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背了這麼多?你知道誰寫的最多嗎?

本文已影響8.1K人 

中國民族五千年的歷史,遺留下來的璀璨的文化也是我們學習的精華。我國著名的唐詩宋詞元曲等從小就被收錄在我們的語文課本里供我們欣賞和學習。你知道古人在創造這些文章的時候有什麼奇聞趣事嗎,歷史上寫詩最多的人是誰?今天就隨本站小編來暢遊一下歷史吧!

古人寫詩的趣聞趣事

1、黃鶴樓

在黃鶴樓公園東邊,有一亭名為“擱筆亭”,亭名取自“崔顥題詩李白擱筆”的一段佳話.唐代詩人崔顥登上黃鶴樓賞景寫下了一首千古流傳的名作:“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後來李白也登上黃鶴樓,放眼楚天,胸襟開闊,詩興大發,正要提筆寫詩時,卻見崔顥的詩,自愧不如只好說:“一拳捶碎黃鶴樓, 一腳踢翻鸚鵡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便擱筆不寫了。

2、貴妃捧硯力士脫靴

古詩背了這麼多?你知道誰寫的最多嗎?

唐玄宗李隆基與寵妃楊玉環在沉香亭賞花,召翰林李白吟詩助興.李白酒醉,命宦官高力士為其磨墨拂紙,即席寫就《清平調》三首.應景之作,在李白是毫不費事,李隆基看了詩很高興,賜飲.李白借酒,叫高力士為他脫靴,加以奚落。高力士是大太監,天子稱他為兄,諸王稱他為翁,駙馬、宰相還要稱他一聲公公,何等神氣,怎能吃李白這一套,靴是給他脫了,但從此記恨在心.後來他在楊玉環面前搗鬼,把李白的官給罷了.原來李白詩云“一枝紅豔露凝香,雲雨巫山在斷腸,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詩中所用的典故飛燕,是趙飛燕.趙飛燕因貌美受寵於漢成帝,立為皇后。後因淫亂,平帝時廢為庶人,自殺.本來李白是用飛燕新妝比喻名花凝香,並沒有諷刺楊貴妃的意思;高力士卻說詩中的趙飛燕就是指楊貴妃,是故意侮辱她.楊貴妃“恍然大悟”,非常惱火,便在唐明皇面前講了李白的壞話。

李白是個詩人,未免天真,在用典上不慎重考慮,被人鑽了空子,連個閒官翰林都作不成,罷官而去了。

3、據說,在唐、宋兩代,騎驢覓詩是文人創作的一種自然狀態。有記載:“孟浩然冒雪騎驢尋梅花,曰:‘吾詩思在風雪中驢子背上。’”詩人賈島就有兩次騎驢覓詩的趣事:賈島初赴長安趕考時,騎在驢上吟出了:“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又欲將“敲”字改為“推”,於是在驢背上吟詠起來,並作出推敲之勢,不料衝撞了京兆尹韓愈。韓愈對賈島此舉大加讚賞,於是二人並轡而歸,共論詩道。

還有一次也是在長安。時值深秋,落葉繽紛,賈島騎驢慢行,觸景生情,得句“落葉滿長安”後又開始想下聯,忽得“秋風吹渭水”,興奮異常,不覺又衝撞了京兆尹的車仗,此次的京兆尹已非韓愈,所以沒那麼幸運了,這位叫劉棲楚的劉大人,把賈島關押一宿,直到次日早晨才被釋放。

4、宋代詞人晏殊過揚州時,曾與友人王琪同遊,暮春時節,時見落花,晏殊雲:“有一句‘無可奈何花落去’,未曾得偶。”王琪應聲曰:“似曾相識燕歸來。”真是,妙手偶得之!上聯以“無可奈何”形容“花落”時的心情;下聯又以“似曾相識”形容“燕歸”之周而復始。妙!妙!於是有了那首不朽的“浣溪沙”詞:一曲新詞酒一杯

