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珙用酒救了一個國家 爲什麼最後卻把自己喝死

本文已影響2.5W人 

中國社會,一直都是一個喝酒的社會,關係陌生的人,只要坐在酒桌上,幾杯酒下肚,大家自然話就多了起來,關係也自然就會慢慢熟絡起來。毫不避諱地來講,在中國辦事,喝酒吃飯是必須的,這已經成了中國一種特有的現象。在官場上更是如此,位居高位的人,身後又多少人跟在他後邊,想要請他喝酒吃飯,好找他幫忙,所以一些高官每天除了應酬還是應酬。

不過自從習總上任以來,這樣的風氣大大地減少了,隨着反腐敗工作的進行,官員落馬的越來越多,官員們的酒席也就相應地減少了。在以前,曾經有一個市長坦言,在一年間,應酬的飯局有一千五百多頓,算下來,一天就要吃四頓左右,長期如此,就算是一個健碩的人,也是吃不消的,遲早要被吃死。更令人驚訝的是,一千多年以前的中國社會,竟然也有官員因爲喝太多的酒而猝死的。

鄭珙用酒救了一個國家 爲什麼最後卻把自己喝死

五代十國的時候,中原地區戰亂頻發,各個國家之間紛爭不斷,長期的戰爭導致了各個國家的力量越來越弱,而在中國的北方,也有一個國家虎視眈眈地盯着中原地區這塊肥肉,想要從中分一杯羹。隨着其他國家的勢力越來越弱,北方的遼朝漸漸地露出了自己的狼子野心。當時那些中原的國家爲了生存,爲了消滅其他的國家,它們就必須要依靠遼國的支持,好幾個國家都是遼國一手扶持的,所以這些國家對於遼國,那是言聽計從,而遼國實際上也掌控了大半個中原地區。

後漢滅亡之後,劉崇又建立了北漢政權,當時幾個國家中,實力最強大的是後周,爲了不被後周滅亡,劉崇選擇了依靠契丹人。他極力討好遼國的人,並且希望能和兩國結成同盟,希望遼國能夠在危及的時候保護他的國家。

遼國也是狡猾地不行,他們一邊答應了北漢的請求,與他們交好,但是遼國也並沒有把所有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裏,他們爲了達到利益最大化,又暗地裏和後周的人接觸着,對於遼國的做法,大家心裏都明白,但是因爲遼國的實力實在太強,大家都不敢去惹它,所以也沒有辦法。

鄭珙用酒救了一個國家 爲什麼最後卻把自己喝死 第2張

北漢和後周爲了生存,只能和遼國爭相交好。有一天,遼國的統治者對劉崇說:“周朝和我們遼國已經是建交了,而且每年後周都會供奉十萬兩金給契丹人。”

劉崇一聽這話,就知道契丹人是在暗示着自己,也需要交錢,而且這筆錢的數目肯定不能少於周朝。劉崇想了一想,咬了咬牙,便派出了鄭珙出使遼國,向契丹人遞上了一份文書。文書中,劉崇自降了身份,將契丹人認作是天授皇帝,自己也是他的臣民,並且從上了大禮。這麼卑微的態度,讓契丹人十分滿意。

這鄭珙是什麼人呢?這麼大逆不道的事情,劉崇竟然交給他來辦。鄭珙是劉崇最信任的人之一,在北漢中,就相當於是一個宰相,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啊。出使遼國,還有一份這麼重要的文書,劉崇自然不會派一個很普通的人去,所以便選擇了鄭珙。但是這位宰相,怎麼也沒有想到,出使遼國,竟然是一條有去無回的道路。古書中有記載,這個鄭珙死的時候,腸子都爛掉了,大家想一想,一個國家的大使莫名其妙地死在了另一個國家,這可是一起很嚴重的外交事故啊。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了他的死亡呢?

鄭珙用酒救了一個國家 爲什麼最後卻把自己喝死 第3張

其實,鄭珙是活生生喝酒喝死的。北方人性格豪爽,酒量更是出色,他們喝酒可都是用大碗的,一碗白酒下去,眼睛都不帶眨一下的。當時遼國的統治者,不管是夏天還是冬天,只要高興了,就外出打獵,而在打獵的時候,酒更是不可缺少的,每一次出去打獵,都要玩上七天七夜才盡興。而且這個契丹君主只喜歡喝酒,一旦喝醉了,就睡上一覺,根本不管什麼國家大事。君王尚且如此,百姓也自然是喜愛喝酒,所以在契丹,會喝酒的人是受人尊敬的。

鄭珙帶着文書和金銀財寶來到了契丹,契丹的統治者看到這麼多的錢財,自然是十分高興,而且對於鄭珙的到來,契丹人拿出了一缸缸的美酒和肉來招待鄭珙。鄭珙生在北方,酒量自然也是不差,而且他心裏也知道,契丹人喜歡喝酒,尤其是這種場合,如果你不喝,就是對契丹最大的不敬,搞不好就會壞了大事。再說了,你是一個使者,是有求於契丹人,如果不喝酒,那還怎麼辦事。鄭珙想了想,也就豁出去了。契丹的那些官員一個個地來和鄭珙敬酒,鄭珙知道自己不能拒絕,一時一杯接着一杯,不停地喝。幾輪下來,鄭珙早已喝得是不省人事,體內的酒精含量也是嚴重超標。第二天一大早,鄭珙就去世了,契丹人只能把鄭珙的屍體運回了北漢。後來契丹也信守承偌地幫助北漢攻打後周。但是就算是有遼國的幫助,最後還是被宋朝滅掉了。

契丹人熱愛喝酒,在宴會上,被喝死的也不只鄭珙一個人,這種荒唐的外交政策,也是遼國沒能進入中原的主要原因。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