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也有交通法?唐朝康失芬案介紹

本文已影響1.17W人 

現代有着完整而詳細的交通法,所有的交通事故都能合理定責,那麼古代是否也有相關法規呢?雖然古代並沒有汽車但是馬車、馬匹,牛車等交通方式依舊有可能引發事故。今天小編就爲大家帶來一起真實的古代交通事故判罰。

目前收藏於新疆博物館的一件卷宗上完整的記述了那次事件,卷宗出土於1973的新疆阿斯塔墓。

古代也有交通法?唐朝康失芬案介紹

唐代宗李豫即位那年也就是公元762年,那時正值六月驕陽似火天氣非常熱,一男一女兩個兒童,正在一家商鋪門口玩耍,男孩叫金兒,女孩叫想子,也是本案的受害者。突然一輛牛車高速衝了過去無論駕駛人員康失芬怎麼拉拽牛車,牛依舊狂奔,正好撞倒了兩位受害者,一場悲劇就此發生。

男孩是高昌人史拂的8歲兒子,女孩是其鄰居曹沒冒的8歲女兒,卻因爲這場交通事故腰部以下的骨頭全部碎裂,性命難保。

這起交通事故後史拂和曹沒冒把康失芬直接告到官府,“男金兒八歲在張遊鶴店門前坐,乃被行客靳嗔奴家生活人將車輾損,腰已下骨並碎破,今見困重,恐性命不存,請處分。謹牒。元年建未月日,百姓史拂牒。”(女孩內容大致相同)

古代也有交通法?唐朝康失芬案介紹 第2張

當時審判的官員姓“舒”,他接到這個案子後首先對肇事者康失芬進行了審問,康失芬承認了是他駕車造成事故的事實,他表示這是借來的牛車他力所不逮造成的事故,“情願保辜,將醫藥看待。如不差身死,請求準法科斷”。意思是他申請保辜制度,先推遲判刑,優先治療兩個孩子,再根據兩個孩子的身體狀況判刑,如果哪個小孩不治身亡,官府按法律判刑。

而當時唐朝的法律《唐律疏議》卷二十六之規定:“諸於城內街巷及人衆中,無故走車馬者笞五十,以故殺人者減鬥殺傷一等。”鬥殺傷就是故意殺人最,判處最高的死刑,比它減一等,就是長流三千里,也是唐朝流放邢裏最高的一等。此案最後的判決是康失芬“流放三千里”,而最後小孩的情況如何卻也沒了記載。

從上面那個事件就不難看出,古代對於交通法律已經有了一套嚴苛而完整的判罰制度,在今天仍然非常具有參考價值,道路交通無小事,謹慎小心要牢記。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