,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迴?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5、王安石晚年退居金陵時,亦常乘驢出行,由一名家人牽驢,就是在這走走停停中,產生出了“細數落花因坐久,緩尋芳草得遲歸” 這樣的佳句。

古詩背了這麼多?你知道誰寫的最多嗎? 第2張

6、傳說蘇軾的妹妹蘇小妹,從小習讀詩文,精通經理,是個有才識的女輩。小妹十六歲時,上門說親的人很多,小妹因為自己年紀還輕,不準備過早結婚,力爭年輕的時候多學點東西,因此對前來說親的人非常討嫌,但又不能貿然失禮。於是她想了一個辦法,要求所有求婚者答三道題,答對了,就嫁給他。蘇小妹以才擇夫婿,蜀地多才女,到宋代又出了個蘇小妹。可說宋代四川的靈秀之氣盡革於蘇氏一門,蘇小妹的父親蘇洵,哥哥蘇軾、蘇轍個個才高八斗,所謂“一門父子三詞客,千秋文章八大家”。

蘇小妹長得不胖不瘦,薄薄的丹脣、圓圓的臉蛋,烏溜溜的大眼睛,再配上高高的額頭,突出的雙顎,一看就是一副慧黠的樣子。她從小就愛與兩個哥哥比才鬥口,一派天真,尤其是大哥蘇軾滿腮鬍鬚,肚突身肥,穿著寬袍大袖的衣服,不修邊幅,不拘小節,更是她鬥口的物件,於是整天在家口戰不休。

故事一

一天蘇東坡拿妹妹的長相開玩笑,形容妹妹的凸額凹眼是:

未出堂前三五步,額頭先到畫堂前;

幾回拭淚深難到,留得汪汪兩道泉。

蘇小妹嘻嘻一笑,當即反脣相譏:

一叢哀草出脣間,鬚髮連鬢耳杏然;

口角兒回無覓處,忽聞毛裡有聲傳。

這詩譏笑的是蘇軾那不加修理、亂蓬蓬的絡腮鬍須。女孩子最怕別人說出她長相的弱點,蘇小妹額頭凸出一些,眼窩凹下一些,就被蘇軾抓出來調侃一頓,蘇小妹說蘇軾的鬍鬚似乎又還沒有抓到痛處,覺得自己沒有佔到便宜,再一端詳,發現哥哥額頭扁平,了無崢嶸之感,又一幅馬臉,長達一尺,兩隻眼睛距離較遠,整個就是五官搭配不合比例,當即喜孜孜地再佔一詩:

天平地闊路三千,遙望雙眉雲漢間;

去年一滴相思淚,至今流不到腮邊。

蘇軾一聽樂得拍著妹妹的頭大笑不已。蘇家兄妹戲諺起來,可說百無禁忌,常常是語帶雙關,任你想象。

故事二

古詩背了這麼多?你知道誰寫的最多嗎? 第3張

有年冬天,雪後初晴,蘇軾披一件大裘袍坐在向陽的地方晒太陽,風吹過,裘毛拂動,蘇小妹在旁邊走過,看到這一景象,當即說道:“風吹裘裘毛亂動。”說完笑眯眯地看著蘇軾傻笑,一副得意的神氣。她所站牆角的牆壁上正好也結了些冰雪,此時在太陽的照射下,融化的雪水,順著牆壁直往下淌,蘇軾想也不想,順口就說:“陽照壁壁水直流。”蘇小妹雖還年小,但已初解人事,當即羞紅了臉,狠狠地看了哥哥一眼,飛快地跑開。還有一次,蘇小妹正蹲在井邊剖魚,蘇東坡從外回來,騎馬經過,一見,立即說道:“妹妹剖魚,蹲下來一剖兩半!”蘇小妹猶豫了一下,但終究忍不住,將頭微微揚起,半羞半嗔對哥哥說:“哥哥騎馬,跨上去又加一鞭。”

