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對待他的叔叔們 結果皇權沒有絲毫的節制

本文已影響1.1W人 

朱允炆對待他的叔叔們,朱允炆被選爲皇太孫時,心裏未必有多少歡喜。他心知肚明,這個位子是個招災引禍的根苗。他讀史讀得最多,對歷朝歷代的宮廷政變了然於胸,誰能保證自己不會陷入類似的逆流中呢?他的心裏沒底。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這其中朱允炆有什麼打算和糾結。

漸漸的長大了,朱允炆發覺爺爺打造的自以爲是鐵桶一塊的江山,竟然危機四伏。朱元璋分封九個能力較強的兒子分別鎮守從東北到西北的邊境,爲了防備異族入侵,鞏固國防力量,九大藩王年年都要操演軍事,就是搞現在所謂的軍事演習。由此可見,這些藩王的手中是握有重兵的。這怎麼不叫朱允炆憂心?爺爺老了,說不行就不行,一旦兩腿一蹬棄世而去,這些叔叔擁兵自保,或是發兵謀反,誰能制止呢?這個問題一直困擾着年少的朱允炆,他因此也失去了少年應有的無憂無慮的權利。

朱允炆對待他的叔叔們 結果皇權沒有絲毫的節制

朱允炆

朱元璋是真的老了,對這些潛在的危機變得不再敏感。他認爲萬事已確保無虞,自己大可以享幾年清福。外有強藩可保邊境安定,內有仁君可使百姓安康,他的腦海裏總是氤氳這樣的圖景。可是生性多疑的朱元璋還覺得有一些問題還需要處理,如果不處理將來就會使自己的孫子爲難。

這次他不再將目光專注於兒子們的舉動了,而是要替孫子拔一拔可能危害帝國健康的骨刺。這下那些功臣們遭殃了。功臣們的好日子,早在洪武元年的時候就結束了。自那以後,他們被看作是桀驁不馴的臣子,一旦對帝國的政策不滿,就會跳出來反對,甚至不惜兵戎相見。這樣怎麼得了?拿着帝國的俸祿,還要帝國的皇帝處處低三下四的考慮他們的利益得失,以免唐突生亂,這成什麼體統?

朱元璋毫不猶豫的策劃了幾宗大案,將他認爲將來可能難以鎮服的功臣一網打盡。誅殺功臣的政策是一貫的,自從朱標被立爲太子的時候,朱元璋就開始着手實施。而到了朱允炆成爲皇太孫後,這樣的工作幾近於掃尾的階段。

對於功臣的誅殺,朱元璋可以說是用盡手腕,柔的不行換鐵的,軟的不行換硬的。更甚者在胡惟庸黨案中,竟然一怒之下廢除了實行千百年的宰相制度,對後世的影響巨大。最直接的結果就是皇權沒有絲毫的節制了,專制到了極點。功臣的急遽萎縮,朱元璋才長吁了一口氣,看誰還敢跳出來叫板?

到朱允炆即位的時候,功臣們喪亡殆盡。這使得朱允炆省了不少勁,沒有出現朝廷內部的反對力量。但也造成了巨大的失誤,以至於靖難之役發生後,朝廷幾無可派之將。

朱元璋在誅滅功臣後,曾洋洋得意地對朱允炆說,我讓你的叔叔們替你抵禦外侮,又替你拔掉了內在骨刺,邊塵不動,內廷自安,你可以做個太平天子。說罷臉上佈滿了得意之色,言外之意是我開創你守成,這你總做得來吧。

朱允炆對待他的叔叔們 結果皇權沒有絲毫的節制 第2張

朱允炆

朱允炆一聽,當時就感到爺爺真是老糊塗了,現在危機蠢動,怎麼說讓我做個太平天子呢?或許他忽略了,正是叔叔們的威脅纔是正經的。他小心翼翼的提醒爺爺,異族入侵,有叔叔們對付,如果叔叔們有異心,誰來對付?說完一雙小眼睛緊盯着朱元璋的臉。

這句話刺中了朱元璋的痛處。如果沒人提起,朱元璋會裝作相安無事的樣子避而不談,而現在未來的皇帝提出來了,還真有點不知如何應對。朱允炆的擔心是正常的,朱元璋何嘗沒有這種憂慮?只是他老了,不想再提了,他寧願相信兒子們都是好的,對皇位沒有非分之想,也不願相信將來他們會起來鬧事。因此朱元璋保持了沉默。

但沉默不是最好的答案。沉默了好久,朱元璋才反問道,你以爲呢?

