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裏的梢子功是什麼?什麼場景裏要用到梢子功?

本文已影響2.28W人 

還不知道:秦腔裏的梢子功是什麼?什麼場景裏要用到梢子功?其實梢子功又名甩髮功。秦腔、同州梆子、西府祭腔、漢調桄桄、漢調二簧、眉戶均有此技。是男性腳色利用頭頂扎束的一綹長髮進行表演的特技。

多表現人物驚慌失措、悲憤交加、疼痛欲絕等激烈情緒,用於倉皇逃命、垂死掙扎等險惡情境。秦腔演員陸順子、和家彥、劉立傑、劉毓中、沈和中、蘇育民、高登雲、嚴輔中,青年演員嶽天民等,在梢子功上頗具特色。甩法上有左右甩圈,甩十字,甩圓場,跪步甩,前、後、左、右甩起,上下甩,後甩圓圈,擺須甩髮,挽發變臉,翻身甩髮等,其中挽發變臉和翻身甩髮尤具特色。

挽發變臉:在[緊三錘·擂錘]中左手理髮,趁勢握住,右手在髮束根部握成圓圈,左手將發下端送進圓圈,左手食指拉進圓內勒緊,所挽之發吊在額前,緊接着側身,雙手將額際水紗上掀半寸,兩手食指將兩眉頭上抹,再將眼窩拉下。要求動作迅速、乾淨、有條不紊。秦腔表演藝術家劉毓中在《殺驛》中用此技。

秦腔裏的梢子功是什麼?什麼場景裏要用到梢子功?

翻身甩髮:翻“搶背”後,接着右手撐地,起甩髮。左手、左腿向左翻身,左手、左腿着地,右手、右腿起,邊翻身邊甩髮,繞臺中一週或幾周。秦腔《林沖發配》中,林沖被打後即用此技。

戲曲表演基本功之一。生、淨、醜等腳色在頭頂上扎束一綹長髮,稱“甩髮”;旦腳在“大頭”右邊分出一綹頭髮,叫做“發綹”。甩髮分“通梢”、“倒栽”兩種。

“通梢”的髮梢是尖的;“倒栽”的髮梢是齊的;一般長度以垂至腰間爲宜,醜和窮生略短。演員可以通過舞動甩髮或發綹來表現人物的激動心情,這種表演技術叫甩髮功。男腳色的甩髮又叫“梢子”,故又稱“梢子功”。

以京劇常用的甩髮功爲例,表現激憤的如《野豬林》的林沖,表現瘋癲的如《打棍出箱》的範仲禹,表現恐懼的如《滑油山》的劉青提,表現焦慮的如《鐵籠山》的姜維,表現張惶的如《一箭仇》的史文恭,表現掙扎的如《刺湯》的湯勤,表現絕望的如《煤山恨》的崇禎帝,等等。甩髮功一般包括甩、揚、帶、閃、盤、旋、衝等多種甩法,方向又有左、右、前、後和繞圓圈的不同。

如《煤山恨》崇禎帝的甩髮,先在左右盤繞,然後直衝頂上,披落下來散爲傘狀,遮住面部,屬特技。《蘆花河》“哭屍”一場的樊梨花,《戰宛城》“刺嬸”一場的鄒氏等,也都有複雜的甩髮技巧。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