蘇東坡有許多和尚朋友,宋代理學盛行,提倡明心見性之餘,也使女性的地位大大下降,女子的人格飽受壓抑,除大力提倡女子裹腳之外更要求女子話不高聲,笑莫露齒,天天就躲在閨房中習那女紅,出嫁的那天頭上都還要頂一塊紅布不讓別人看見。蘇家是讀書人家,見識有別,另外與蘇東坡交往的那些和尚是四大皆空,所以蘇東坡與那些和尚交談玩笑的時候,並不干涉他那伶牙俐齒的妹妹在中間攪和,管她雅緻也好,粗野也好。

故事三

古詩背了這麼多?你知道誰寫的最多嗎? 第4張

一天,蘇東坡跟一群和尚出外遊玩,蘇小妹亦步亦趨地跟著,突然看到一個和尚在江中游泳,載沉載浮,碧波中就好像一個光溜溜的圓球滾動不已,蘇小妹少見多怪,看得興致盎然,謾聲說道:“清江水中洗和尚,浪滾葫蘆。”跟在她後邊的一位主持僧也是個愛開玩笑的,當即對道:“碧紗帳內坐佳人,煙籠芍藥。”這一下扯開話題就不止不休,蘇小妹不甘示弱,再出一聯:“僧眠錦被,萬花叢中一葫蘆。”主持立即對道:“女對青銅,半畝塘中兩菡萏。”蘇小妹一時為之語拙,正無可奈何,抬頭望見江心有個和尚在撐船,話題一轉:“和尚撐船,篙打江心羅漢。”這聯有些難處,它是從“影子”落筆,必須要以“影子”對答才能貼切,主持不由得仔細推敲,終於說道:“佳人汲水,繩牽井底觀音。”蘇小妹不甘心,再次發難:“五百羅漢渡江,岸畔江心千佛手。”這次蘇小妹遇到了對手,主持僧迅速對道:“一個佳人望月,人間天上兩蟬娟。”在蘇東坡眾多的和尚朋友中,佛印是關係最密切的一位,他和蘇小妹鬥口也就百無禁忌。一天佛印戲謔地對她說:“我有一聯,敢請女施主對答”聯語是:“一女孤眠,縱橫三隻毛眼。”蘇小妹是個女子,佛印知道她從來爭強好勝,與人對聯從不服輸,這次就選了這麼一副充滿黃色情調的想逼蘇小妹無法開口,誰料到蘇小妹從來頑皮大膽,早和她哥哥對過類似的聯語,根本就不覺得怎樣,雖然開始難免有些臉紅,但一想到你出家人都敢說,我又有什麼不敢說的,便對道:“二憎同榻,顛倒四個光頭。”

佛印連連搖頭,自認失敗,連贊蘇小妹錦繡心機,才思敏捷。一次蘇東坡和佛印和尚在林中打坐,日移竹影,一片寂然,很久了,佛印對蘇東坡說:“觀君坐姿,酷似佛祖。”蘇東坡心中歡喜,看到佛印的褐色袈裟透迄在地,對佛印說:“上人坐姿,活像一堆牛糞。”佛印和尚微笑而已。蘇東坡心想這回讓佛印和尚吃了一記悶虧,暗暗得意,禁不住悄悄告訴蘇小妹,想不到蘇小妹卻說:“哥你又輸了,試想佛印以佛心看你似佛,而你又是以什麼樣的心情來看佛印呢?”

歷史上寫詩最多的詩人是誰?