朱允炆對這個問題的思索不是一天兩天了,可以說自從自己被確立爲皇太孫以來,一直都在考慮如何消除這個隱患。現在爺爺問起了,正好說將出來,讓爺爺拿個主意。朱允炆說,我先要以德服人,以禮制人,道德和禮法都失去效用,就要削奪叔叔們的屬地,還不行就要改封到別處,防止擁兵自守,如果這樣還不悔改,就只好與叔叔們兵戎相見了,那時候流血犧牲也在所難免。

朱元璋再一陣沉默。最後只說,你的辦法最好不過了,沒有辦法比你說得更好。鬼才知道朱元璋心裏到底怎麼想的,他只是希望這樣的事情不要發生。爲什麼叔伯子侄之間要動干戈呢,怎麼說這也不是好事情。

朱允炆對待他的叔叔們 結果皇權沒有絲毫的節制 第3張

朱允炆

從祖孫的這段對話中,我們可以瞭解到兩條信息。一是朱元璋沉醉於自己的理想之中,不再願意考慮將來可能出現的意外之變了,他偏執的認爲那樣的事情不會發生;二是朱允炆早在身居儲位的時候就下定了要裁剪藩王的決心,他認定將來叔叔們肯定是要造反的,叔侄之間兵戎相見在所難免,將來要剪除諸王,要事先徵得爺爺的贊成。

只是沒料到朱允炆對於這樣的大事竟然操之過急。朱元璋一死,他就將矛頭對準了諸位叔叔,沒來得及深思熟慮。欲速則不達,年少的朱允炆終究是油梭子發白--短煉。

朱元璋在位三十一年,終於懷着放不下心的心態撒手人寰。他是一個強人,也是一個偉大的皇帝,儘管在他的手中發生了數不盡的冤假錯案。他始終在構建自己的理想帝國,爲此甚至不惜揹負罵名。一個爲了理想而奮鬥的帝王,是值得後世人尊敬的。

朱元璋死後,皇太孫朱允炆即皇帝位,決定次年改元"建文",朱允炆遂稱建文帝。建文帝登基不久,便頒佈了朱元璋的遺囑:諸王不必至京師奔喪,王國所設官吏,聽朝廷節制。從這條遺囑中我們可以看出,朱元璋至死仍不放心朱允炆的處境,還要做出身後的庇護。

朱元璋精明到這份上,不得不讓我們歎服。他不讓諸王進京奔喪可謂用心深遠,朱允炆年少登基,自然缺乏震懾的威力,如果諸王來朝,不服幼主,覬覦皇位,繼而起了謀篡之心,事情就搞大了。兄弟之間爲了爭奪皇位必然骨肉相殘,那樣的話禍就不淺啊。所以索性就不讓這羣虎狼進京了。但遺囑的另一半,讓王國所設官吏聽朝廷節制,可就成了敗筆了。這不是明顯要利用這些官吏防範藩王嗎?這樣做藩王們肯定是不滿意的。

朱允炆對待他的叔叔們 結果皇權沒有絲毫的節制 第4張

朱允炆

不知道這個遺囑是朱允炆杜撰的,還是切切實實是朱元璋留下的。如果是朱允炆假託朱元璋的名義杜撰的,那則說明朱允炆對當前的處境感到焦慮不安,要採取措施防範叔叔們的野心,但也招致了他們極大的反感,可能被他們認爲是一種挑釁行爲,其連鎖反應的影響不可低估。如此,朱允炆棋局未開,先失一着。如果真的是朱元璋留下的,則只能說明朱元璋聰明一世糊塗一時,死了死了還給朱允炆遺下禍柄。

是真是假已無從可考,但不可否認的是錯誤的思維已在建文帝的腦中形成。古人講謀定而後動,這樣纔可能清楚的判斷形勢。建文帝恰恰反其道而行之,那就是別人未動,自己先動,別人尚沒有這樣的心思,自己卻逼迫他們走上這樣的道路。這樣的錯誤是災難性的,也不可挽回。在將來與燕王的鬥智鬥勇中,建文帝最終落敗,從此可略見其源。

所以說,建文帝剛一登基,便自種苦果,這也算做他的可恨處之一吧。

燕王造反了

朱允炆順利地成了皇帝,可以說沒受到任何方面的壓力。最起碼錶面看來,他的繼承權沒有人站出來反對,沒有人說不。這要歸功於他的老謀深算的爺爺。

可是,庸人自擾。別人尚沒有動他的意思,自己卻坐臥不寧起來,惶惶不可終日,認爲叔叔們要對他下手了。自亂陣腳,無異於自掘墳墓。

朱允炆對待他的叔叔們 結果皇權沒有絲毫的節制 第5張

朱允炆

他的手下有兩個人,一個叫齊泰,一個叫黃子澄,這兩個人忠心是一等一的,可是謀略才識卻實在不敢恭維,大概可以歸入眼高手低之流。他們兩個終日裏在朱允炆的耳旁聒噪,皇上,剪裁諸王勢在必行啊,若不早下決斷,恐怕將來就會淪爲階下囚。本來朱允炆心裏就不爽,一經兩人的撩撥,更加感到時不我待,要儘快的行動。

剛即位的第二天,朱允炆就把齊泰、黃子澄召集在一起密談。密談的話題就是如何削藩,剷除諸王的勢力。在先拿哪家藩王開刀的問題上,兩個參謀發生了嚴重分歧。齊泰主張先拿燕王朱棣開刀,朱棣在諸王中的威信最高、實力最雄厚,把他先做了,剩下的藩王就不在話下了,此所謂擒賊先擒王;黃子澄不以爲然,他認爲應該先以燕王的同胞弟弟周王朱橚開刀,對於燕王朱棣不宜過早的打草驚蛇,先整治周王,便可以去燕王的手足,也可以殺一儆百,敲山震虎。兩個人爭執不下,朱允炆也很爲難。這不是小事,選不好對象,很容易弄巧成拙,適得其反。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