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北方戰爭歷史 第二次北方戰爭原因

本文已影響9.2K人 

第二次北方戰爭又稱之爲北方戰爭,發生時間是在1655年-1660年,原因是因爲瑞典入侵波蘭引發的多國混戰。

簡介

第二次北方戰爭(1700年2月22日-1721年9月10日),又稱爲大北方戰爭,是俄羅斯帝國爲了奪取波羅的海的出海口及與瑞典王國爭霸的戰爭。戰爭的結果是俄羅斯帝國從此稱霸波羅的海,而瑞典則自此衰落,從歐洲列強的名單上消失。

戰爭背景

在1560至1658年間,瑞典形成了一個以芬蘭灣爲中心的波羅的海帝國,包括卡列利阿,因格里亞,愛沙尼亞和立窩尼亞。在三十年戰爭中,瑞典在德意志也得到了大片領地,包括西波美拉尼亞,維斯馬,不萊梅公國和費爾登,同時瑞典還征服了丹麥和挪威在鬆德海峽以北的領地。

這些勝利可能要歸因於訓練有素的軍隊,儘管其規模相對較小,但是比大多數歐陸軍隊專業化程度高得多。尤其是其專業軍事訓練使得其可以維持高比例的小型火槍隊。但是由於戰爭費用不能由佔領區提供,瑞典最終證明不能在曠日持久的戰爭中維持其軍隊。

大動亂期間外國對俄羅斯的干涉使瑞典在《斯托爾博沃條約》(1617)大有斬獲,該條約剝奪了俄國通往波羅的海的直接出海口,意味着俄國從此不再有挑戰瑞典地區霸權的實力。

俄羅斯的命運在17世紀後半葉得到了逆轉,尤其是在彼得大帝即位後,他一直尋求奪回之前的損失並重建在波羅的海的地位。

17世紀90年代末,探險家約翰·帕特庫爾通過《普列奧布拉任斯科耶條約》成功將俄羅斯,丹麥和薩克森結成聯盟,三國於是於1700年發動了俄國北部戰役。

第二次北方戰爭歷史  第二次北方戰爭原因

  第二次北方戰爭

軍事力量

瑞典

14歲的卡爾十二世於1697年繼承了瑞典王位,從先王手中,他成爲了瑞典帝國的專制君主。查理十二世試圖使帝國遠離戰爭,專注於諸如裁減軍隊和國家改革,加強了君主的地位和帝國的軍事力量。查理十二自視爲中世紀的騎士,以其強烈的公正感和對巴洛克式生活,包括飲酒,奢侈品和使用法語的厭惡聞名。他致力於廢黜他認爲由於背棄信義而不值得成爲國王的對手,多次拒絕議和的機會。

這種態度有人尊敬,也有人認爲瘋狂,而且直到這時,1718年殺死他的那顆子彈是從什麼方向射來的仍不清楚。戰爭期間,除查理十二世外,最重要的瑞典指揮官就是他的密友卡爾·古斯塔夫·雷恩斯克雷德,還有馬格努斯·斯坦博克和亞當·路德維希·列文霍普。

查理十二世的表兄,荷爾斯坦因-戈託普公爵弗雷德裏克四世於1698年迎娶了瑞典國王查理十一的女兒海德薇格·索菲亞,他的兒子,自1702年成爲繼承人的查理·弗裏德里克在查理十二死後對瑞典王位提出要求,但是被迫屈服於烏爾裏克·埃萊奧諾拉的要求,他娶了彼得大帝的女兒——安娜·彼得羅芙娜。

伊萬·馬澤帕原是站在彼得大帝一方的哥薩克首領,但是於1708年投靠查理十二世,他於1710年死於奧斯曼帝國。

反瑞聯盟

彼得一世於1696年繼承費奧多爾三世成爲沙皇,在對西歐的考察歸來後,繼續推進先王已經開展的改革,將俄羅斯轉變爲一個擁有之前三倍領土的近代化帝國,得到了通往波羅的海,黑海和裏海的通道。俄羅斯方面最重要的指揮官,除彼得外還有亞歷山大·丹尼洛維奇·緬希科夫和鮑里斯·施蘭梅特夫。

查理十二世的一個表兄,薩克森選帝侯強人奧古斯特在1696年揚·索別斯基去世後得到了波蘭王冠,他的生活是巴洛克式的,將首都德累斯頓建設爲世界聞名的巴洛克城市,而且他有上百個孩子。但是他將波蘭立陶宛王國改組爲絕對君主國的努力失敗了。他1698年9月在計劃進攻瑞典時與彼得大帝在帕拉瓦的會面,以浮華墮落聞名,他的綽號來自於他體魄強健。

查理十二世的另一個表兄,丹麥-挪威王國國王弗裏德里克四世於1699年繼承克里斯蒂安五世,繼續推行其反瑞政策。在1700年的挫折後,他專注於將國家改組爲絕對君主國,正如瑞典的查理十一已經完成的那樣。他沒能實現收復在17世紀割讓給瑞典的丹麥東部省份,也沒能在1715-1720年間保住瑞屬波美拉尼亞北部和丹麥,但是他結束了瑞典對丹麥南方的威脅和瑞典海峽通行稅的豁免權。

弗裏德里克·威廉一世作爲勃蘭登堡選帝侯和普魯士國王參加了戰爭——他於1701年取得了王位。他致力於勃蘭登堡的一貫目標:奪取奧德河口以爲勃蘭登堡核心區域獲得波羅的海入海口。布倫瑞克-呂內堡選帝侯,1714年後的英國國王,漢諾威王朝的喬治一世也抓住這個機會使他內陸的德意志領地與北海相連。

軍隊規模

1700年,查理十二世以常年訓練爲基礎維持着一支77000人的常備軍,但是1707年之前,儘管有損失,這個數字已經增長到至少12萬。

俄羅斯有能力動員一支龐大的軍隊,但是無法同時將其投入行動。俄羅斯的動員體系效率也很低下,而且這個急劇擴張的國家必須四處設防——衛戍部隊需要維持,而戰爭也開支巨大,覆蓋俄國全境的總動員是不現實的,彼得一世盡力將軍隊的士氣提升到瑞典軍隊的水平。

