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央嘉措真的不識漢字嗎?“不負如來不負卿”到底是誰寫的?

本文已影響9.93K人 

嗨又和大家見面了,今天小編帶來了一篇關於倉央嘉措的文章,希望你們喜歡。

“住進布達拉宮,我是雪域最大的王;流浪在拉薩街頭,我是世間最美的情郎。”倉央嘉措用四句詩高度概括了自己的後半生:14歲突然成爲天選之子,進駐布達拉宮,與世俗匆匆絕緣,從此紅塵之事再無牽掛。但倉央嘉措並非出於真心斷情絕欲,而是他作爲五世喇嘛轉世童子的身份,不允許他再去觸碰愛情,所以他最後一句實際是不嚴謹的,“世間最美的情郎”是他隱藏在內心深處的期盼,別提最美了,其實他連情郎都不是。

倉央嘉措真的不識漢字嗎?“不負如來不負卿”到底是誰寫的?

倉央嘉措生於西藏小山村的一戶農奴家庭,雖然家中世代都信奉寧瑪派佛教,但寧瑪派對結婚生子這方面是不阻攔的,所以倉央嘉措原本應該擁有一份屬於自己的愛情。可惜的是,清康熙三十六年,由於當地政權的一場陰謀,他被強行認定爲新一任喇嘛王,其信仰也由寧瑪派劃歸到格魯派,同時劃掉惡還有倉央嘉措那多情的荷爾蒙。

格魯派嚴禁僧徒娶妻生子,甚至都不能接近婦女,倉央嘉措從此廣發囈語。他寫下很多關於男女愛情的詩歌,至今都被人廣爲傳誦,但不知大家是否發現了一個小問題,那就是康熙朝尚處於古體詩時代,白話文式的現代詩卻是民國時期纔開創的,可倉央嘉措爲何寫的詩歌卻都是白話文呢?

倉央嘉措真的不識漢字嗎?“不負如來不負卿”到底是誰寫的? 第2張

有人說,也有古體詩啊,倉央嘉措最爲著名的一首詩就是如此:曾慮多情損梵行 ,入山又恐別傾城 。世間安得雙全法 ,不負如來不負卿。

後兩句尤爲經典,被不少人奉爲座右銘,體現了這位雪域之王在佛法與愛情之間難以抉擇的矛盾境地,他之所以能將這件事寫得如此透徹,是因爲他早已深陷其中。白天在布達拉宮裏唸佛誦經,夜晚則會與熱戀情人達娃卓瑪共度溫柔鄉,而且天亮之前,他必須要返回到那個困住他的傷心之地。

這首詩是古體詩,但另一個問題出現了:前面說到,倉央嘉措出身農奴之戶,沒上過漢語學校,他的國語自然不好——說的再直白一點,他根本就不會漢語,更不認識漢字。事實上,倉央嘉措流傳下來最爲經典的詩集是拉薩藏文木刻版《倉央嘉措情歌》,他寫的基本都是藏語詩。

既然倉央嘉措不識漢字,那麼流傳至今他的那麼多漢文詩究竟是誰寫的?真實作者的名字叫做曾緘,民國著名的文學翻譯家,就是他將倉央嘉措寫的藏文詩翻譯成了如今我們熟悉的中文版本。可以說,若是沒有曾緘的完美轉換,恐怕倉央嘉措的名氣不會有如此響亮。

但這不免就引起了爭議,因爲每個人對於文學的解讀都不盡相同,或許曾緘翻譯出了“不負如來不負卿”,但其他翻譯家可能會寫成“佛法美女兩不誤”,詩意便大大縮減了。而更爲可怕的是,倉央嘉措當時很可能就是這麼想的!畢竟他真的做過這種事:一邊捧着經書,一邊捧着美女。

倉央嘉措真的不識漢字嗎?“不負如來不負卿”到底是誰寫的? 第3張

這不禁令人想起了日本文學家村上春樹的作品《挪威的森林》,國內公認最好的中文版本是楊少華版,就是楊少華寫下了那一句句發人深省又荒誕浪漫的句子,他爲村上春樹的作品定下了一種基調,其餘翻譯作品均脫離不開此基調,讓人誤以爲那就是村上的寫作風格,但實際如何我們無法得知,就像我們摸不透倉央嘉措一樣。

還有一種說法也很流行,是說這首詩只有前兩句是倉央嘉措所寫,而著名的後兩句是曾緘所添加,當然其真實性暫不可考。但不管怎麼說,不論詩歌是誰寫的,我們讀者所感受到的詩意不會改變,我們嚐到的愛情滋味依然還是那麼驚心動魄。但對於倉央嘉措而言,窮小子變成高貴的王,卻被剝奪了愛情,這是一種幸運,還是不幸呢?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