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帝殺功臣都會選個共同點 只要有這個能力

本文已影響1.95W人 

縱觀中國歷史,每朝每代新皇即位時,大多都會更改國號以及一些體制,也因此可以看出他所執掌朝代的興衰變化,但是除了這些之外,皇帝還會做一件讓世人覺得痛心的事情,那就是誅殺開國功臣。

人們不禁會想,爲何要殺害那些昔日共患難、打天下的兄弟呢?不殺難道不行嗎?

中華的歷史一直在周而復始的上演着“飛鳥盡,良弓藏”這出鬧劇,這樣的一個怪現象,幾乎每一個改朝換代都發生,走不出這樣的圈圈。難道真的是被下了蠱,還是皇帝的個人素養問題。當我們的思維從整個邏輯上來分析,就會發現這是一個很關鍵結構性問題。

古代皇帝殺功臣都會選個共同點 只要有這個能力

網絡配圖

皇帝和功臣之間的關係其實也是很微妙的,因爲皇帝作爲國家最高級的統治者,統治着所有的一切,有着控制權,但是他又不能事事都自己爲之,他必須建立一個體系的管理系統,委託能者幫他管理國家。

而能作爲功臣,那麼他的能力肯定是有着過人之處,皇帝給功臣們加官進爵、並給予厚祿,希望他們能力爲他效命。當然了,對於他們皇帝最關心還不是這些,而是這些功臣們對他有多忠心,會不會造反!

每一個在位的皇帝,都希望自己的江山能夠千秋萬傳承下去,永不衰敗。因此對於這些功臣們會不會造反,要怎麼防止他們造反,皇帝們可謂是絞盡腦汁,在想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一個國家建議與維護,也會遇上很多問題與風險,這個跟管理公司一樣的道理,要麼有內憂,要麼有外患。人家說奸邪無狀,說的就是內憂,這也是皇帝們的無奈,如何辨忠奸自古以來都是一個難題!

面對這樣的難題,皇帝爲了識別出奸臣,也爲了給想造反的人敲警鐘,皇帝們首先想到的就是加大懲罰的力度,也與此給那些人一個威脅。所以也就有了滅九族、凌遲等殘酷血腥的手段。

後果如此之重,風險如此之高,絕大多數人會選擇不造反。

古代皇帝殺功臣都會選個共同點 只要有這個能力 第2張

網絡配圖

不過,我們也知道受衆人朝拜、有着一切掌控權的皇帝,也是有不少人內心所想要的,也總會有個別的風險愛好者在時機恰當的時候想要去冒險一試。而對於開國功臣,恰恰又符合這樣的條件!所以,這樣的威脅對於本身就幹着冒險事的開國功臣來說似乎也震懾不了他們!

那麼能否以親戚的血緣關係來識別呢?但歷史上有呂后、李世民、多爾袞等例子。

那麼能否以恭順來辨別忠奸臣呢?歷史的事實也證明這個信號也一樣沒有多大意義,比如:安祿山對唐明皇!那若是逆向思維的呢?人家不說忠言逆耳,敢於爭辯的就是忠臣,反之是奸臣!

其實從種種這些信息來分析,也無法爲皇帝們找到從功臣中辨忠奸的合理信號,也找不到更合理的條件。所以皇帝們面對這樣的難題,他們爲了確保江山永固,確保自己子孫順利繼承大業。

於是就是有歷史上殘忍的 “寧可錯殺三千,不可放過一個”的現象出來。把那些他所認爲的,可能造反的,會對自己江山有威脅的,都清理掉。

古代皇帝殺功臣都會選個共同點 只要有這個能力 第3張

網絡配圖

所以說,最後皇帝在辨別這樣一個信號時,只會從一個點考慮,那就是有能力造反的、和沒有能力造反的。

而作爲開國功臣無疑是有能力的典範,殺掉有能力的,那麼剩下的想造反也心有餘力不足,這是每一個開國皇帝都出做出的同樣選擇。經過分析,對於歷史上皇帝爲何必須開國功臣這樣的鬧劇,就顯得不是那麼複雜了。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