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大帝是怎麼讓沙皇俄國走向強盛的?彼得大帝的輝煌一生

本文已影響2.76W人 

縱觀彼得大帝的一生,可以說他從未停止擴張俄國疆界,並不惜爲此發動多場戰爭,生於1672年的彼得大帝(Peter the Great)是決心將俄國引向西化道路的第一人。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彼得大帝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年輕的彼得高大魁偉、氣度非凡,表現出無窮的精力和永不滿足的好奇心,對軍事問題有着強烈興趣的他,甚至組建了一支屬於自己的微型軍隊,這支軍隊後來發展爲他的帝國近衛軍。

1、彼得一世改革:沙皇俄國近代化的開端

彼得大帝是怎麼讓沙皇俄國走向強盛的?彼得大帝的輝煌一生

從一開始,彼得就堅決要求自己的親屬從底層做起,憑藉個人功績而非世襲特權晉升至社會頂層,令人驚歎的是,甚至他自己也身體力行這一原則。彼得癡迷於機械,對技術的求知慾促使他成爲莫斯科一小塊外國人聚居區的常客,在那裏,他時常拜訪來自歐洲的技術人員和商人,不僅向外國人學習技術,還和他們一起狂飲作樂,而他酗酒的習性很快便成爲了傳奇,與此同時,他也初次接觸到了船隻,對航海的熱情貫穿他的一生,俄國海軍的創立也是他的功勞。

彼得大帝兼具對西方,尤其是西方軍事技術的濃厚興趣與對俄國東方傳統的強烈反感,1697年,彼得大帝踏上了一次大範圍的歐洲之旅,雖然貴爲舉世公認的俄國統治者,他卻堅持在出行時隱瞞身份,這場旅行的大部分時間,彼得都用來全身心地感受歐式生活,他甚至花了好幾天的時間在一家荷蘭造船廠當工人。

1698年,不受管束的俄國近衛騎兵(streltsy)起義,彼得聞訊後中斷了歐洲之旅,他雖然立即動身返回莫斯科,卻未能鎮壓這場起義,儘管如此,彼得向起義的近衛騎兵施以嚴酷的打擊報復,見證了他們的徹底覆滅,沙皇彼得絲毫不手下留情,經常參與實施駭人聽聞的恐怖刑罰,還親自處決不忠的近衛兵。

2、沙皇俄國對土耳其戰爭

爲對抗土耳其人(Turks)的作戰計劃尋求支持,是彼得西方之旅的原因之一,當時,黑海(the Black Sea)及其北部沿岸處在土耳其人及其同盟克里米亞韃靼人(Crimean Tartars)的控制之下。1695年,彼得展開對土耳其人的進攻,襲擊了位於頓河(the Don River)河口的亞速(Azov)城堡,由於土耳其人可以輕易經由海路爲亞速提供補給,彼得的圍城行動以失敗告終,不得不命令軍隊撤退,然而,沙皇彼得攻佔亞速城堡的決心絲毫沒有動搖,他意識到擁有強大的海軍對取得成功至關重要。

同年冬季,彼得在頓河上建立了一支小型艦隊,1696年春季,他再次向亞速發動進攻,這支小型艦隊成功封鎖了亞速,從而切斷了土耳其人對守備部隊的補給,不到兩個月,俄國軍隊便攻克了亞速。

3、沙皇俄國北方擴張:大北方戰爭

彼得的一生從未停止擴張俄國疆界,並不惜爲此向盤踞在南部的土耳其人開戰,儘管如此,在其統治期間,俄國一直將軍事行動的重心放在北方,彼得向控制那裏的波羅的海霸主瑞典下了戰書。

經過數年協商,彼得與薩克森(Saxony)、丹麥和波蘭簽訂同盟協議,共同對付瑞典,1700年,戰爭爆發,這場戰爭持續了二十一年,在歷史上被稱爲“大北方戰爭”(the Great Northern War),或第二次北方戰爭。

瑞典國土遼闊,呈不規則狀延伸,擁有的資源不足以保衛其領土完整,加之新國王查理十二世(Charles XII,1682—1718)年僅十八歲,彼得向瑞典發動攻擊似乎頗爲合理。此外,彼得急切想要打通俄國通往波羅的海的通道,以便爲與西方交流創造更爲便利的條件,然而,查理十二世在實踐中展現的軍事天賦讓俄國很快深陷困境。

戰爭剛爆發,查理十二世便迅速擊敗丹麥,繼而把矛頭對準俄國,1700年年末,他在納瓦爾戰役(the Battle of Narva)中大敗俄國軍隊,令俄國萬分慶幸的是,查理十二世並沒有乘勝追擊,而是轉而進攻波蘭,這一間隙讓彼得有機會重建潰敗的軍隊。

整頓後的俄國軍隊戰鬥力處於瑞典軍隊之上,取得了數場著名戰役的勝利,並最終在1704年佔領了納瓦爾(Narva),早在一年以前,彼得就着手在涅瓦河注入芬蘭灣(the Gulf of Finland)的入海口處修建一座新首都,他準備將新都命名爲聖彼得堡(St. Petersburg),雖然那裏沼澤遍佈,充滿瘴癘之氣,且過分靠近外敵,處境危殆,但因其能夠賦予俄國通向歐洲的水路通道,開創一扇“西方之窗”,彼得堅持認爲這一地點是建造新都的絕佳位置。

彼得大帝是怎麼讓沙皇俄國走向強盛的?彼得大帝的輝煌一生 第2張

然而,大北方戰爭遠不會就此結束,查理十二世擊敗了薩克森—波蘭聯軍(Saxon-Polish force),於1708年入侵俄國,然而,瑞典軍隊行至烏克蘭便陷入困境,1709年夏季,沙皇彼得率領一支龐大的俄國軍隊在波爾塔瓦會戰(the Battle of Poltava)中大敗瑞典,爲了避免被俘,查理隨後逃往土耳其。

頗具諷刺意味的是,俄國軍隊在取得這場偉大的勝利之後,緊接着遭遇了一場極不光彩的失敗,1710年,一直保持中立的土耳其向俄國宣戰,彼得迅速率領軍隊與土耳其人作戰,卻於1711年被圍困在普魯特河畔(the Pruth River),彼得迫於壓力做出讓步,所幸的是,土耳其人只要求歸還亞速並保證查理十二世安全返回瑞典。

大北方戰爭持續數年,俄國在波羅的海地區進一步獲得利益,1718年,查理十二世去世,俄國對瑞典統治構成一系列威脅,1721年,大北方戰爭結束。俄國在《尼斯塔德條約》 (the Treaty of Nystadt)中獲得了拉脫維亞、愛沙尼亞、印格利亞(Ingria)和卡累利阿(Karelia)等波羅的海地區的領土,至此確立了“西方之窗”的地位,爲了紀念這一重大勝利,俄國宣佈成爲帝國,俄國議會同時爲彼得加冕,並授予他“彼得大帝”的稱號。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