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物理學家普朗克逝世

本文已影響1.62W人 

【歷史上的今天】在73年前的今天,1947年10月3日(農曆1947年8月19日),德國物理學家普朗克逝世。

德國物理學家普朗克逝世

1900年,德國柏林大學教授普朗克首先提出了“量子論”。1906年12月14日,普朗克在柏林的物理學會上發表了題爲《論正常光譜的能量分佈定律的理論)的論文,提出了著名的普朗克公式,這一天被普遍地認爲是量子物理學誕生的日子。早在1895年,普朗克就在世界許多物理學家研究的基礎上,開始對“能量是否均分”的問題進行了研究。1900年10月19日,普朗克發表了研究論文。又經過6年時間的研究,他終於提出了一個具有革命性的假設:每一個自然頻率爲V的線性諧振子,只能夠不連續地取得或釋放能量,其能量值必須是某一最小能量的整數倍。普朗克把這每一小份能量叫做量子。這就是著名的普朗克量子假說。

普朗克量子論的提出,使各門科學均以嶄新的面貌在世界上出現。1858年,普朗克生於德國基爾一個法學家家庭。1874年進慕尼黑大學讀數學,後轉入柏林大學學物理。1877年獲物理學博士學位。188O-1885年先後在慕尼黑大學和基爾大學任教。1888年在柏林大學任教,兼任物理研究所所長。1892年升爲教授。由於在量子論學說方面的卓越成就,1918年普朗克榮獲了諾貝爾物理獎。1926年先後被選爲英國倫敦皇家學會會員和美國物理學會名譽會員。1930年任柏林凱澤-威廉物理化學研究院院長。後因反對納粹暴政,普朗克1935年被免去院長職務。晚年退出科學界,從事反法西斯活動。1947年10月3日歿于格丁根。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