丹麥在入侵荷爾斯坦因-戈託普時動用了2萬人,在其他戰區還有其他部隊,波蘭和薩克森共動員了至少10萬人。

戰爭過程

卡爾十世的戰略目標與前期勝利

克里斯蒂娜女王(Christina,Queen of Sweden)退位當天下午,她的表哥兼繼承人卡爾·古斯塔夫便加冕爲瑞典國王,稱卡爾十世(Charles X Gustav of Sweden)。年輕的國王渴望通過戰爭的方式建功立業,此時擺在他面前的有兩個目標。首先是瑞典的老對頭丹麥王國,後者經歷三十年戰爭已經被削弱,富饒的斯科納地區似乎唾手可得。另一個就是南部的波蘭立陶宛聯邦。經過慎重考慮,古斯塔夫十世選擇了後者作爲戰爭目標,這是一個比較理性且符合瑞典利益的決策,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將波羅的海南岸地區牢牢控制,並且維護瑞典在波美拉尼亞和利沃尼亞的利益是瑞典統治者一以貫之的國策,這裏是王國的最重要的貿易收入來源;

波蘭立陶宛聯邦瓦薩王朝的統治者仍然沒有徹底放棄對瑞典王位的宣稱;

叛逃的波蘭大貴族傑羅姆·拉奇耶夫斯基力勸卡爾十世入侵聯邦,而且他對波蘭軍隊的組織戰術瞭如指掌,可以有效幫助瑞典軍隊打敗波蘭人;

此時聯邦境內的赫梅利尼茨基起義已經爆發7年,大量聯邦軍隊被牽制在烏克蘭而且損失慘重。特別是1652年巴託姆大屠殺,聯邦損失了許多最精銳的基層軍官和士兵;

沙皇俄國在1654年撕毀條約聯合哥薩克發動入侵,又對聯邦造成了沉重打擊;預計開戰初期可以迅速佔領波美拉尼亞的大片富饒土地,戰鬥損失可以通過掠奪財富的方式以戰養戰。

1655年3月,卡爾十世說服議會決定對波蘭動武,7月,瑞典王國對聯邦宣戰。最初的戰爭計劃共有兩支軍隊入侵聯邦,一支14,000人的由瑞典元帥阿爾維德·維滕伯格(Arvid Wittenberg)指揮。另一支15,000人的軍隊由卡爾十世親自統帥,外加9,000人的援軍,共約40,000瑞軍作爲初期部隊投入進攻聯邦的軍事行動中。

自由的叛國

發生在1655年7月24日的烏伊希切之戰(Battle of Ujście)給波蘭人帶來的傷痛和恥辱非常深刻,直到今天仍被視爲最可恥的叛國象徵。維滕伯格渡海後向南方前進,擋在他面前的是大波蘭省當地施拉赫塔與大貴族集結的徵召民團,由克里斯托弗·奧博爾林斯基和安傑伊·卡羅爾·古德茲林斯基指揮,他們有約14,400以步兵爲主的部隊。

波蘭貴族原本的任務是據諾泰奇河天險防禦,堅持到國王率領援軍趕來,但他們僅抵抗了五個小時,在部分瑞典騎兵從別的橋樑渡河對他們形成包圍態勢後,兩位波蘭貴族放棄抵抗,選擇與維滕伯格談判。談判過程非常順利,奧博爾林斯基和古德茲林斯基很痛快地投降並宣誓效忠瑞典國王,把聯邦最富庶的大波蘭省份的控制權完全交給對方,包括土地上的所有教堂、王室財產、包括重鎮波茲南、卡利斯、考斯希安之內的所有城鎮和城堡,而他們的條件僅僅是瑞典國王保證他們在大波蘭省的貴族地位和所謂的“黃金自由”。

簽署投降協議當天晚上,兩位波蘭貴族就在瑞典人的營地裏參加宴會。他們無所顧忌地大快朵頤,彷彿白天什麼事都沒發生,彷彿身邊把酒言歡的人是朋友而不是屠殺他們同胞、掠奪他們祖國財富和土地的侵略者,就在這把酒言歡的融洽氣氛中,波蘭有史以來最可怕的災難,最致命的戰爭和最無可挽回的損失在撰史者的嘆息中徐徐拉開了帷幕。(與波蘭貴族的談判過程中,之前已經叛國的大貴族傑羅姆·拉奇耶夫斯基起到了重要作用,傑羅姆對國內許多事物都非常瞭解,他的背叛讓聯邦的處境雪上加霜。)

客觀地說,貴族民團的戰鬥力肯定是不如瑞典軍隊的,但如果他們能多拖延一段時間,更頑強的抵抗至少能讓瑞典人繞道過河,都可以給後方波蘭軍隊的集結整取時間。烏伊希切投降事件是一個巨大的戰略失敗,這意味着精銳的瑞典軍隊沒有經受任何抵抗就輕鬆進入波蘭最富有的行省,維斯瓦河以西再無險可守,華沙門戶洞開。7月31日,投降的消息傳到華沙,同時,明斯克戰事也趨向惡化,一連串地打擊幾乎讓楊二世·卡齊米日國王瀕臨崩潰,他甚至向神羅皇帝求援,甘願放棄波蘭王冠。

烏伊希切投降事件對聯邦共和國的傷害甚至高於巴託姆大屠殺,後者僅是肉體消亡,而前者意味着靈魂的墮落,而就是這種大貴族集體的墮落最終埋葬了聯邦國家。

現代波蘭瑟姆議員和學者彼得·納姆斯基寫道:“在1655年之前,所有叛國人員都要受到嚴厲懲罰,但在與瑞典人會面併發生集體叛國行爲後,其參與者沒有受到任何譴責。此外,他們後來被允許返回波蘭繼續以前的生活......在烏伊希切之後,貴族集體背叛國家成爲某種時髦的體面行爲,瑞典入侵本身不僅破壞了波蘭的國家地位,也種下了背叛的種子。”