據各類教科書和文史資料記載,中國歷史上寫詩最多之一的是南宋著名的大詩人陸游,他的一生共寫了近萬首詩,平均每隔三天就能寫出一首。這今存的九千多首詩,內容極為豐富。抒發政治抱負,反映人民疾苦,批判當時統治集團的屈辱投降,風格雄渾豪放,表現出渴望恢復國家統一的強烈愛國熱情。《關山月》、《書憤》、《農家嘆》、《示兒》等篇均為後世所傳誦。抒寫日常生活,也多清新之作。亦工詞,楊慎謂其纖麗處似秦觀,雄慨處似蘇軾。但有些詩詞流露出消極情緒。他初婚唐氏,《釵頭鳳》等,都真摯動人。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在母親壓迫下離異,其痛苦之情傾吐在部分詩詞中,如《沈園》。雖說陸游能有此記載,但中國歷史上的寫詩第一人卻並不是陸游,而是清朝的皇帝乾隆(1711-1799)。

對於有的文獻將乾隆稱為中國寫詩的第一人,也有一些人提出了質疑,就乾隆的出生年月來看他所寫的詩歌數量,如果認可他的話,那他要從生下來就開始寫,然後一天一首,這樣去計算,乾隆要想寫完那些被統計的詩歌數字,得需120年。然而,我們知道乾隆只活了八十八年。顯然,有許多的詩歌不是乾隆本人所作的。

古詩背了這麼多?你知道誰寫的最多嗎? 第5張

乾隆的“高產”背後有一套鮮為人知的祕訣,據《清朝野史大觀》記載,乾隆作詩“初無定稿”,或即興口授,或硃筆作草,稱為"詩片",由廷臣學士退下“抄錄”後恭進,遂成御詩。說穿了,就是他在詩興大發之際,故作含糊難辨之音,寫亂草費解之字,令人揣摸代筆,當時,能否為他“錄”出佳作,竟成了大臣得寵升遷的一項標準。有一次,大學士于敏中與另一大臣樑瑤峰同時被召見,乾隆詩興突發,口誦一詩,樑聽後茫然不知所云,而於聽了則“退默處斗室,刻餘錄出,所誤但一二字。”樑不解其中奧妙,自嘆弗如,於是“大服焉”。由這類馬屁大臣炮製出的詩作,充其量不過韻平字正而已。正因為如此,乾隆的幾萬首“御詩”,流傳至今能為人傳誦者寥寥無幾。

應該說我國文學史上詩作存留最多的詩人是陸游,是留傳下來最多的,但不是寫的最多的 。楊萬里是我國曆史上寫詩最多的詩人,一生寫詩兩萬多首,存詩四千二百餘首,詩文全集一百三十三卷。作品收在《誠齋集》裡。

楊萬里(一一二七~一二○六)字廷秀,自號誠齋,吉水人,有“誠齋集”。南宋時所推重的“中興四大詩人”是尤袤、楊萬里、范成大和陸游四位互相佩服的朋友;楊和陸的聲名尤其大,儼然等於唐詩裡的李白和杜甫。不過,十個指頭也有長短,同時齊名的兩位作家像李白和杜甫。元稹和白居易慢慢的總會分出個高低。宋代以後,楊萬里的讀者不但遠少於陸游的,而且比起范成大的來也數目上不如。在當時,楊萬里卻是詩歌轉變的主要樞紐,創闢了一種新鮮潑辣的寫法,襯得陸和範的風格都保守或者穩健。因此嚴羽“滄浪詩話”的“詩體”節裡只舉出“楊誠齋體”,沒說起“陸放翁體”或“範石湖體”。

古詩背了這麼多?你知道誰寫的最多嗎? 第6張

從來聖賢皆寂寞,最妙詩詞出古人。

古詩文是我國文化的精粹,別有一番精神天地。人生的歷程,和寫詩與讀詩的道理是一樣的,享受的不是最後的結果如何,而是充滿全過程的體察、玩味和感受如何。

其實中國歷史上寫詩最多的詩人是誰並不重要。重要是古人為我們開闢出一塊廣闊的精神世界,在品讀古詩文中得到一分寧靜和淡泊,去體察、體悟和感受人生。品讀古詩詞,最大的收穫是感嘆: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人類的情懷原本是會跨越時空而相通相融的。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