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殊爲什麼能成爲宰相?他在文學上有哪些成就?

本文已影響1.6W人 

晏殊,字同叔,北宋年間最爲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和思想家,他自幼聰慧,是婉約派詞人,擅長小令,與第七子晏幾道合稱“二宴“,與歐陽修合稱“宴歐”,他的小令在詞史中起到承先啓後的作用,被譽爲“北宋倚聲家之初祖”。下面跟小編一起了解一下關於晏殊的故事吧。

晏殊從小就聰明好學,據說五歲就能寫文章,是遠近聞名的“神童”。所以,景德元年(1004年),江南按撫張知白就把這個神童推薦給了朝廷。第二年,只有十四歲的晏殊和來自全國各地的數千名考生一起參加了殿試。

宋真宗親自出題,讓晏殊寫詩、賦各一首。年紀輕輕的晏殊毫不怯場,很快完成了答卷。他的詩賦文采飛揚,真宗皇帝大加讚賞,賜他同進士出身。這時,宰相寇準卻說道:“晏殊是南方人,不可重用。”因爲當時宋朝建立不久,許多人都有偏見,認爲只有中原人才值得信任。皇帝回答道:“朝廷取士,唯纔是舉,豈能有地域偏見?唐朝的張九齡,不也是南方人嗎?”故而,晏殊小小年紀就高中進士。

晏殊爲什麼能成爲宰相?他在文學上有哪些成就?

幾天後,晏殊又一次參加朝廷舉行的詩、賦、論考試,拿到試卷後,晏殊起身上奏說:“這個題目臣在家中做過練習,請用別的題來測試我。”換了題目以後,晏殊的答卷依然遠在他人之上。他的真誠和才華使得真宗皇帝對他另眼相看,授予他祕書省正事之職。

少年得志的晏殊從此官運亨通,一路做到了宰相。生逢盛世,晏殊幾十年高居廟堂,他雖然在政治上沒有特別突出的成就,但能慧眼識人,提拔後進,范仲淹、韓琦、富弼、歐陽修等人都是出自於他的門下。

北宋都市文化發達,歌舞昇平,一衆朝臣過着優雅的貴族生活,他們以詩詞酬唱,形成了著名的“江西詞派”。晏殊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世稱“富貴閒人”。他瞧不起別人在詩文裏堆砌金玉來顯示富貴,嘲笑說:“有人寫‘軸裝曲譜金書字,樹記名花玉篆牌’,富貴哪裏是這種寫法?分明是乞丐對富貴人家的想象。”他認爲,像他的詩句“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纔是真正的富貴氣象,窮人家怎能有這種景緻?這兩句出自於他的一首《無題》詩:

油壁香車不再逢,峽雲無跡任西東。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

幾日寂寥傷酒後,一番蕭瑟禁菸中。

魚書欲寄何由達,水遠山長處處同。

晏殊爲什麼能成爲宰相?他在文學上有哪些成就? 第2張

有一天,一場風雨之後,晏殊看到飄零的落花,突然間靈光閃動,一句“無可奈何花落去”脫口而出。這一句和眼前之景渾然一體,確爲天成佳句,但他卻怎麼也接不下去,冥思苦想,也找不到和它相配的下句。這一想就是好幾年,只要和人談論詩文,他一定會拿出這一聯詩句來,希望有人能幫他接出下聯,但是誰也想不出合適的下句。

幾年後,晏殊出差路過揚州,在大明寺裏休息。寺廟的牆壁上寫着來往文人的許多詩句,晏殊就躺在椅子上,讓書童一首首讀給他聽。但這些詩大多是平庸之作,聽得晏殊昏昏欲睡,不知不覺閉上了眼睛。正在這時,一首《揚州懷古》引起了他的注意:

水調隋宮曲,當年亦九成。

哀音已亡國,廢沼尚留名。

儀鳳終陳跡,鳴蛙底沸聲。

淒涼不可問,落日下蕪城。

聽完這首詩,他馬上睜開了眼睛,吩咐書童再讀一遍。聽了第二遍之後,他忍不住站起身來,拍手道:“好一句‘淒涼不可問,落日下蕪城’!這首詩是誰寫的?”書童說:“落款是江都主簿王琪。”晏殊非常高興,原來此人就在揚州做官,就立刻派人去請。

王琪來了之後,晏殊設宴招待,二人飲酒賦詩,一見如故。晏殊就說:“老夫前些年偶得一佳句,‘無可奈何花落去’,人人稱讚,無奈卻對不出下句。你可有高見?”王琪沉吟片刻,突然一拍桌子:“何不對以‘似曾相識燕歸來’。”晏殊拍案叫絕:“妙極,妙極!太好了,渾然天成!”當下即席賦成一首詞,就是那首著名的《浣溪沙》: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晏殊爲什麼能成爲宰相?他在文學上有哪些成就? 第3張

這是晏殊詞作中最爲膾炙人口的一篇。

上片寫道,聽着一曲新詞,端起酒杯,是何等的安閒愜意。邊聽邊飲,不知不覺中觸發了對去年的追憶:也是一樣的暮春天氣,也是一樣的樓臺亭閣,也是一樣的清歌美酒。然而,在一切依舊的表象下,又分明可以感到歲月流逝所帶來的的變化。正是景物依舊,而人事已非。夕陽的西下,是無法阻止的,只能希望它再次升起,而消逝的時光,卻再也不會回來。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這兩句工巧渾成,深婉纏綿,的確是千古名句。花的凋落,春的消逝,都是不可抗拒的,惋惜流連也是無濟於事;然而,這暮春時節,也還有令人欣慰的發現,那翩翩歸來的燕子不就像是去年曾在此處安巢的舊時相識嗎?這兩句在惋惜與欣慰的交織中,蘊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是無法阻止的,但必定會有其他的美好事物再現,生活不會因它們的消逝就變成一片虛無。

晏殊非常欣賞王琪的才華,吟完這首詞,立刻就邀請他到自己的幕府,後來又推薦他進京做官。這個以詩交友的故事也就成爲了一段文壇佳話。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