國破山河在

8月14日,卡爾十世的軍隊得到加強,約24,000人浩浩蕩蕩地向華沙前進,此時,楊二世向他致信,表示願意放棄整個立陶宛換取和平,但被拒絕了。事實證明,假如卡爾十世知道後面會發生什麼,他會很樂意接受這個條件的。楊二世沒辦法,在東方前線抵抗俄國-哥薩克入侵的軍隊無法撤回,他只能設法咬牙又組建了一支小部隊,希望能延緩瑞典人的進攻鋒芒。9月2日,索博塔戰役爆發,楊二世親率軍隊與瑞典人交戰,但人數差距太大,他只得下令撤退,幸運的是,這支部隊的大部分人員都成功撤走,瑞典人只俘獲了幾輛輜重車。隨後維滕伯格率領8,000軍隊追擊楊二世,後者不得不向克拉科夫撤退,卡爾十世率領3,000部隊圍攻華沙。

現在,這座東歐最繁華的城市,聯邦共和國的首都,用於防禦卡爾十世的守軍只剩下200人。9月8日,面對絕望的形勢,華沙守軍向對方投降,卡爾十世進入華沙城。華沙城有高聳的城牆,豐富的糧食補給、彈藥和用於防禦的數百門大炮,這些全都被瑞典軍隊奪取。

頭幾個月,卡爾十世設法維持了瑞典駐軍在華沙的軍紀,但隨着後面戰局不利,拖欠軍餉現象發生,便再沒有人能阻止瑞典人對華沙的暴行了。搶劫、強姦和肆意屠殺充斥着這座美麗城市的大街小巷,所有商店和大部分居民的住宅被洗劫一空。烏雅茲多夫斯基圖書館的大部分館藏圖書,包括從皮亞斯特時代流傳下的珍貴手抄本,還有王室檔案館的文件被瑞典人盡數搶走,許多無價的孤本和書籍遭到徹底毀壞,這是最慘重的損失。

華沙皇家城堡是重點破壞對象,數千件歷代波蘭先王珍藏的名貴藝術品,繪畫、雕塑、寶石、瓷器、絲綢、掛毯、樂器、傢俱和其他珍品被搶掠一空。瑞典士兵爭貨相攻,縱火焚燒,許多東西在掠奪中就已損毀,搶得走的搶,搶不走的直接砸碎或焚燬。建築上的裝飾品也被撬下奪走,甚至宮殿牆壁上的貼紙裝潢也被剝下,大理石雕刻而成的噴泉、壁爐、廊柱、樓梯、地板、水晶吊頂,銀質餐具,甚至帶花紋的玻璃、窗框和門框也被粗暴地拆除,許多黃金時代留下的巴洛克式建築毀於一旦,除了磚石和其他太沉重的東西,瑞典人奪走了一切。

原本農貿發達的華沙郊區村莊被毀滅,所有糧食都被瑞典人奪走,僥倖逃過屠殺的居民又大批死於饑荒和瘟疫,曾經繁榮昌盛的維斯瓦河糧運貿易不復存在。戰爭結束後,滿目瘡痍的華沙城居民人口減少了90%,街道上廢墟中到處都是死人,許多名門望族就此絕跡。華沙再也無法恢復往日的輝煌繁盛,這顆東歐最璀璨的明珠就此永遠黯淡了下去。華沙城的悲劇只是一個縮影,所有被瑞典人和俄國人佔領的城鎮都受到了同樣的待遇,只是由於瑞典人佔領的是波蘭最富庶的地區,所以這裏的損失也最爲慘重。

9月12日,得到援軍加強的波軍終於在扎爾諾夫鎮附近停下,並準備與追擊的瑞軍展開戰鬥。原本楊二世打算直接撤到克拉科夫,但隨行的貴族要求迅速於瑞典人戰鬥,國王只得同意。9月16日,楊二世率領11,000人與幾乎率領相同人數的卡爾十世交戰,扎爾諾夫戰役打響。瑞典步兵的長槍方陣擋住了波蘭騎兵的進攻,同時,瑞典人的40門火炮成功壓制了波蘭步兵的反攻,與之相對的,波蘭人只有6門炮。

眼看局勢危急,楊二世下令撤退,同時瑞典騎兵已經追上。但幸運的是天降暴雨讓瑞典人停止追擊,波軍雖戰敗但損失不多,傷亡約1,000人,瑞典人的損失微乎其微,但隨後瑞典人開始了他們的暴行。小波蘭省居民享受了幾百年和平時光,但一切都毀於瑞典人的暴行,上一次是13世紀的蒙古入侵。Opoczno、Inowłódz、Drzewica和Odrzywół鎮遭到殘酷的掠奪、破壞、屠殺和焚燒,居民十室九空,城鎮幾乎被夷爲平地。以扎爾諾夫鎮爲例,這裏戰前有1000人口,戰後只剩120人。

之後,維森伯格繼續率軍追擊楊二世的部隊,後者依託納雷夫河與維斯瓦河河口防禦。維森伯格的60門火炮繼續發揮了重要作用,波軍被壓制的動彈不得,瑞軍工兵得以迅速在河上修建橋樑。戰鬥持續了10天,雙方以遠距離交火爲主,之後瑞軍渡河追擊,楊二世下令撤退。波軍騎兵居多,因此只損失了300人,大部分成功撤走了。9月30日,維森伯格佔領了普烏斯托克城。與此同時,克拉科夫保衛戰打響。

克拉科夫保衛戰(1655.9.25-10.13)

早在八月初,克拉科夫就開始自發組織防禦了,當地貴族捐款加固城牆,募兵,波蘭女王還變賣了許多珠寶首飾用於城防。9月19日,在扎爾諾夫吃了敗仗的楊二世率領幾千人進駐克拉科夫。起初,國王計劃不惜一切代價保衛波蘭最古老的首都,但在其他指揮官的勸說下,國王在9月24日離開,攜帶着瓦維爾大教堂的金庫前往西里西亞爭取神羅的援助,並將5,000城市守軍的指揮權交給斯特凡·恰爾捏茨基。

