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都有那些對外的戰爭呢?

本文已影響1.61W人 

人們對三國時期的戰爭的熱情,主要還是集中於曹魏、蜀漢、東吳之間的戰爭,因爲它們是三國時期的主體的三個政權,而且制度習俗比較相近,人物也很熟悉。不過三國時期的戰爭不僅侷限於此,還包括各個政權與其他的偏''冷門''的勢力之間的戰爭。比如說曹魏名將毌丘儉與高句麗之間的戰爭,高句麗國王位宮反叛曹魏,被毌丘儉討平擊潰。下面小編就來聊一聊這場戰爭。

毌丘儉徵遼東的歷史背景

毌丘儉徵遼東的時間有一些爭議,大概是在曹魏正始五年到七年(即公元244年到246年)這段時間。首先聊一聊高句麗與中原政權的關係的惡化。高句麗與東漢的關係是時和時戰,大部分時期都是臣服於東漢,但是也出現多次反叛東漢,對東漢進行抄掠的情況。小編主要簡單介紹一下漢末三國時期的情況。

三國時期都有那些對外的戰爭呢?

在漢桓帝時期,高句麗國王伯固率領軍隊屢次進犯遼東,殺死、劫掠帶方、樂浪長官。在漢靈帝時期建寧二年(即公元169年),玄菟太守耿臨討伐高句麗,伯固向東漢臣服,隸屬於玄菟郡。在漢末時期,公孫氏統治遼東,公孫度與高句麗之間的關係還算比較和諧;不過到公孫康時期,公孫康利用高句麗的內亂擊潰高句麗,迫使高句麗國王伊夷模(伯固幼子)遷都。

伊夷模死後,新任高句麗國王被稱爲位宮。意思就是''類似宮''。宮是高句麗曾經的一個國王,就是伯固的父親,在位期間兇猛殘暴,喜歡劫掠,位宮也是一樣。他雖然曾經臣服曹魏,在司馬懿討伐遼東公孫氏的時候還遣兵助軍,但內心當中並不真心服從曹魏。在曹魏正始三年(即公元242年),位宮侵犯遼東郡西安平,所以才引起曹魏的強烈報復。

另外再說一說同時期曹魏以及東吳、蜀漢的情況。正始是曹魏少帝曹芳的第一個年號,這個時候正是主少國疑,曹爽和司馬懿執政的時期。從正始元年到正始五年,天下的局勢並不算太穩定。在曹魏正始二年(即公元241年)曹魏和東吳就爆發了''芍陂樊城之戰'',蜀漢當權人物蔣琬也有沿漢水順流直下進攻上庸、襄陽的計劃;曹魏正始四年(即公元243年)曹魏和東吳又險些爆發戰爭,因東吳的退步而消弭;曹魏正始五年(公元244年),曹爽又率領大軍主動進攻漢中,與蜀漢爆發''興勢之戰''。

在曹叡末年,位宮尚且臣服於曹魏;而在曹芳初期,位宮就侵犯遼東。這或許是因爲曹魏權力交替,主少國疑的情況,加上遼東公孫氏的崩塌讓位宮的野心滋生。而曹魏在與蜀漢、東吳接連爆發戰爭的情況下,仍然能夠出兵擊潰高句麗,說明高句麗的反叛並沒有牽扯曹魏太多的精力。

毌丘儉徵高句麗的過程

由於史料之間的衝突和史料的模糊,毌丘儉征討高句麗的一些細節有一定爭議,有的史料認爲毌丘儉兩徵高句麗,有的認爲只有一次。還有一種說法是將二者結合在一起,將毌丘儉徵高句麗視爲一次但是分爲兩個階段。小編姑且採用這個說法。

