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縣衙到底是什麼樣的 電視劇演的都是真的嗎

本文已影響2.93W人 

大家好,這裏是小編,今天給大家說說清代縣衙的故事,歡迎關注哦。清代的縣衙和電視劇中的一樣嗎?真相到底是什麼樣的?

現代的官員設置有很多和古代也很相像,但是職權和職能都發生了巨大的改變,比如我們現在說的縣一級的幹部,就讓很多人聯想到清代時期的知縣,但其實兩者還是有很大差別的,顯著的是知縣可以升堂判案,但縣領導就不行了。

那麼清代的縣衙難道就是由知縣、師爺和衙役組成的嗎?這就陷入了極大的誤區,那時候的縣衙都趕得上一個小朝廷的配置了。

清代縣衙的嚴密配置

人們一說起縣衙就會想起周星馳著名的喜劇電影《九品芝麻官》,所以就形成了固定記憶,認爲縣衙就是知縣坐在正堂上,一側站着出謀劃策的師爺,堂下站着兩排衙役。

清朝縣衙到底是什麼樣的 電視劇演的都是真的嗎

有人擊鼓鳴冤,知縣就升堂審案,兩側的衙役還要拿着長長的棍子敲地,喊着“威武”。

其實真實的清代的縣衙配置非常複雜嚴密。首先,知縣不是九品的小官,縣衙官吏設置基本上是按正官、佐官、屬官、教職、雜職、吏典、差役的順序編排的,一個衙役一般只有一個正官,也就是知縣,官階是正七品,京城的知縣官階甚至達到了正六品。

我們俗稱的師爺其實在清代縣衙中叫做幕友,並不屬於設定的官職,而是知縣自行招募的人員。

師爺一般稱知縣爲“東家”,知縣把師爺叫“老夫子”,兩人的地位是基本平等的,師爺一般相當於會計、司法、祕書或者錢糧管事等等,有點像知縣的管家。

在知縣以下還有佐官,一般是指縣丞、主簿,用來分掌糧務、水利、河防等事物,官階比知縣低,一般在正八品或者九品。佐貳官的設置就要看縣衙的具體需求了,有的縣分管的事物多,會設置2到3人;有的縣比較小,就不設置佐貳官。

在縣衙還有吏典一職,他們就比較特殊,雖然在人們眼中也是官役,但其實是庶人,在清代的官制體系中是沒有品階的官員。吏典主要負責監獄和巡捕的事,不執行其他職能任務,如果有外來的長官,還能跟典吏熟悉衙門中的條規,所以這個職位是常設的官職。

縣衙中最多的就是差役了,他們的數量可不是我們想象中的兩排人那麼少,一般的縣衙會有二三百名差役,有的大縣裏差役的人數甚至能達到兩三千人。

清朝縣衙到底是什麼樣的 電視劇演的都是真的嗎 第2張

差役一般也會分爲兩部分,一部分服役於班房,分爲三班:即壯班、快班和早班。壯班一般負責站班和捕盜,快班專管緝盜和維護治安,早班就是做司儀仗和護衛。另一部分差役服役於知縣,分爲收發、前稿、侯稿、班管、值堂、跟班、執帳幾個部門。

除了以上所有的配置外,有的縣衙還會有庫子、倉老、倉鬥級、門子、禁子、巡攔、廚子等等,所以可見一個縣衙簡直像一個小朝廷的縮影一般,不是簡簡單單的幾個人而已。

清代縣衙嚴密的選官制度

很多人都覺得雖然縣衙配置複雜,但終究只是個七品官員,應該挺好當的,但其實知縣的選官是非常嚴格的。因爲一般縣衙都設置在離京城較遠的地方,離開了朝廷的直接掌控,不可控的因素就變多了,所以皇帝是非常重視的。

在清代做官一般有兩個方法,第一個就是參加科舉考試,走向仕途,第二種方法就是捐錢買官,或者是老師、長輩身居高位,他們舉薦自己子弟做官。

這兩種方法中首選的肯定是科舉,清代科舉制度也比較完善,所以這一時期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官員都是科考來的。一批又一批的學生歷經千辛萬苦趕去考試,能中進士者卻少之又少,很多人耗費了一生的精力也沒能如願。

考上進士後也並不算是結束了,要成爲縣官還得經過7道程序的核查。第一個就是凡家人爲奴、長隨、娼妓、優伶、吏、卒或者八旗戶下人及其子孫都不可以當官;第二個是不可以有疾病,不可以虛報年齡,籍貫不可造假;這兩點就像是查戶口和體檢的項目了。

清朝縣衙到底是什麼樣的 電視劇演的都是真的嗎 第3張

第三點是檢查進士過往是否有過犯罪歷史,有沒有在服喪期間;古時候的人“百善孝爲先”,所以在服喪期間的進士必須先完成喪期。第四點是要論其資考;第五點是定期期限;在這個階段被考察的進士需要到各個地方去實習。

到了最後階段就是規定進士不可以在自己居住的地方當官,這也是爲了避嫌,除此之外再查驗一下文憑的真實性,這個人才算是可以上任做官了。

不過進士當上了知縣後還要面對上級部門的監察和年終考覈,上級會派人來檢查當年賦稅收繳情況、地方治安等等。

知縣每三年還有一次大考,這次考覈會審查知縣是否有貪污,對於縣衙內的事務處理的情況,如果大考沒有適合標準,很可能就會被撤職,甚至遭到嚴格的處罰。

清朝縣衙到底是什麼樣的 電視劇演的都是真的嗎 第4張

縣衙擁有的巨大職能和職權

雖然在縣衙做縣官是有很嚴格的規定的,但是知縣在一個縣中的權利還是很大的,縣中的各項事務都是由知縣親自實施,上級也只是用公文等形式來督查而已,所以在知縣在行政各方面的自由權利還是比較大。

知縣是朝廷各級官員中唯一能夠直接接觸到百姓的職位,一般職權包括刑名、錢穀、治安、教化。刑名一般是百姓的民事糾紛和訴訟,所以百姓們都非常重視縣令,覺得只有縣衙才能爲自己伸冤。

此外對於知縣來說極爲重要的就是稅收,這直接關係到自己的業績,所以知縣對那些徵收賦稅不力的衙役、沒有按時交稅的百姓進行問訊,必要時會進行懲罰,這都和錢穀有着密切聯繫,不過知縣也不能濫用私刑,一旦引起民憤,告到了上一級那裏也是很麻煩的,所以知縣做事一般是量刑有度的。

清朝縣衙到底是什麼樣的 電視劇演的都是真的嗎 第5張

知縣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工作就是教化,簡單來說就是不通過法律手段來教化百姓生活,所以勸說農桑、開辦學校、引導百姓婚嫁喪娶事務、祭拜孔廟等事情也成爲了知縣的一大職責。

雖然知縣需要做這麼多的工作,擁有這麼大的職權,但其實這也是一個美差,很多當地有名的富商和鄉紳爲了利益,也會主動跟縣官拉攏關係,並不是指要濫用職權,也爲給百姓建設家園籌集到了不少款項,這也不失爲一件好事。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