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二戰爆發教訓:局部戰爭爲何演變成世界大戰?

本文已影響1.71W人 

與第一次世界大戰相比,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一個鮮明特點就是,由德意日法西斯發動的局部侵略戰爭逐步演變升級爲各大國普遍參與的全面戰爭,最終戰火遍及亞洲、歐洲、非洲、大洋洲,有80多個國家和地區、約20億人口捲入其中,傷亡總人數9000萬以上,經濟損失超過4萬億美元,給人類社會和人類文明造成了無法彌補的沉重災難。今天我們不禁要問,人類社會爲什麼會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剛剛結束的10多年後再燃戰火?一場局部戰爭爲什麼會走向全面戰爭?一些歷史教訓值得認真總結和反思。

  德意日重蹈西方大國崛起的戰爭之路

18世紀西方工業革命以來,隨着資本主義大工業的建立和世界市場的形成,世界逐漸連成一體,西方大國在全球範圍內往往通過戰爭和擴張的方式來獲取資源,以此支撐自身的快速發展。這是一條弱肉強食、血與火的發展道路,不僅給廣大亞非拉國家和地區帶來了巨大的苦難,同時也使得西方大國間的矛盾不斷深化。爭奪世界霸權、重新瓜分世界成爲近代西方大國崛起的必然邏輯。

進入20世紀,隨着帝國主義時代的到來,這一邏輯進一步深化,西方後起大國對現狀的不滿與西方傳統大國對霸權的護持發生了激烈的碰撞,這就使世界性的大戰具備了極大的可能性。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就是一個明證,在新興力量與傳統力量的碰撞中,德國與英國陷入“修昔底德陷阱”。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西方國家對戰爭的反思並沒有從根本上切斷這一邏輯,反而在傳統的思維下、戰爭的慣性下將其推到另一個巔峯,新的世界大戰因此在所難免。

德國雖然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敗國,但戰後在道威斯計劃和外國資本的支持下,經濟得以迅速恢復和發展。至20年代末,德國年工業生產總值已超越英法,位居世界第二。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利用西方大國深陷歐戰無暇東顧之機,全力向亞太地區擴張,攫取了巨大的戰略利益,工業生產總值增長4倍,對外貿易增長3倍以上,並由戰前的債務國轉變爲戰後的債權國。總體來看,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德意日迅速崛起,國家整體實力不斷提升,躋身於爭奪世界霸權的行列。經濟實力的增強直接帶動了法西斯國家的軍備擴張。1930年,德國軍隊和半軍事部隊已達374000人。20世紀30年代,德意日相繼實行國民經濟軍事化,集中全部人力、物力、財力爲擴軍備戰服務。這種結構性的變化點燃了法西斯國家戰爭的火焰,特別是亞洲和歐洲兩個戰爭策源地形成後,局部戰爭又帶來了巨大的擴張收益,使他們逐步具備了打大戰的條件,最終使其走上了同英法蘇美等大國全面對抗的戰爭道路。

反思二戰爆發教訓:局部戰爭爲何演變成世界大戰?

  世界性經濟危機是導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的重要原因

1929年至1933年,資本主義國家相繼陷入了史上空前嚴重的經濟危機。此次危機使世界經濟深度衰退,造成的直接損失高達2500多億美元,遠遠超過了第一次世界大戰造成的1700億美元的損失。危機爆發後,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生產力急劇下降,大量商品積壓,金融機構崩潰,貿易額大幅下降,工商企業紛紛倒閉,失業率急劇攀升。

危機也對當時的世界格局產生了重大影響,成爲引發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的重要原因。一方面,資本主義國家之間原有的各種矛盾進一步深化,爭奪國際市場、爭奪殖民地和勢力範圍的鬥爭愈演愈烈。爲了擺脫危機,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紛紛轉移矛盾、轉嫁危機,將關注點放在國外市場的爭奪上,以傾銷方式不斷擴大商品的海外銷售,展開了激烈的貿易戰、貨幣戰,之後又進一步發展爲“經濟集團”的鬥爭。在這場激烈的爭奪中,英法美等老牌國家佔有明顯的優勢地位,而國內市場更爲狹小、對國際市場更爲渴望的德意日在經濟上卻無法與他們對抗,在競爭中處於明顯劣勢的地位。與此同時,經濟危機引發社會危機,進一步激化了德日的國內矛盾,客觀上爲兩國法西斯勢力上臺創造了條件。總的來看,危機後經濟發展的不平衡直接導致了資本主義國家政治、軍事矛盾的深化。繼意大利之後,德日兩國又明確選擇了法西斯道路,加緊擴軍備戰,決心用戰爭的方式來奪取殖民地和世界市場。