波蘭守軍由正規軍和武裝平民組成,恰爾捏茨基施行焦土政策,提前把郊區的幾個村莊燒燬,並拿走了所有物資,然後在城外修建防禦陣地。9月25日,卡爾十世率領14,000軍隊將城市包圍並發動進攻,瑞典步兵一度攻進了格羅茲卡門,又被波蘭步兵打退。

之後,瑞典人放棄進攻,漫長的炮擊和圍困開始了。卡爾十世把指揮權和一半士兵留給維森伯格,自己率軍繼續追擊波軍。10月3日,沃伊尼茲之戰打響,卡爾十世以4,000軍隊打敗了7,000波軍,這場戰役的失敗讓克拉科夫再無獲救的可能,同時又有許多絕望的波蘭貴族加入到瑞典一方,其中甚至包括楊·索別斯基。

外圍的城牆已經被瑞典人的炮火炸成了廢墟,但克拉科夫守軍拒絕向瑞典人投降,仍然頑強抵抗。10月6日,卡爾十世親自騎馬在城牆旁邊巡視,然後被不遠處的一個波蘭火槍手擊斃了坐騎,他本人倖免於難,但恰爾捏茨基非常清楚,這座城已經沒有獲救的希望了。爲了拯救僅存的軍隊和市民還有城市財產,他決定與卡爾十世談判。

10月17日,雙方簽訂投降條約,包括保證城中的宗教自由,居民和神職人員的生命安全,以及所有人的財產,克拉科夫學院和其他地點的安全,保證所有波蘭士兵放下武器撤退。19日,恰爾捏茨基率領僅存的1,800士兵出城,卡爾十世向這位對手錶達了尊敬。不過隨着瑞軍進入城市,關於禁止掠奪的條約就被觸犯,卡爾十世無法約束手下特別是僱傭兵的軍紀,教堂和許多地點遭到掠奪,瑞典人搶走了價值500萬茲羅提的資產,不幸中的萬幸是城市本身和居民沒有受到太多傷害。

10月4日,一支由克里斯托弗·澤戈斯基指揮的游擊隊配合當地駐軍消滅了柯希阡城的300名瑞典駐軍,但隨後更多瑞典軍隊展開了報復,他們攻下了這座小城,屠殺了大部分居民,掠奪了全部資源然後付之一炬,柯希阡鎮的命運是許多被戰火蹂躪的波蘭城鎮的縮影。

雅斯納·古拉修道院保衛戰(1655.11.18-12.27)

在戰鬥發生的兩個月前,這座修道院的神職人員就已在做抵抗的準備了,所有人都出資購買了60支火槍,近30門火炮,還有足夠的彈藥。同時招募了160名僱傭兵,80名志願者,還有修道院自身70位可以參加戰鬥的僧侶。院長奧古斯丁·科爾德茨基(Augustyn Kordecki)提前將所有貴重物品運往附近的堅固城堡,然後回到修道院繼續主持防禦工作。

11月8日,修道院拒絕了瑞典使者的勸降行動。11月18日,瑞典指揮官布呂柴爾德·穆勒率領3,200人再次勸降,被拒後當天即展開圍攻。當瑞典兵馬準備展開兵力時,修道院四方,四面聖牆事先挖好的炮口驟然噴塗烈焰,潑散出硝煙彈火。那氣勢,儼如汪洋之上有小舟在航行,而風雨驟至,於是船、海相聯,迷濛一片。那火炮轟吼,震裂空間,聖牆都打起了哆嗦。暴烈的炮彈曳着雲狀般的硝煙,在空中劃出不祥的弧線,落到瑞典兵馬的掩體,它們擊破草棚,穿入屋頂,撞碎牆壁,在落地處爆開,立時升騰起煙柱鐵雨。

瑞軍的輕型火炮難以擊破修道院的外牆,反而在還擊中損失了許多人手。到12月10日,瑞典援軍抵達,還攜帶幾門大口徑重炮。雙方再次展開猛烈地炮戰,修道院內部可謂慘狀紛呈,持續不絕的雷霆怒吼,硝霧漫漫。聖牆承受炮擊的悶鈍聲,窗戶裂破聲,開花炮彈的猙獰聲,彈片凌空的呼嘯聲,木材擊碎聲,各種聲響混沌一片,一切都在毀滅!驀然間,從一座早年燒燬近期才修復的塔樓上聽得聖歌在鳴奏,喧鬧間依然能字字清晰聽聞:“貞女,聖母!榮哉,聖母瑪麗!”又一批炮彈爆炸,折斷的房樑在吱呀發響,寧謐的聖歌繼續流漾。“願天主聖子,恩賜勝利,爲我們贏得麪包豐足,贏得福祉!”

12月24日,瑞典人在北邊挖掘地道,但守軍主動出擊,將瑞典人的工兵盡數殺死。月底,穆勒想挽回一點面子,要求對方提供六萬塔勒的贖金,但又被拒絕。12月27日,瑞典人正式放棄圍攻。

戰鬥結束後,修道院只有幾十人傷亡,瑞典方則有幾百人傷亡。從軍事角度看,這點損失對瑞典人的影響微乎其微,但雅斯納·古拉修道院保衛戰的成功對波蘭人起到了重大鼓舞作用,這場戰鬥在後來徹底激發了全體波蘭民族反抗瑞典入侵的決心,讓人們知曉國破山河在,即便祖國被四面圍攻,但敵人也不是不可戰勝的,也正是在1655年末,各地反抗瑞典人的起義和游擊隊逐漸增多,波蘭爆發全國性的反侵略起義,聯邦轉入戰略反攻。

