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夏侯惇、夏侯淵、典韋、許褚進不了“五子良將”?

本文已影響1.2W人 

三國(220年-280年)是中國歷史上位於漢朝之後,晉朝之前的一段歷史時期。這一個時期,先後出現了曹魏、蜀漢、東吳三個主要政權。那麼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關於夏侯惇夏侯淵典韋許褚等人爲何進不了五子良將的詳細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五子良將”,“五虎上將”,“江東十二虎臣”,一聽就是很拉風的稱號,要麼應該是武藝高強,要麼應該統兵能力出衆。其實他的產生並非如此。

“五子良將”,“江東十二虎臣”,在史書《三國志》有依據可循。“五子良將”是魏國的張遼、樂進、于禁、張郃、徐晃五人同爲一傳,叫做魏書十七 張樂於張徐傳第十七。五人傳記末尾有個評價:

太祖建茲武功,而時之良將,五子爲先。

根據這個評價,民間纔有了“五子良將”的稱謂。

爲什麼夏侯惇、夏侯淵、典韋、許褚進不了“五子良將”?

同樣的“江東十二虎臣”也是如此,東吳的程普、黃蓋、韓當、蔣欽、周泰、陳武、董襲、甘寧、淩統、徐盛、潘璋、丁奉十二人爲一傳,傳記結束有個評語:

凡此諸將,皆江表之虎臣,孫氏之所厚待也。

所以民間有了“江東十二虎臣”的叫法。反倒是最出名的“五虎上將”(關張馬黃趙合爲一傳)雖也有評價,卻沒有類似的評語稱謂,這是人們根據魏國和吳國的叫法杜撰出來的。

爲什麼夏侯惇、夏侯淵、典韋、許褚進不了“五子良將”? 第2張

說完產生的原因,我們在說說爲何這些人要寫在一個傳上。陳壽的《三國志》有個特點,性質(或者說成就)相同的人物都會合爲一傳。比如在蜀國頗有爭議(品行上有爭議)的劉封、彭羕、廖立、李嚴、劉琰、魏延、楊議爲一傳。比如說吳國的四大都督周瑜、魯肅、呂蒙、陸遜爲一傳。

同樣的魏國的張遼、于禁、樂進、張郃、徐晃這五人,是曹魏陣營外姓武將成就最高的。這幾人在曹軍中的地位僅次於諸曹、夏侯,甚至功勞並不次於他們。他們五人也因功被封爲前將軍、右將軍、左將軍、徵西車騎將軍、右將軍。

夏侯惇和夏侯淵是曹魏宗親將領(曹操本姓夏侯),他們兩個和同是宗親的曹仁、曹洪合爲一傳,叫做夏侯惇等傳第九,作傳順序排在五子良將之前。他們四位是曹操的親信,不管是投奔時間,還是資源傾斜都要高於外姓將軍。

而典韋和許褚,屬於曹操的親衛將領,保護曹操其功不小,但是帶兵對外作戰的機會非常少,要論起功勞,遠不如帶兵在外作戰的將領,所以他二位和李典、李通、臧霸、文聘、呂虔、龐德、龐淯、閻溫合作一傳。叫做二李臧文呂許典二龐閻傳第十八。

結尾對許褚和典韋的評價是“許褚、典韋折衝左右,抑亦漢之樊噲也”

所以夏侯惇、夏侯淵、典韋、許褚進不了“五子良將”,因爲他們不是一類人。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