  西方大國的綏靖政策進一步加速了戰爭的全面爆發

面對德意日法西斯的崛起和擴張,英法美等西方主要大國非但沒有挺身而出,反而採取了明哲保身、處處退讓的綏靖政策,極大地助長了法西斯國家的氣焰,對局部戰爭演變爲全面戰爭起到了加速劑的作用。

1931年9月18日,日本發動侵華戰爭。英美等國出於想利用日本反蘇、壓制中國革命力量等目的,對日本侵華行徑採取了姑息養奸的縱容政策。九一八事變後的第二天,美國國務卿史汀生無視中國核心利益明確表示,“事件不是政府間而是地方局部衝突,不適用於國際公約”。英法操縱下的國際聯盟對中國政府提出的申訴也只是通過了一個決議,要求中日雙方停止一切衝突,並且把中國東北劃爲“非武裝區”,由“國際共管”。這實際上是對日本法西斯侵略行爲的縱容和偏袒,進一步助長了日本的侵略野心。1937年7月7日,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但是,英美法等西方大國繼續採取綏靖政策,不願制裁日本,只是重申《九國公約》,對侵略者和被略侵者不加區別,要求雙方停止戰爭行動,致使日本法西斯侵略更加猖狂。

1935年,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亞,並在英法的實際縱容下得手。1936年3月,德國出兵佔領萊茵非軍事區,同時宣佈廢除《洛伽諾公約》。對於希特勒公然撕毀《凡爾賽和約》和《洛伽諾公約》,法國按兵不動,英國也不願採取任何實質性的制裁措施。這不僅使得希特勒這一冒險軍事行動獲得成功,同時也讓他摸清了英法綏靖政策的底牌,導致日後德國的侵略擴張更加肆無忌憚。1936年7月,西班牙法西斯首領佛朗哥發動武裝叛亂。德意法西斯藉口反對“共產主義威脅”,出兵干涉西班牙內政。英法對此卻採取所謂的“不干涉政策”,美國也宣稱在衝突中保持“中立”。最終,促使德意迅速靠近,簽署《柏林協定》,建立“柏林—羅馬”軸心。1938年3月,在英法的繼續縱容下,德國不費一槍一彈吞併奧地利,奧地利淪爲德國的一個“省”。奧地利是英法的盟友,對此英法兩國雖然表面上提出了抗議照會,但實際上4月初英法美就承認了德國對奧地利的侵略,分別撤銷使館,代之以駐維也納領事館。1938年9月,德國陳兵捷德邊境,將侵略的黑手伸向捷克斯洛伐克。9月29日,英法德意四國首腦召開沒有捷克代表參加的慕尼黑會議。會議簽訂了臭名昭著的《慕尼黑協定》,規定捷克從10月1日開始10天內,把蘇臺德區割讓給德國。《慕尼黑協定》將縱容法西斯的綏靖政策推向了頂峯,加速了歐洲戰爭的爆發。

  穩定合理的國際秩序是制止世界性大戰的重要保障

第一次世界大戰改變了原有的世界格局,德國戰敗,奧匈帝國解體,英國、法國雖是戰勝國但受到較大削弱,美國、日本開始崛起。在戰後的世界格局下,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得以確立和發展。這一體系的實質是穩定重新瓜分世界後的新秩序,只是暫時維持了大國間的相對平衡,不僅沒有消除他們之間的矛盾,反而造成戰勝國與戰敗國的矛盾、分贓不均產生戰勝國之間的矛盾以及帝國主義國家與殖民地被壓迫民族之間的矛盾不斷深化。因此,這個體系本身就是不穩定、不合理的,不能確保戰後和平,只能導致體系內部與外部的矛盾激化升級。這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和平主義在與戰爭主義的碰撞中,最終天平倒向戰爭一端的重要原因。另外,凡爾賽—華盛頓體系還有一個功能是壓制俄國十月革命後興起的革命浪潮。西方大國希望通過這個體系反對蘇聯、反對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的民族解放運動,從而導致進入局部戰爭階段後世界反法西斯統一戰線遲遲沒有形成,客觀上加快了德意日法西斯發動全面戰爭的步伐。

當今世界,國際和地區形勢正在經歷深刻複雜的變化。舊的殖民體系土崩瓦解,冷戰時期的集團對抗不復存在,任何國家或國家集團都再也無法單獨主宰世界事務。和平與發展是時代主題。要和平不要戰爭,要發展不要貧窮,要合作不要對抗,既是世界各國人民的共同願望,也是最強勁的時代發展潮流。但是,這個世界仍不安寧,影響和平與發展的不穩定、不確定因素也在增多,國際金融危機深層次影響繼續顯現,形形色色的保護主義明顯升溫,地區熱點此起彼伏,霸權主義、強權政治和新干涉主義有所上升,傳統安全威脅和非傳統安全威脅相互交織,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依然任重道遠。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