利沃夫誓言

1655年10月30日,國王楊二世·卡齊米日在奧伯萊的方濟修道院中發表奧伯萊宣言(Uniwersal opolski),號召所有不願被奴役的波蘭人發動武裝起義打擊瑞典侵略者。全波蘭範圍內的大起義運動開始了,人民自發組成游擊隊截擊瑞典軍隊的運輸補給,頻繁地發動小股襲擊,瑞典軍隊陷入人民羣衆的汪洋大海中。12月29日,王冠蓋特曼波託茨基和場地蓋特曼蘭茨科龍茨基一起,在扎莫希奇東部的蒂紹夫採小鎮宣佈成立蒂紹夫採貴族聯盟(Tyszowce Confederation),旨在團結所有不願意屈服瑞典人統治的聯邦貴族共同抗爭,同時對流亡在外的君主表示忠誠。很快,楊二世便決定離開西里西亞一處避難的城堡,隱蔽地帶領小股部隊南下喀爾巴阡山脈,經過幾個月艱苦地跋山涉水,終於在1666年3月抵達聯邦控制的東南重鎮利沃夫。他進入利沃夫聖母昇天大教堂,並在羅馬教皇大使皮耶特羅·維多尼的幫助下舉行神聖彌撒。他莊嚴地宣佈聖母瑪利亞爲宗教意義上的波蘭女王,波蘭的所有子民都會受到祂的庇護,同時他也莊嚴宣誓,要保護王國的農民免受任何強加的不公正待遇(實際上是削減大貴族權力的減稅)。

斯特凡·恰爾捏茨基領導的戰略反攻

1655年底,共和國轉入戰略反攻,馬林堡頑強地挺過了幾次進攻,格但斯克一直忠於波蘭王室,直到戰爭結束瑞典人也沒能攻下這座城市。同時,聯邦全境爆發了反對俄國人和瑞典人的起義,大波蘭省游擊隊的數量明顯增加,對瑞典軍隊的襲擾也越來越兇狠,而最令卡爾十世頭疼的莫過於斯特凡·恰爾捏茨基。恰爾捏茨基號召普通波蘭人加入他的軍隊與侵略者作戰,並收編了許多游擊隊,實力進一步增強。1656年2月18日,恰爾捏茨基率領不到2,700騎兵與卡爾十世統帥的9,000瑞軍在盧布林省的西北部爆發了戈爾博戰役(battle of Golab),雙方激戰一天,以恰爾捏茨基的撤退告終,但有趣之處在雙方的損失,戰敗方的波蘭大約失去了137名士兵,勝利方的瑞典人損失不到150人。即便沒有取得重大殲敵戰果,卡爾十世也確信自己擊垮了這支波軍,然而事實是恰爾捏茨基很快將隊伍重組,繼續對瑞典人進行襲擾,特別是楊二世國王迴歸後,有更多人的踊躍參軍。

1656年3月初,筋疲力竭的瑞軍從扎莫希奇堡撤退。3月15日的雅羅斯瓦夫之戰中,恰爾捏茨基率軍殲滅了1000瑞軍,成功挫敗了卡爾十世向東南方進軍的企圖。雅羅斯瓦夫的失敗和游擊隊的持續騷擾讓瑞軍叫苦不迭,他們又遭遇連日暴雨,軍中出現大量減員,許多傷員因得不到救治而死。3月24日,被一萬多聯邦軍隊包圍在桑河與維斯圖拉河交叉口的卡爾十世趁夜裏率軍突圍,300名瑞典士兵划船過河,迅速殲滅岸上的波蘭警衛隊,然後接引更多瑞軍渡河,守衛河岸的立陶宛軍不戰而逃,卡爾十世成功撤退。

3月28日,恰爾捏茨基計劃與波烏比斯基一起夜襲瑞典軍營,結果當他殺到時,後者卻迷了路。卡爾十世親自操作大炮作戰激勵士氣,瑞典軍隊的高超素質得到體現,在短時間的混亂後馬上組織有序防禦,恰爾捏茨基敗退。4月5日,卡爾十世終於撤至華沙,但之前駐守華沙的2,500瑞典軍隊在4月7日的瓦爾卡之戰中被徹底殲滅。原因是早在3月中旬卡爾十世便下令讓駐防華沙的巴登的弗雷德裏克六世侯爵率軍援救自己,脫離險境後就讓他們撤回華沙。結果這支部隊被恰爾捏茨基半路追上全部殲滅,波蘭翼騎兵頂着對手的猛烈火力反覆衝擊三次纔將瑞典步兵擊潰。後者逃到樹林又因爲波蘭農民點燃樹木給逼了出來,然後幾乎遭到屠殺,瓦爾卡之戰的意義是聯邦在洪水時代首次在野外大量殲滅瑞典軍隊。

5月7日的克韋茨科戰役(Battle of Kłecko)以卡爾十世的勝利告終,他率領7,000以步兵和炮兵爲主的部隊成功擋住了12,000以騎兵爲主的恰爾捏茨基軍隊的進攻。五個小時的激烈戰鬥中,波軍組織了多次大規模騎兵衝鋒,均被依託戰壕瑞典步兵的強大火力擊退。瑞方一共損失了428人,波軍有600人陣亡在戰鬥中,還有1000多人死於追擊,恰爾捏茨基在戰後承認,只有足夠數量和質量的步兵和火炮纔有可能正面擊敗卡爾十世,以騎兵爲主的傳統波蘭戰術已經不適用了。不過戰後沒多久,波蘭軍隊就收復了Leszno,Kościan,Bolesławiec和Sieradz四座城市。

