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中哪位清軍將領因英勇被日軍贊“驍武絕羣”

本文已影響8.9K人 

馬玉昆字景山,1838年出生在安徽省蒙城西北的馬集,他家世代務農,家境貧寒。其生性好武,從小就練出一身硬功夫,由於團練辦得好,被淮軍宋慶收編。馬玉昆勇猛善戰,深得宋慶賞識,並隨同左宗棠入新疆平定阿古柏叛軍。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駐守旅順的毅軍後軍統領提督馬玉昆接到命令,率部立即奔赴戰場,參加援朝抗日的戰鬥。

虎山奮勇殺敵

1894年10月,馬玉昆率軍到達鴨綠江前線後,毅軍統領宋慶防守鴨綠江下游九連城防線。10月25日,日軍在猛烈炮火的掩護下,開始進攻虎山聶士成和馬金敘部。馬玉昆和宋得勝率3000毅軍支援。“拼命迎戰,勇丁也皆鼓舞奮發,槍彈如雨。”宋得勝乘勢“率隊奪取三座山(丘),賊屍盈野,馬玉昆由南面夾擊,互施槍炮。”日軍主力全部渡江增援,日軍氣勢越發囂張。馬玉昆等雖無後援,仍堅持戰鬥。宋慶記載:“至浮橋倭已畢渡,以大炮數千尊排列橋左,背水殊死鬥,炮彈轟馳,聲震數十里。我軍傷亡鱗疊,猶相持不少後。”但是,由於敵衆我寡,日軍在炮火射程上佔有優勢,清軍逐漸被日軍分割包圍,各自爲戰,“毅軍之營,哨官傷者十六。”宋慶見狀,只好命令馬玉昆等撤退至璦河西岸。這次戰鬥,清軍陣亡共495人,其中僅毅軍就有333人。日軍死傷149人,其中死亡34人,傷115人。

甲午中哪位清軍將領因英勇被日軍贊“驍武絕羣”

1894年11月初,金州、旅順告急,清廷調宋慶向西增援金、旅戰場,馬玉昆同宋慶增援金州。11月21日,清軍反攻金州的戰鬥打響後,馬玉昆率領四營毅軍爲右翼,一直逼近龍王廟張家屯一帶,與防守在龍王廟西山頭上的日軍展開激戰。雙方從早上接戰一直打到午後2時,毅軍子彈如雨射向敵陣地,使得日軍一時擡不起頭來。日軍見馬玉昆的部隊攻勢猛烈,便從城裏抽調兵力支援,才勉強守住陣地。戰鬥到天黑,因黑天無法再戰,暫時收兵退回四十里堡宿營。在這次反擊戰中,馬玉昆率軍共斃敵50多人。第二天,清軍準備再次反攻金州時,從旅順撤退下來的徐邦道、張光前等人的軍隊已退到四十里堡,於是旅順失守的消息傳到軍營中。宋慶見到徐、張後,知道金州難以奪回,又擔心岫巖方面的日軍趕來截斷後路,爲了保存力量,決定退兵。11月23日,馬玉昆率軍隨宋慶向蓋平方向退去。

太平山“戰馬三易”

1895年2月下旬,清軍數路聯合反攻被日軍佔領的海城。24日,馬玉昆、宋慶、徐邦道與日軍戰於大石橋附近的太平山。馬玉昆率部防守山北之東、西七裏溝及附近村落,奮力抵抗。並馳驅於冰雪間,督隊力戰。坐馬中炮斃,重新易騎,繼續督戰。在戰鬥中,“馬玉昆被圍垓心,率其親兵闖出重圍,因見我兵尚在圍內,重複殺入,衝開一路,護之而出,其親兵百人兩次衝殺,僅剩二十餘人,戰馬三易,均被炮斃。”太平山戰鬥從早晨打到晚上7點多,是甲午戰爭期間持續時間最長的戰鬥。馬玉昆指揮毅軍右軍奮勇搏殺,艱苦卓絕,連日方也甚爲讚歎“驍武絕羣”。在這次戰鬥中,清軍陣亡400多人,受傷100多人,共傷亡500多人,其中,毅軍死亡424人。日軍傷亡334人,加上炮兵,傷亡約400多人,其中日軍第1旅團第15聯隊死傷273人。第1聯隊死13人。第二旅團傷亡48人,加上凍傷的共2000多人,日軍在此戰中受到沉重的打擊。經過太平山一戰,連日軍都不得不承認,馬玉昆所部“此日之中國兵頗爲頑強”,“忠勇力戰”,“決無退卻之色”。

太平山失守後,馬玉昆隨宋慶退往營口。1895年3月7日下午,日軍開始對田莊臺進行試探性進攻,宋慶派“馬玉昆居左,宋得勝居右”,自己居中指揮。3月9日上午,在炮火的掩護下,日軍猛攻該鎮,到上午10點,日軍分三路攻入鎮內。宋慶“見事急,躬親馳回督戰。所乘之馬亦中炮斃,易馬督戰,軍皆思奮。無如賊已據險,抵敵不住。”毅軍軍前營營官副將唐宗遠、後營營官藍翎千總何佔魁“奮勇督戰,中炮陣亡”。此時,馬玉昆仍督軍與日軍第五師團鏖戰。馬玉昆感到“獨立難支”,爲減少傷亡,在讓日軍付出傷亡160人代價後,只好忍痛命令撤退。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