攻破丸都山

首先來說第一個階段,時間在曹魏正始五年(公元244年)。毌丘儉率領步兵、騎兵一萬人從玄菟出兵進攻高句麗。位宮率領兩萬軍隊迎擊毌丘儉,雙方在沸流水(主流觀點認爲在今渾河支流富爾江)以及樑口(位於今太子河上游)交戰,按《三國史記》(高麗所修史料)的說法,毌丘儉面對高句麗軍隊兩度失敗,損失六千人。但是在第三次戰鬥中,毌丘儉以四千人大敗位宮,殲滅高句麗軍隊一萬八千人。這個記載與《三國志》、《北史》等中國史料不同。

總而言之高句麗軍隊敗退;而後毌丘儉繼續進攻丸都山,就是高句麗的政治中心。丸都山山勢險峻,毌丘儉''束馬縣車''艱難行軍(包裹馬蹄,懸掛戰車)登上丸都山,擊破高句麗的國都。戰後毌丘儉對高句麗展開屠城作爲報復,斬殺上千高句麗人。不過另一方面毌丘儉也在高句麗進行了一些帶有善意的舉措,比如推崇曾經勸諫過位宮的沛者(高句麗官名)得來,不毀壞得來的墓地,善待其家眷。

南北兩路分兵,破東沃沮、北沃沮、東濊、辰韓

毌丘儉與高句麗的第二階段的戰爭始於曹魏正始六年(公元245年),也就是一徵高句麗的次年。這次的目的主要是追擊逃亡的位宮以及討伐高句麗的屬國。在第二階段中,曹魏軍隊兵分兩路,北路由玄菟太守王頎率領,負責追擊逃亡到沃沮的位宮以及其他高句麗貴族。

三國時期都有那些對外的戰爭呢? 第2張

沃沮是高句麗的屬國,有東沃沮與北沃沮之分。位宮先逃到東沃沮,曹魏軍隊進攻東沃沮,擊敗各個東沃沮部落,斬殺、俘獲三千沃沮人;而後位宮向北逃亡到北沃沮,王頎分兵追擊北沃沮,控制了北沃沮的東部地區。

南路則由樂浪太守劉茂、帶方太守弓遵率領,首先進攻的目標是東濊,原因是東濊是高句麗的屬國。東濊本身實力不強,並且在文化上與中原地區相近。高句麗被曹魏擊潰,不耐侯(不耐爲城邑名稱)等東濊首領向曹魏投降。

東濊與''三韓''相鄰,''三韓''是、馬韓、三個部落,在朝鮮半島的南垂。曹魏控制了東濊,與''三韓''之中的辰韓發生了領土上的爭議。曹魏以韓國本屬於樂浪郡爲由,要求辰韓分''八國''歸於樂浪的管轄範圍。這個''八國''與曹魏的行政區劃相比就是八個郡。按《三國志·魏書·東夷傳》記載,辰韓有超過五十個郡國。

由於語言不通,翻譯的過程中出現紕漏,辰韓的臣智(大部落首領的稱呼)利用這一點激起辰韓的民憤,進攻曹魏帶方郡崎離營。劉茂、弓遵隨即出兵討伐辰韓,最終攻滅辰韓。但是弓遵也在這場戰爭中戰死。

小結

總而言之,毌丘儉進攻高句麗的戰爭,雖然不算特別大規模的戰役,但也不是小打小鬧。僅在戰爭的初期,雙方就至少投入三萬的兵力,加上後續與東沃沮、北沃沮、東濊、辰韓等勢力的戰爭,兵力的規模還要高於這個數字。

在這場戰爭中,毌丘儉作爲主將擊潰高句麗,隨後王頎、劉茂、弓遵等人繼續平定高句麗的屬國,不僅從根源上解決高句麗的威脅,也擴大了討伐高句麗的勝利成果,擴張曹魏的版圖以及加強曹魏對朝鮮半島地區的控制。只不過這場戰爭與三國時期中原地區歷史發展的影響有限,毌丘儉、劉茂、弓遵、王頎包括位宮也不是人們耳熟能詳的三國名將(僅毌丘儉算是有一些名氣),所以毌丘儉徵高句麗的戰爭的關注度就不算太高了。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