6月1日,卡爾十世率軍在普魯士地區的克齊尼亞戰役中擊敗了恰爾捏茨基,但3天之後恰爾捏茨基又發動一次成功的突襲,以56人的代價殲滅一支300人的瑞典生力軍。儘管卡爾十世在大波蘭和普魯士對波軍實施了多次打擊,但楊二世·卡齊米日國王早在4月24日就率70,000大軍展開了對華沙的圍攻,2,500瑞軍在維滕貝格的指揮下防守,史稱第一次華沙戰役。兩個月的時間裏波軍進行了四次大規模進攻,瑞軍也在炮火的幫助下頑強抵抗,雙方的猛烈炮擊持續蹂躪着破敗不堪的華沙城。7月1日,維滕貝格在絕望中宣佈投降並被關押,幾乎淪爲廢墟的華沙宣告光復。根據投降條約,瑞典人必須歸還所有贓物,但這基本不可能,因爲大部分物品已經運到了瑞典本土,國王只追回了價值約200萬茲羅提的贓物。值得一提的是,因爲沒有收到貴族事先承諾拖欠已久的軍餉,這造成了相當的士氣問題,當時還發生了許多針對分配戰利品貴族的指控(許多貴族將軍餉中飽私囊)。

勃蘭登堡-普魯士與馬林堡條約

霍亨索倫家族的弗里德里希·威廉一世·馮·勃蘭登堡,號稱“偉大的選帝侯”(Friedrich Wilhelm von Brandenburg,the Great Elector),他是勃蘭登堡選帝侯,承襲父親的爵位,1641年被瓦迪斯瓦夫四世授予普魯士大公頭銜。弗里德里希與王室普魯士的貴族在1655年11月12日簽訂林斯克條約,後者同意勃蘭登堡軍隊協助防禦普魯士。很快,王室普魯士的大部分地區就被瑞典軍隊和勃蘭登堡軍佔領,只有馬林堡和格但斯克還在抵抗。

1656年初,弗里德里希必須選邊站,他不想讓勃蘭登堡本土也捲入這場戰爭,考慮到波蘭全境幾乎淪陷,國王流亡在外。在卡爾十世的逼迫下,雙方簽署柯尼斯堡條約。普魯士公國成爲卡爾十世的附庸,作爲回報,弗里德里希得到了埃爾姆蘭德,勃蘭登堡宣佈中立,局勢很快發生變化,楊二世回國立下利沃夫誓言,波蘭全國爆發起義運動,恰爾捏茨基積極率軍反攻,卡爾十世陷入被動。卡爾十世迫切需要弗里德里希的勃蘭登堡軍隊助戰,爲此他願意做出讓步。1656年6月29日,雙方簽訂馬林堡條約(此時馬林堡也被攻佔),條約規定在柯尼斯堡條約的基礎上,弗里德里希派出4,000勃蘭登堡軍隊協助卡爾十世作戰,以換取前者在大波蘭地區四個行省的世襲領主地位。

第二次華沙戰役(1656.7.28-30)

7月13日,卡爾十世命令已經變節的博古斯拉夫·拉茲維爾攻下了蒂科欽城堡,打通了瑞典主力前往華沙的道路,卡爾十世率領能集結的所有部隊,再加弗里德里希的勃蘭登堡援軍向華沙前進。楊二世·卡齊米日召開軍事會議,討論是否與對手決戰。恰爾捏茨基堅決反對決戰,主張繼續遊擊襲擾,會議最終決定集結主力與敵決戰。

瑞典-勃蘭登堡聯軍有約7,500瑞典輕重騎兵和龍騎兵、約3000瑞典步兵,再加上弗里德里希的勃蘭登堡援軍,約5000日耳曼騎兵和龍騎兵還有3,500日耳曼步兵,共計約19,000人,還有47門火炮。波蘭一方的主力由20,000騎兵部隊組成,包括驃騎、鍊甲騎兵、龍騎和950名翼騎兵,約4,000正規步兵,10,000民兵,2,000韃靼騎兵,18門火炮,約36,000人。

弗里德里希和卡爾十世兩位傑出的軍事家一致同意把戰場擺在維斯瓦河西岸河谷,一片樹林、沼澤地、丘陵和小河密佈的狹窄地區。複雜的地形極大限制了波軍的機動與騎兵優勢,同時方便瑞典步兵構築陣地發揮火力優勢。1656年7月28日,第二次華沙戰役打響。

卡爾十世下令進攻波軍的防禦陣地,波蘭步兵依仗戰壕防禦,用火槍和大炮轟擊瑞典軍隊。楊二世也下令立陶宛軍從側翼進攻,但被瑞軍擊退。雙方激戰一整天,狹窄地形和充滿泥沙的道路讓波蘭騎兵無計可施,但也遲滯了瑞典步兵的進攻。傍晚戰鬥結束,瑞典人的損失超過了波蘭人,弗里德里希勸阻卡爾十世撤退被拒絕,他堅信自己會取得勝利。

7月29日,卡爾十世下令少量部隊在正面佯攻,他親率主力從南部的森林中穿行,達成在東側把波蘭主力推向維斯瓦河的戰術意圖。這是冒險行動,一旦迂迴部隊被發現,他們在泥濘的森林中無法有效防禦,極有可能遭受重創。而即便繞到波軍東部,一旦攻擊失敗也難以撤走,但卡爾十世不在乎,他堅信自己和身經百戰的瑞典軍隊必定成功。

波軍與佯攻部隊交火,沒有注意到瑞軍在森林中移動,下午4點,大量瑞軍終於抵達波軍陣地東側。波軍很快發現了他們,騎兵開始集結,卡爾十世下令步兵組成三道堅固的防線準備防禦。楊二世也看到了機會,計劃將對手推到後面的泥沼地。4點50分,亞歷山大·希拉里·波武賓斯基上校率領900名翼騎兵作爲前鋒對瑞典防線右翼發起衝鋒,瑞軍第一道防線的步兵遭受重創。翼騎兵馬上衝擊第二道防線,卡爾十世親臨第一線指揮戰鬥,被一位波蘭騎兵從坐騎上擊落,國王衛隊拼死保護才讓受傷的卡爾十世倖免於難。周圍的步兵從側翼射擊波蘭騎兵,後者也損失慘重被迫撤退。

