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陵人地位如何?清朝皇陵的守陵人待遇如何

本文已影響1.52W人 

1912年清朝最後一任皇帝溥儀遜位,宣告着大清的結束。但大家知道嗎?從那個時候起一直到現代,清朝皇陵都有人專門看守。

他們的工資在不同的時期歸不同的人管,生活和大家一樣,有苦有甜。只是工作性質有點特殊,需要與皇陵爲伴。

守陵人地位如何?清朝皇陵的守陵人待遇如何

對於普通人來說,守陵人是一個很神祕的職業,他們不種田不經商,不治國不參政,也不參與軍事行動,唯一的職能就是守陵。守陵人選擇這個職業通常有三個原因,一是出於信仰,二是想混口飯吃,三是家族祖傳。

而歷代守陵人中,清朝皇陵的守陵人地位應該是最高的,被選中是一種榮耀,有着特殊的政治身份,享受豐厚的待遇,有獨立的宅院居住,走出去還受人尊重。

當然,要求也高,不是任何一個人都能吃這碗飯,首先你得是皇家信任的人,其次你得先有一定的社會地位。

清朝守陵人的組成主要分爲三類:內務府指派的專門守陵人、精心挑選的守陵衛士、朝廷任命的守護大臣。第一類可以從八旗中下階層挑選,第二類則只有皇帝直接管轄的上三旗纔有參選的資格,第三類身份更高,通常由皇室成員擔任。

守陵人地位如何?清朝皇陵的守陵人待遇如何 第2張

守陵人的工作主要包括看守、清掃、維修、保護皇陵,還負責皇陵內的禮儀和祭祀活動,其中最重要的任務是準備貢品和及時進行祭祀,務必讓皇帝老爺和他的家人在地下也過着養尊處優的生活。

工資方面,清朝正常運轉時由皇家按照一定的制度撥款,溥儀退位後,民國政府與清朝皇室協商,保留了許多對皇室的優待條件,不但允許溥儀依然居住於紫禁城,還承諾每年支付清室費用400萬兩銀元,新幣發行後改爲400萬元,守陵人的工資就來自於這筆款項。

1924年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把溥儀趕出紫禁城,之前的承諾自然也不算數了。溥儀遷往天津,靠着清朝遺老遺少們過活,守陵人的工資他也付不起了,但愛新覺羅家族龐大,再加上還有許多滿清貴族懷念昔日的榮光,不會不管老祖宗。大家湊一湊,還是能付出工資。

在政局比較穩定的時候,民國政府偶爾也會撥款用於皇陵的維護,這畢竟是文物。但大部分時候是不穩定的,文物也就顧不上了。所以守陵人的工資還是來自於滿清貴族。

再到後來,中原混亂戰火紛飛,貴族家也沒餘糧,發不起工資了。但日子總得過下去,守陵人們就開始各自想辦法。

對清朝皇室忠誠度高一點的,靠着陵區內的林業收入來生活。忠誠度低一點的,就開始監守自盜,私自偷盜墓中珍品販賣。一旦被發現,他們會被滿清遺老遺少們打個半死,但因爲有着職業上的方便,一般發現不了,所以那個時期流失了很多珍貴文物。

不過,再忠心的守陵人,在軍閥混戰時期也完成不了本職工作,保護不了皇陵。

1928年7月,軍閥孫殿英駐紮在薊縣馬伸橋,與清東陵只有一山之隔,清東陵裏有217座宮殿牌樓,埋葬着5位皇帝、15位皇后、136位妃嬪、3位阿哥、2位公主,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宏大、體系最完整、佈局最得體的帝王陵墓建築羣。

但孫殿英根本看不出其歷史價值,在他眼裏,這就是金銀財寶。以“剿匪”爲名,盜掘了乾隆皇帝的裕陵和慈禧太后的定東陵,此後他有了“東陵大盜”的外號。

他的行爲給軍閥們打開了一扇新的大門,沒軍餉怎麼辦?地下挖呀!挖來挖去,清東陵裏的陵墓幾乎無一倖免,造到極大破壞。

這時候守陵人在哪裏呢?估計躲在一旁圍觀吧,他們也的確沒那能力阻止。

到了現代社會,皇陵被視爲重要文物,由國家負責維護和管理,傳統意義上的守陵人已經沒了,要麼納入國家體系,要麼另謀生路。但還有一些人因爲教育和信仰,居住在皇陵邊上,義務守陵。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