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永樂大帝因何攻滅越南復爲中國一個省?

本文已影響1.73W人 

導讀:有明一代,堪稱“大帝”的帝王只有三人。即洪武大帝朱元璋、永樂大帝朱棣、崇禎大帝朱由檢。朱元璋雖殺伐成性,卻開創一個赫赫王朝,且肅貪決心及能力,更是空前絕後;朱由檢雖爲亡國之君,可其勤政愛國及殉死氣節亦是可歌可泣;不過,只要稍有點歷史知識的人都知道,明朝幾乎所有可以拿的出手的大事基本都是朱棣做的。

正因如此,朱棣死後,其原本廟號奉爲“太宗”,百餘年後亦被尊爲“成祖”。 永樂帝在位期間,《明史》贊曰“帝威德遐被,四方賓服,受朝命入貢者殆三十六國,幅員之廣,遠邁漢唐”。我們且不談其人品若何,優秀的帝王論的則是以其爲中華民族奉之重大貢獻爲要。談文治,實爲可圈可點。其發展經濟,提倡文教,影響甚遠。如動用文人儒臣輯古今圖書8000餘種的《永樂大典》,可謂“纂集四庫之書,及購天下遺籍,上自古初,迄於當世”。論武功,更是四海賓服。朱棣登基後旋即五次北征蒙古殘部;不久,遷都並營建北京,奠定了北京此後600餘年的首都地位;最令他聞名世界的是鄭和下西洋,宣我國威,遂使“鄭和之後,再無鄭和”。

揭祕:永樂大帝因何攻滅越南復爲中國一個省?

這是個血性的帝王,連同他那個時代,足可青史留名,後世自豪。本文單表其攻滅越南這一史話,以讓我們後世人領略一代雄主的膽氣與霸氣。“越南”之名,拜明太祖所賜。原稱安南,古稱交趾,自秦漢以來,一直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五代十國之際,安南乘中國時局動盪,方獨立成分封國。元末戰亂,便從中國版圖宣佈脫離,朱元璋以戰爭方息,重在安撫,不願再起干戈,乃置之不理,安南自此處於半獨立狀態。

然而,歷史定格於公元1409年6月15日這一天。是日,安南不僅想徹底從中國版圖脫離,還變本加厲貪婪侵佔我領土思明路永平寨,且妄圖永久性地佔領大明丘溫、慶遠等五縣。不僅如此,安南國相黎季犛以伏兵卑鄙地殺害前國主陳天平及明軍數千人!負責安南事務的明朝大理寺卿薛品因職責所在,義不偷生,中伏後即自刎恨恨而死,名臣聶聰也死於亂軍之中……

揭祕:永樂大帝因何攻滅越南復爲中國一個省? 第2張

悲劇起因是黎季犛自稱是帝舜的後裔,遣使奉表詭稱國主陳氏宗族已絕。朱棣乃命行人楊渤等大臣調查黎氏奏章真僞及安南民意,而老撾宣慰使居然派人送來了前安南國主陳日亙之孫陳天平,以證明陳在家國劇變時尚在人世。朱棣派人護送其歸國,於是便發生如前所述的慘狀。慘劇傳至京城,此時中國的皇帝偏偏是膽氣過人的朱棣。他聞知奏表,勃然大怒:“蕞爾小丑,罪惡滔天,猶敢潛伏奸謀,肆毒如此,朕推誠容納,乃爲所欺,此而不誅,兵則奚用?”大將朱能更是帶頭應命:“逆賊罪大,天地不容,臣請仗天威,定一舉殲滅之!”於是,明成祖親奉太廟,決定立即出兵滅之。1409年7月16日,中國遠征軍正式出師,朱棣親往龍江餞行,當是時,江面上雄師浩蕩,旌旗蔽空,大明軍威武雄壯,其陣容盛況爲“開國以來之未有”。

史書記載,遠征軍兵分兩路,京畿兵、荊、湖、閩、浙、廣西兵由張輔率領,出廣西憑祥;另一路明軍由蜀兵、建昌、雲南、貴州兵組成,在沐晟率領下出雲南蒙自,兩路明軍斬關而進,勇往直前,在芹站附近大敗安南之伏兵,進佔新福。遠征軍實力亦是名至實歸,不僅陣容威猛,且個個能征善戰。但在攻入河內時,安南兵驅大象出陣,誓死拒戰,激烈的巷戰中,明軍幾呈不支。主帥張輔不愧爲名將張玉之後,居然“以畫獅蒙馬衝之,翼以神機火器。象皆反走,賊大潰。斬其帥二人”,遠征軍追至傘圓山,盡焚緣江木柵,俘斬無算。得府州四十八、縣一百八十、戶三百十二萬,生殺黎季犛父子!

永樂帝大爲振奮,羣臣亦入賀表曰:“安南黎賊父子違天逆命,今悉就誅,皆由聖德合天。”朱棣則謙讓曰:“天地祖宗之靈,將士用命所致,朕何有焉?”明成祖鑑於安南與中國血緣關係及當政者過於奸猾寡恩,遂決定納安南爲明朝行政區(行省),復設三司、郡縣,並一易其父朱元璋冊令,廢除安南藩國名號。

如今,稍稍懂得歷史的越南人,一提起大明朱棣,則是心有餘悸。乃思今朝,“前度劉郎今又來”。越南還是那個越南,只是它不僅兼併了越南南部,而且早已不是中國的屬地了。滄海橫流。這一段本不該忽略的歷史,就此翻過。

揭祕:永樂大帝因何攻滅越南復爲中國一個省? 第3張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