天黑後戰鬥結束,波蘭騎兵給步兵爭取了足夠時間用於加固陣地,卡爾十世的計劃落空。

7月30日,楊二世國王考慮到己方士兵因爲欠餉而普遍士氣低落,以及瑞典軍隊強大的火力優勢,認爲自己雖然不會被擊敗,但也無法戰勝對手,所以他決定撤退。卡爾十世下令追擊,但波軍是撤退而不是潰敗,負責掩護撤退的步兵依託陣地在頑強抵抗。戲劇性的場面出現在波蘭騎兵身上,數萬騎兵在瑞典軍隊前往來奔馳有序撤退,揚起了漫天沙塵。這個場面反而加深了卡爾十世的疑惑,他擔心波蘭騎兵隨時會發起反擊,因此沒有讓騎兵進攻。等卡爾十世回過神來下令出擊的時候,波蘭騎兵已經瑞典大軍的眼皮底下完成了撤退。

幾萬大軍撤退還是引發了恐慌,人們爭先恐後地擠到橋上,橋的某段發生斷裂,許多人掉進河裏,還有些人游到了岸邊。卡爾十世謹慎的緩慢行軍,唯恐波軍發起反擊。到中午,波軍撤退完畢,隨後瑞典-勃蘭登堡聯軍佔領了波軍陣地,繳獲了十幾門火炮。戰鬥清點傷亡,瑞軍約損失1,000~1,200人,波軍在戰鬥中損失2,000人,又在撤退中損失1,000多人。

大洪水時代最大規模的陸上會戰雖然以波蘭的失敗告終,但楊二世·卡齊米日沒有讓己方主力受到太大打擊,基本全身而退,卡爾十世殲滅波蘭主力的計劃也沒有達成。隨後波蘭國王又召開了軍事會議,討論是否應該保衛首都。最終會議決定放棄華沙,這是理性思考的結果。因爲當時的華沙幾乎成爲廢墟,城牆毀壞,沒有補給和物資,已經失去了防禦價值,倒不如讓對手再分出寶貴的軍隊駐守這座空城。

疲憊的卡爾十世再次佔領了華沙和拉多姆,楊二世將軍隊分成三撥撤退,最終在盧布林重新集結向北進攻。恰爾捏茨基繼續遊擊作戰,8月25日在羅茲截擊一支1,500人的瑞典軍隊,只有30人活着逃脫,剩下1,470人全部被殲滅。28日,一座1,000餘人的瑞典和勃蘭登堡營地被不到400個波軍夜襲,許多高級指揮官在內的700人被殺,波軍損失輕微。盧布熱慘敗後,弗里德里希被迫下令向北撤退,大波蘭地區基本被收復。10月,瑞典軍隊從華沙撤退。10月8日,波蘭人在普洛斯特基戰役再次取得勝利,4,000勃蘭登堡軍隊被擊潰。

隨着波蘭與俄國暫時停戰,到1656年底,卡爾十世幾乎丟掉了所有波蘭和立陶宛佔領區。

1657年,特蘭西瓦尼亞大公約翰二世·拉科奇(George II Rákóczi)與瑞典-哥薩克結爲同盟,發兵25,000從西南方向入侵波蘭。他們的進軍目標爲華沙,一路燒殺搶掠,許多城鎮和村莊被毀滅。1657年6月,特蘭西瓦尼亞-瑞典-哥薩克聯軍再次攻下華沙。六月底,華沙的瑞典守軍前往丹麥作戰,拉科奇自知無力抵擋波蘭的反擊,率軍準備回國。7月,蓋特曼耶日·魯博米爾斯基與神羅援軍圍攻克拉科夫,1個月後收復古都。同月,恰爾捏茨基集結10,000軍隊在利沃夫以北馬格洛夫將其截住,拉科奇的軍隊幾乎沒有抵抗之力,很快被擊潰,第二天又被波軍趕到沼澤地損失慘重,2000輛滿載戰利品的大車也丟掉了。

7月20日,拉科奇帶着殘兵敗將再次被恰爾捏茨基追上,他絕望地乞求和平,恰爾捏茨基無奈同意,拉科奇向波軍支付了300萬茲羅提賠款。但僅三天之後韃靼人又追上將僅存的10,000特蘭西瓦尼亞人全部擊潰並擄掠爲奴,拉科奇勉強逃回國,三年後被奧斯曼人殺死。

1657年6月,卡爾十世離開波蘭前往丹麥抵抗後者的入侵,波蘭全境發起大反攻。軍事上波蘭節節勝利,但隨着勃蘭登堡和神聖羅馬帝國的干預,外交和政治局勢變得更加複雜詭譎,1657年11月6日,楊二世國王與弗里德里希在布隆伯格(今比得哥什)簽署聯盟條約。

布隆伯格條約

布隆伯格條約是正說波蘭史三十一章最重要的一段,我會盡力從頭梳理條約簽署背景的來龍去脈,條約內容以及它的重大影響。布隆伯格條約的簽署背景較爲複雜,它的源頭是1656年11月20日,弗里德里希與卡爾十世簽署的拉比奧條約。當時瑞典在波蘭節節敗退,俄國、神聖羅馬帝國與荷蘭在陸地與海上對抗瑞典,卡爾十世感到獨木難支,他迫切需要弗里德里希更有力的支援。根據條約內容,卡爾十世授予弗里德里希在普魯士公國和埃爾姆蘭領的完全主權。普魯士大公爵弗里德里希不再是卡爾十世的藩屬,成了獨立國家。

但此時弗里德里希普魯士公爵領的獨立地位仍然是不合法的,因爲波蘭國王名義上仍然是他是宗主。如果是和平時期,叛逆的獨立行爲必定會招致波蘭大軍壓境,但現在波蘭遭受前所未有的重創,急需結束戰爭,這就是弗里德里希敢於和楊二世討價還價的籌碼。此外,楊二世的決策還必須考慮更多國內外的政治因素,最終布隆伯格條約的簽署其實是多方勢力複雜的政治博弈的結果。

神羅皇帝費迪南德三世的突然去世讓哈布斯堡家族難有迴旋的餘地:

