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族人是怎樣發展至今的 黎族歷史簡介

本文已影響6.47K人 

早在原始時代,勤勞的黎族人民及其先民就能根據海南的獨立自然生態環境條件,用自己的雙手培植出適於旱地、刀耕火種的旱稻品種——“山欄稻”。1932-1933年,中山大學農學院的研究人員在崖縣(今三亞市)發現了“龐粒”的野生稻種,在保亭亦有類似的野稻栽培種發現。史書記載:“山稻,種於內圖及黎山中,燔林成灰,因灰爲糞,不需牛力,以錐土而播種焉,不加灌溉,自然秀實,連歲有收,地乃去之,更擇它處。”山欄稻經過黎族的長期選育,成爲適應性很強的旱稻品種,米質白,粘性強而芳香可口。如史書所記:“其粒絕白”,“味頗香美”的“黎米”“一家煮山欄飯全村香”。用黎米做“酒酉平”(黎語音譯近似於“逼央”),十分香甜,是待客的美味佳釀。

黎族人民及其先民精明能幹,很早就懂得利用本島“土生土長”的“吉貝”紡織“吉貝布”,吉貝布經手工藝術加工成了“廣幅布”, 並創造了紡、織、染、績四大工藝,爲中華民族棉紡織文化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紡織"廣幅布"的原料是“海島棉”,黎族稱爲“吉貝”。其品種有兩種,一是“吉貝盎”,種植在山欄地,4月種,10月收。其枝葉繁多,耐旱,抗伏,高約2米左右;二是種在屋前或室後的“吉貝”,易種植,一株可分數千萬小樹椏,要搭架,面積有室庭大。《尚書·禹貢》雲:“島夷卉服,厥篚織貝。”

黎族人是怎樣發展至今的 黎族歷史簡介

專家考證“島夷”含有黎族先民;“吉貝”即黎族的“吉貝”。可見用“吉貝”紡織加工成的“廣幅布”至少應是春秋時代。漢代,廣幅布有極大發展,大量的“黎錦”、“黎單”、“黎幕”、“黎衤甬”、“黎毯”等的出現,《漢書·地理志》雲:“黎族人民皆服布如單被,穿中央爲貫頭”。除自用外,還遠銷廣西桂林等地,被“桂林人悉買以爲臥具”,併成貢品;陶宗儀在《南村輟耕錄》中說:“國初時,有一嫗名黃道婆者,自崖州來。

乃教以造捍、彈、紡、織之具,至於錯紗、配色、綜線、挈花,各有其法。以故織成被、褥、帶,其上折枝、團鳳、棋局、字樣,粲然若寫。人既受教,競相作爲,轉貨他郡,家既就殷……”傑出的女紡織家黃道婆將黎族人民種植海島棉的傳統技術和紡、織、染、績四大工藝傳給中原地區的漢族人民,促進了宋元時代棉紡織業的發展,使中原地區成爲中國紡織業的中心,並促進了民族大團結。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