衛長達十三年 乾隆爲何不待見李衛 第2張

李衛在康熙年間的升官還算是中規中矩,只升了一級。李衛真正得到重用,升官如火箭是在雍正朝。可是在康熙朝的時候,李衛就幹了一件大事。

李衛根除了“盈餘”。什麼是盈餘呢?說白了,就是那些不能明說的灰色收入。這些收入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就是不能被大面積知道。

當時約定的抽成比例是百分之一。這都是老百姓的血汗錢。於是,在下一次來收銀子的時候,李衛直接在出庫銀兩上寫上“這是給親王的回扣”。這件事鬧得沸沸揚揚,親王只能偃旗息鼓。就是這件事讓雍正注意到了李衛。

坐火箭的李衛

雍正繼位以後,李衛立刻高升。後來更是做到了雲南省省長的位置。考慮到李衛的商人背景。雍正直接把食鹽的事情也交給了李衛。

李衛後來升任浙江總督,把巡撫也一起兼任了。這可謂是無上榮寵了。

李衛就這樣在雍正朝成了雍正的寵臣。可等到乾隆繼位以後,情況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雍正盛寵李衛長達十三年 乾隆爲何不待見李衛 第3張

李衛的失寵

乾隆皇帝和他的父親有很多不同。雍正時期的很多寵臣,鄂爾泰,張廷玉等等都在乾隆朝都受到冷落。

乾隆皇帝在用人方面還是有很大不同的。乾隆皇帝喜歡“一考定終身”對於沒有進士出身的人,他都不喜歡。乾隆皇帝喜歡那些論資排輩,慢慢熬上來的人。

除了乾隆皇帝和雍正皇帝在治國理念上的不同以外,李衛本身也是有缺點的,由於李衛不是正經科班出身,家族也是商人,不是世家大族。

所以李衛在處理事情的時候,難免帶上了一點江湖氣息。這一點,連雍正也不滿意,經常會批評李衛。李衛在處理事情的時候,有時會不知輕重,得罪了很多人,連雍正的權威也敢挑戰。

有一次,雍正給了李衛一塊類似金牌的東西,結果李衛居然隨意把金牌拿出來展示,雍正很不高興,給你金牌是讓你在緊要關頭用的,不是隨便拿出來炫耀的。

李衛當時並沒把雍正的話放在心上。可在乾隆看來,這種做法就是藐視君威,乾隆覺得李衛之所以能登臨高位,完全是因爲雍正寵他,要不然,以他的資歷,當一個小官都不夠格。

在乾隆看來,科舉出身,慢慢熬資歷,纔是正道。那些被雍正破格提拔的人,通通都沒有可取之處。

乾隆對君王威嚴非常看重。在他眼裏,尊不尊敬他這個君王比能不能幹好事情要重得多。

雍正盛寵李衛長達十三年 乾隆爲何不待見李衛 第4張

雍正的很多大臣,在乾隆朝評價都不高,鄂爾泰的長子在乾隆朝受到了很嚴重的處罰,張廷玉因爲天天在乾隆跟前提配享太廟的事,遭到了乾隆的侮辱,差點連雍正親自准許的“死後配享太廟”這個待遇都沒有保住。

李衛也是如此,和他同級別的官員相比,他的退休待遇要差了不止一個檔次。甚至連賢良祠都沒能進去。

上有所好,下必甚也,乾隆皇帝對待雍正王朝重臣的態度,也被他的大臣所知。很多大臣選擇投其所好,對雍正時期的大臣踩上一腳,讓乾隆皇帝高興。

平心而論,雍正皇帝提拔的這一批大臣,是有自身的缺點的,大部分缺點在性格方面,比如李衛的江湖氣,田文鏡的刻薄,鄂爾泰的剛愎自用。

雍正盛寵李衛長達十三年 乾隆爲何不待見李衛 第5張

可人哪能沒有缺點呢?這三個人對於雍正幫助還是很大的。更何況,李衛和田文鏡的出身都不高,你要他們去學習大家族的優雅,他們也學不來。

環境對一個人的影響是巨大的,不是後天的努力和處境的改變就能完全抵消的。要不然,現在怎麼會還有“暴發戶”這個說法呢?就是因爲有的人即便得到了財富也沒能提高自己的修養。

乾隆對於李衛和田文鏡的要求太高了。對他們的評價也有失公允。在現代社會,高考只是一塊敲門磚,企業真正看重的,還是處理事務的能力。

可在乾隆看來,似乎考試成績就是一切。古代的科舉考試,足夠公平,可考試的內容太過僵化。考試選拔出來的人,不一定是真正能辦事的人。

理論和實際無論在什麼時候,都是有一定差距的。這也就是爲什麼現代企業在招聘人才的時候,對於剛從大學畢業出來的人有一個統一的稱呼,應屆畢業生。在某些特殊的行業,名校畢業的招牌遠遠不如幾年的工作經驗管用。

可乾隆皇帝不管這一點,只要你沒通過科舉考試,那麼你就是被淘汰的人,偏偏古代的科舉考試選拔出來的人實在是太少了,太多太多的人一輩子被困在科舉考試的牢籠裏。無論考了多少次都沒能夠最終出頭,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

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龔自珍的這首詩,大概就是對乾隆朝最爲貼切的評價。

雍正皇帝由於經歷過殘酷的九子奪嫡,在康熙朝可能也並不是非常受寵,所以他對於出身這一塊看得並不是很重。

雍正盛寵李衛長達十三年 乾隆爲何不待見李衛 第6張

可乾隆不同,他自然不是嫡皇子,卻非常看重嫡庶,在選拔人才方面也是如此,這導致了非常多的人才,因爲無法通過科舉考試而無法進入乾隆的視線當中。

曹操在提到自己的用人策略的時候,曾經說過“唯纔是舉”。我國在改革開放時期,也曾經說過:“無論是什麼出身的人,只要能辦事,那就是有用的人。”

可惜乾隆沒有這個意識。在乾隆朝,要想成爲高官首先要通過科舉考試,並且要儘可能地取得很好的名次,然後要在一個地方開始熬資歷,等資歷夠了以後就可以外放,外放結束以後再根據你施政的情況來按部就班地升遷。這樣的選拔方式讓越級晉升變得幾乎不可能。

李衛是幸運的,遇到了雍正皇帝,如果是其他皇帝可能不會給他這個機會,而他也只能在一個不重要的位置上困死。

雍正盛寵李衛長達十三年 乾隆爲何不待見李衛 第7張

李衛和雍正帝是互相成就的關係,正是因爲雍正不看重出身,纔有了對李衛的破格提拔,正是因爲李衛被破格提拔,纔給雍正帶去了許多處理官場事務的新思路。

乾隆在很多地方都和雍正不同,比如用人理念方面,再比如雍正提倡節儉,乾隆追求享樂,大清王朝在乾隆的帶領下逐漸開始走下坡路。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