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爲什麼是詩聖?背後有哪些原因呢

本文已影響1.98W人 

杜甫爲什麼是詩聖?背後有哪些原因呢?下面小編爲大家帶來詳細的文章介紹。

李白被稱之爲詩仙,是因爲他詩詞裏面充滿着瀟灑豪放的氣概,還被賀知章稱之爲‘謫仙人’,白居易被人稱之爲詩魔,是因爲他一天到晚不是寫詩就是讀詩,手寫出了老繭舌頭讀出了瘡,如瘋如魔,那杜甫爲什麼會被稱之爲詩聖呢?

聖,是對聖人的簡稱,歷史上被稱之爲聖人的都是堯舜禹這樣品行至高無上的人,而

杜甫被稱之爲詩中聖人,足以和文聖孔子齊名,這足以說明歷史對於杜甫的尊重。

杜甫爲什麼是詩聖?背後有哪些原因呢

要說杜甫對歷史的推進也沒什麼重大意義,可

他的詩詞裏面卻充滿了憂國憂民的思想,其境界之高值得所有人學習,其德行之高值得被萬人傳頌,而這一品行也體現在他的愛情觀裏面。

公元741年

杜甫的父親杜閒病死,身爲長子的杜甫回到家中,迎娶了四品官位的司農少卿楊怡的女兒

,這位女子並沒有名字流傳下來,所以後人稱之爲楊氏,從家世上來說兩人算門當戶對,只是當時杜甫無官無爵、一事無成。

這時候杜甫29歲,在唐朝算是妥妥的剩男

,李白被催婚十來年都在27歲結婚了,杜甫結婚的年齡比李白更晚一些,

但是在這件事情上,他比李白幸運的多,也比李白認真的多。

公元746年,

35歲的杜甫因爲唐玄宗的一紙昭文來到長安城進行制科考試

,根據史書記載,杜甫在除夕之夜來到長安,在客棧裏面跟人喝酒聊天,一點也不擔心後面的考試,

結果遇上了李林甫這位‘一生之敵’,那次考試的人沒有一個通過選拔。

在這樣的情況下杜甫還是沒有放棄,繼續留在了長安城,並且一待就是九年,

他來長安城的時候並沒有提到楊氏,但是楊氏也來到了長安城,跟杜甫共患難。

在那個時候,長安作爲唐朝國都,物價相對來說是比較高的,很多家庭籌集錢糧送家裏的讀書人來長安,卻很少聽說有拖家帶口的,往往都是一朝成名之後再榮歸故里,

可杜甫偏偏就這麼幹了,一家人雖然貧苦卻也在長安城相擁度日

,這可能也跟他父親杜閒留下的財富有關。

杜甫到長安八年之後,實在是揭不開鍋了,纔將妻兒送到了長安南方的奉先

,請妻子本家的人代爲照顧,而自己則奔波於長安和奉先之間,到了這個時候他依然沒有拋妻棄子。

公元755年,杜甫終於在長安城獲得了一個官位,可這時候安史之亂爆發,他在那個寒冷到極致的冬天回到奉先的家中,小兒子已經被餓死了,

杜甫愧對於家人,心生悔恨寫下詩句:

《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

後來聽說太子繼位成唐肅宗,杜甫前去投奔,

這時候他依然是帶着家人離開了奉先

,爲了躲避叛軍他們只能跋山涉水,

實在沒辦法了杜甫纔將妻兒留在了羌村

,自己一人去尋找唐肅宗,結果半路被抓住關進了長安城。

杜甫爲什麼是詩聖?背後有哪些原因呢 第2張

逃出長安城後,他接連寫了兩封信到羌村,因爲心繫家國還是先去找了唐肅宗,

得罪唐肅宗被遣返後也是第一時間回到了羌村,還給妻子帶了禮物

,事後他還寫下了《羌村三首》,從詩中可以看出杜甫對於家人的擔憂。

不久後唐肅宗收復長安城,

杜甫因爲心懷家國又隻身一人去了長安

,因爲不通政治,他很快再次得罪唐肅宗,

46歲那年迎來了被放逐的命運,而他的家人也隨他來到了華州

,一年多後,他辭去了繁雜又沒有意義的‘司功參軍’,家人再次隨他奔波流浪。

那一年,

48歲的杜甫帶着家人換了四個地方,最終落定到了成都

,這一路上杜甫吃盡了苦頭,撿過野果也啃過樹根,可家人雖有怨言卻還是不離不棄,一起努力在成都建立起了草堂,

杜甫出去做幕僚,楊氏就在家裏面種菜照顧孩子。

成都-杜甫草堂

根據歷史記載,

杜甫給妻子寫的詩高達20首,比寫給李白的13首還多7首

,其中最出名的一首詩應該是《月夜》:"

香霧雲鬟溼,清輝玉臂寒。

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幹

",

他對於妻子的思念毫不掩飾,並刻骨銘心。

後來杜甫在從成都回老家的途中病死,妻子楊氏也一直陪伴左右,並告訴兒子,一定要將杜甫的屍骨埋葬到家鄉,沒多久之後楊氏也病死,

杜甫死亡43年後,他們的孫子杜嗣業一邊乞討一邊哀告,將兩人的屍骨帶回河南洛陽老家合葬。

縱觀楊氏這一生,沒什麼經天緯地的大事,甚至名字也不曾留下,可卻平淡真摯地陪伴了杜甫幾十年,

杜甫也是唐朝著名詩人裏面唯一一位對感情真摯,一生只愛一個人的詩人

,所以他才能在後來贏得詩聖之名。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