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節氣是怎麼來的 雨水節氣的來歷簡介

本文已影響6.02K人 

時間來到了二月中旬,過完了春節,又開啓了上班模式,溫度似乎上升了不少。雨水節氣即將到來,雨水時節適合給農作物施肥,爲農作物除去雜草,正是農忙時令。那麼,雨水節氣是怎麼來的呢?下面就隨萬年曆小編一起詳細瞭解下雨水的來歷吧。

雨水節氣的來歷簡介

雨水是24節氣中的第2個節氣。每年的正月十五前後(公曆2月18—20日),太陽黃經達330度時,是二十四節氣的雨水。此時,氣溫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故取名爲雨水。雨水節氣時段一般從公曆2月18日或19日開始,到3月4日或5日結束。雨水和穀雨、小雪、大雪一樣,都是反映降水現象的節氣。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屬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後繼之雨水。且東風既解凍,則散而爲雨矣。”意思是說,雨水節氣前後,萬物開始萌動,春天就要到了。

雨水節氣是怎麼來的 雨水節氣的來歷簡介

雨水,表示降水開始,雨量逐步增多。雨水,表示兩層意思,一是天氣回暖,降水量逐漸增多了,二是在降水形式上,雪漸少了,雨漸多了。雨水後,春風送暖,人們明顯感到春回大地,春暖花開和春滿人間。

“雨水”過後,中國大部分地區氣溫回升到0℃以上,黃淮平原日平均氣溫已達3℃左右,江南平均氣溫在5℃上下,華南氣溫在10℃以上,而華北地區平均氣溫仍在0℃以下。雨水前後,油菜、冬麥普遍返青生長,對水分的要求較高。“春雨貴如油”,這時適宜的降水對作物的生長特別重要。

雨水節氣是怎麼來的 雨水節氣的來歷簡介 第2張

若早春少雨,雨水前後及時春灌,可取得最好的經濟效益。淮河以南地區,則以加強中耕鋤地爲主,同時搞好田間清溝瀝水,以防春雨過多,導致溼害爛根。俗話說:“麥澆芽,菜澆花”,對起苔的油菜要及時追施苔花肥,以爭莢多粒重。華南雙季早稻育秧已經開始,應注意抓住“冷尾暖頭”,搶晴播種,力爭一播全苗。

雨水節氣農事概要

作爲以耕作爲主的農民朋友來說,他們所關心的是如何抓住“一年之計在於春”的關鍵季節,進行春耕、春種、春管,實現“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籽”的願望。

就大田來看,“雨水”前後,油菜、冬麥普遍返青生長,對水分的需求相對較多。而華北、西北以及黃淮地區,這時降水量一般較少,常不能滿足農作物的需求。若早春少雨,“雨水”前後應及時春灌,可取的較好的效果,即常說的“春雨(水)貴如油”。

雨水節氣是怎麼來的 雨水節氣的來歷簡介 第3張

同時,在雨水期間,對那些沒有秋翻的土地,特別是谷茬、糜茬等硬茬子地,要趁着有凍未化的時機,抓緊用拉子(農村拖茬子用的一種工具,用條子或樹枝做成)把茬子地拖一遍,或用碾子壓一壓,然後把茬子拖倒壓碎,這樣既能保證播種質量,又能達到抗旱保墒的效果。淮河以南地區,此時一般雨水較多,應做好農田清溝瀝水,中耕除草,預防溼害爛根。華南雙季稻早稻育秧工作已經開始,爲防忽冷忽熱,乍寒還暖的天氣對秧苗的危害,應注意抓住“冷尾暖頭”天氣,搶晴播種,力爭一播保苗。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