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讓六國都俯首稱臣,爲什麼短短十多年就分崩離析?

本文已影響2.54W人 

秦國滅了六國,結束了四分五裂的局面,建立了我國曆史上最早的大一統王朝清朝,那麼,強大的秦王朝,爲什麼二世而亡了呢?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相關介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秦始皇建立的秦朝是第一個中央集權制的國家,也是第一次設立郡縣制,並且統一度量衡,長城也是由他開始築建的。那麼,對於當時十分超前的管理模式之上,是如何被時代拋棄的呢?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一下秦朝是怎麼樣變成讓各國家俯首稱臣的強國呢?

秦朝讓六國都俯首稱臣,爲什麼短短十多年就分崩離析?

首先:重視人才

秦孝公時期,他曾經向全天下頒佈《求賢令》,什麼是求賢令,就是隻要是有本事的,能給秦朝出謀劃策的人都可以來秦朝獲得高貴的地位和豐厚的待遇。有一個人,大家一定知道,他就是商鞅,事實上,他就是通過這個政策而來效忠秦朝的。

其次:重視法治

我們經常在電視上看到,古代的社會是相當的混亂,有打家劫舍的土匪,有欺負村民的村霸,你剝削百姓的官服,可以說民不良,官不正。所以當時,能出現一個法治社會,那麼就一定的能受到羣衆的愛戴和擁護,而秦朝的商鞅,就發現了這一點,他實行改革,改革的核心思想就是重刑、 弱民、抑商和禁旅。這個理念雖然說不是非常合理,但是在當時的社會已經是一次里程碑的改革了。經過一段時間的改革,秦朝社會大改變,史料是這樣記載的:東西丟了路上沒人撿,山上沒有土匪。正式因爲這樣的變革,快速的讓秦國從一個東方不起眼的弱國,變成爲讓其他國家俯首稱臣的強國。

秦朝讓六國都俯首稱臣,爲什麼短短十多年就分崩離析? 第2張

那麼,就是這樣一個強國,是因爲什麼原因在短短十多年就土崩瓦解呢?仔細來分析當時的背景,我們會發現是有很深刻的原因的。

第一:忽視貴族的利益

秦國統一其他國家之後,原來的秦國人沒有得到更多的好處,其他國家的貴族們也都被納入了秦國法律的管理,除了秦始皇的皇室以外,其他的任何階層都沒有獲得更多的利益。秦朝原有的貴族,也在趙高當政以後,被摒棄在高層權力之外。這樣問題就出來,那些之前的貴族,會因爲自己的利益受挫,內心出現對秦朝反抗。這些負面的情緒也會成爲秦朝以後滅亡的催化劑。

第二:忽視百姓的利息

我們都知道秦國統一之後,努力發展國家的建設,建設豪華的大宮殿,建築長城等等,各種工役不斷,全國百姓的身體和心理負擔都是十分沉重的。著名的起義,陳勝武廣也是在當苦役是組織起義的。雖然起義失敗了,但是卻給當時各地人民的一次心理鼓勵,所以,從它們起義之後,各地被剝削的人民也紛紛揭竿而起。

秦朝讓六國都俯首稱臣,爲什麼短短十多年就分崩離析? 第3張

第三:軍事的不足

大家對於這一點,可能會有疑問,令各國都能俯首稱臣的軍事強國,怎麼會兵力不足呢。其實,事實並非如此,雖然秦朝的軍事力量非常的強大,但是開發南嶺佔據了秦朝50萬的兵力,北邊攻打匈奴的時候有佔據了30兵力。恰恰就是這時,國內各地紛紛起義,秦王朝的中央空虛。秦朝只能率領20萬的罪犯進行抵抗。我們先不討論,這20萬罪犯的戰鬥力如何,這些人能真正地爲秦朝而拼命嗎。果然不出意料,劉邦進軍入關的時候,這些罪犯士兵也都不進行抵抗,劉邦簡直是不戰而勝。所以軍力的分配不合理,也是導致秦朝滅亡的重要原因。

小結:

秦始皇忽視了太多人的利益,所以他並不能稱爲“明君”,正是因爲秦朝統一沒有給百姓帶來好處,所以也難免被人民拋棄。一個國家長久不衰離不開人民羣衆的幫助,但是羣衆的唾棄和擁戴也是能夠左右國家的命運。縱觀歷史,只要有國家盛世的局面出現,也都是當時帝王踐行了羣衆路線。有一句話十分的形象:“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句話對國家,對人民的啓示,永遠都不會過時。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