其一,之前與俄國的維爾納停戰協定中,波蘭爲儘快和平被迫讓步,條文授予了俄國沙皇有資格成爲下一任波蘭國王的候選人。立陶宛的許多貴族爲獲得更多可能的特權而支持這一點,波蘭貴族則堅決反對讓沙皇成爲波蘭國王。因此,波蘭貴族普遍希望創造強大的反瑞典同盟,加速與瑞典停戰,從而騰出手來繼續對俄作戰,廢除維爾納協定。

其二,1657年4月,神羅皇帝費迪南德三世意外去世,神聖羅馬帝國議會希望獲得勃蘭登堡選帝侯在下次選舉中支持哈布斯堡家族,而且費迪南德三世與楊二世結盟,爲其提供了一萬餘人的軍隊協助作戰,儘管軍費由波蘭負責。費迪南德去世之前就派遣特使與楊二世會面,他希望波蘭國王接受霍亨索倫家族在普魯士的統治,弗里德里希得知後順水推舟,表示爲此他願意在下一次選舉中支持哈布斯堡家族的候選人。神羅的要求和威脅沒什麼兩樣,因爲波蘭此時迫切需要神羅的軍隊去收復北部失陷的地區和應對俄國可能的攻勢。

其三,剛纔提到過,勃蘭登堡本部的數萬精銳軍隊對波蘭來說是不穩定因素,如果拒絕簽署會引發連鎖反應。弗里德里希就會與瑞典結爲更牢固的同盟,還會因此大做文章可能拒絕在下次選舉中支持哈布斯堡家族,這是後者不樂意見到的,特別是新皇帝意外死亡,哈布斯堡家族政局並不穩定,他們迫切希望本家族人員繼任皇帝,而因爲三十年戰爭,天主教領袖的哈布斯堡家族與新教領袖瑞典具有難以調和的惡劣關係,他們不願意看到勃蘭登堡選帝侯長時間與自己的死對頭結盟。

接下來再談談布隆伯格條約本身,其實可以把它看做波蘭國王對拉比奧條約的官方承認。神羅、勃蘭登堡與波蘭方面經過商討,最終在11月6日簽署,主要條文如下:

波蘭方面承認以弗里德里希爲代表的霍亨索倫家族在普魯士大公國的絕對主權,兩國斷絕藩屬關係,外交地位平等。霍亨索倫家族擁有普魯士公國合法世襲頭銜,如果勃蘭登堡的霍亨索倫家族男性繼承人斷絕,普魯士公國要回歸波蘭王室,埃爾姆蘭領歸還波蘭,勃蘭登堡-普魯士與波蘭結爲“永恆的聯盟”,弗里德里希給予對方8,000士兵援助,波蘭須支付12萬泰勒用於賠償勃蘭登堡的戰爭損失,對領地變更內的天主教人士給予信仰自由。

1658年冬天,在神羅援軍的幫助下,託倫城宣告收復,次年年底,格魯瓊茲城、馬林堡,斯圖姆、埃爾賓等濱海重鎮宣告收復。1660年5月3日,在新任神羅皇帝利奧波德一世的調停下,波瑞兩方簽署奧利瓦和平條約。條約再次確定了弗里德里希在普魯士公國的主權,以及確認了瑞典在東北部利沃尼亞領地的歸屬,楊二世·卡齊米日正式撤回了他對瑞典王位的要求,但保留瑞典國王的名譽頭銜直到去世,其餘所有波蘭境內被瑞典佔領的地區都回歸戰前狀態,里加割讓給瑞典,利沃尼亞和普魯士的天主教徒獲得宗教自由。

值得一提的是,許多普魯士的日耳曼貴族和上層人士反對普魯士離開波蘭,他們甚至策劃了抗議和暴動。柯尼斯堡市長赫羅尼姆斯·羅斯(Hieronymus Roth 1606-1678)領導的“普魯士城市聯盟”拒絕承認奧利瓦條約,宣稱未經他們同意,把普魯士主權從波蘭轉給勃蘭登堡是無效的。柯尼斯堡和其他普魯士城市拒絕向弗里德里希宣誓效忠,他們聯名向華沙的楊二世國王發出求援信件,詢問他們是否可以“再次”成爲波蘭人。

但此時楊二世正計劃改革,而且對俄戰爭還未結束,沒有多餘兵力支持“普魯士城市聯盟”反抗弗里德里希的鬥爭,這是主要原因,次要原因是他也不能短時間內違背剛簽署的條約。結果1662年10月,弗里德里希向柯尼斯堡派遣軍隊將羅斯逮捕並關押起來,前者表示只要羅斯向他效忠就釋放他,然而羅斯嚴詞拒絕,而且還暗地寫信繼續支持反抗勃蘭登堡統治。弗里德里希盛怒之下把他關進地牢,衰老的羅斯仍然忠誠于波蘭,他就這樣在牢裏堅持了14年。等他70歲的時候終於表示屈服,但沒有得到釋放,兩年後死在獄中。

類似的忠誠于波蘭王室而被弗里德里希以叛國者處決的人數不勝數,還有克里斯蒂安·路德維格·馮·卡爾克斯坦(Christian Ludwig von Kalckstein)。他曾在波蘭軍隊服役,奧利瓦條約後祕密策劃軍事叛亂,後被捕,又逃到華沙。波蘭國王米歇爾一世拒絕把他引渡到普魯士,但弗里德里希命令他的外交官偷偷把卡爾克斯坦綁起來帶回國。儘管波蘭國王表示抗議,但也沒能挽救他在1672年被執行死刑,下面是他給家人的最後一封信,對祖國的眷戀和深沉的父愛令人動容:

奧利瓦條約的簽署意味着着從1598年西吉斯蒙德三世發起奪回瑞典王位戰爭到現在,至少三次大規模的,波蘭與瑞典圍繞王位和波羅的海霸權的殘酷爭奪戰宣告結束。之前已經寫完波俄戰爭和安德魯索沃條約,“波蘭衛國三部曲”也完成了,接下來我要對這三場戰爭以及對波蘭的影響做個全面的總結和概述。

第二次北方戰爭歷史  第二次北方戰爭原因 第2張

  第二次北方戰爭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